太祖文皇帝下之下元嘉三十年(癸巳年,公元 453 年)
春季正月戊寅日,南朝宋任命南谯王刘义宣为司徒、扬州刺史。
萧道成等人率领氐人、羌人军队攻打北魏武都,北魏高平镇将苟莫于率领两千精锐骑兵救援。萧道成等人领兵返回南郑。
正月壬午日,南朝宋任命征北将军始兴王刘濬为荆州刺史。宋文帝的怒气还没消解,所以刘濬在京口滞留了很久;被任命为荆州刺史后,才允许他入朝。
正月戊子日,南朝宋下诏命令江州刺史武陵王刘骏统领各路军队讨伐西阳蛮族,在五洲驻军。
严道育逃跑后,宋文帝分别派遣使者紧急搜捕。严道育换了衣服假扮成尼姑,藏匿在东宫,后来又跟随始兴王刘濬到京口,有时住在百姓张旿家里。刘濬入朝时,又把她用车载回东宫,想带她一起前往江陵。二月丁巳日,文帝亲临殿前,刘濬入朝接受任命。当天,有人告发严道育在张旿家,文帝派人突然前去搜捕,抓到严道育的两个婢女,婢女说严道育跟随征北将军(刘濬)返回了京城。文帝以为刘劭和刘濬已经赶走了严道育,却听说他们还在和严道育往来,既失望又震惊,于是命令京口官府押送两个婢女到京城,等婢女到后核查清楚,再治刘劭、刘濬的罪。潘淑妃抱着刘濬哭着说:“你之前祝诅的事败露后,我还希望你能深刻反省过错;没想到你还藏着严道育!皇上非常愤怒,我磕头求情也没用,现在活着还有什么用!你把毒药拿来,我先自杀,不忍心看到你遭祸败亡!” 刘濬猛地推开衣服站起来说:“天下的事很快就会有定论,希望你稍微放宽心,一定不会连累到我们!”
二月己未日,北魏京兆王杜元宝因谋反罪被诛杀;建宁王拓跋崇和他的儿子济南王拓跋丽都被杜元宝牵连,被赐死。
宋文帝想废黜太子刘劭,赐死始兴王刘濬,事先和侍中王僧绰商议;让王僧绰查找汉魏以来废黜太子、诸王的典故,送给尚书仆射徐湛之和吏部尚书江湛。
武陵王刘骏一向不受文帝宠爱,所以多次出任地方藩王,不能留在建康;南平王刘铄、建平王刘宏都受到文帝的喜爱。刘铄的妃子是江湛的妹妹;随王刘诞的妃子是徐湛之的女儿。江湛劝文帝立刘铄为太子,徐湛之则想立刘诞。王僧绰说:“确立太子的事,取决于陛下的心意。我认为应当尽快决断,不能拖延。‘该断不断,反受其乱。’希望陛下以国家大义割舍亲情,不要因小不忍而误事;否则,就应该像当初一样对他们坦诚,不用再疑虑讨论。事情虽然机密,但容易泄露,不能让灾祸在表面发生,被千年后人取笑。” 文帝说:“你可以说是能决断大事的人。但这事太重大,不能不反复考虑。而且彭城王(刘义康)刚死,人们会说我没有慈爱之心。” 王僧绰说:“我担心千年以后,人们会说陛下只能处置弟弟,不能处置儿子。” 文帝沉默不语。江湛当时也在旁边陪坐,出宫后,对王僧绰说:“你刚才的话是不是太急切直率了!” 王僧绰说:“我也遗憾你不够直率!”
刘铄从寿阳入朝,到京城后,言行不符合文帝的心意。文帝想立刘宏为太子,又嫌弃他不是按长幼顺序,所以商议了很久也没决定。文帝每天夜里都和徐湛之避开别人交谈,有时甚至连日连夜。文帝常让徐湛之亲自拿着蜡烛,绕着墙壁检查,担心有窃听者。文帝把废太子的谋划告诉了潘淑妃,潘淑妃又告诉了刘濬,刘濬立即骑马告诉了刘劭。刘劭于是秘密和心腹队主陈叔儿、斋帅张超之等人谋划叛乱。
起初,宋文帝因皇室宗族势力强盛,担心发生内乱,特意加强东宫的兵力,让东宫兵力与羽林军相当,竟有带甲士兵一万人。刘劭性情狡猾且刚猛,文帝很倚重他。等到刘劭准备谋反时,每天夜里都犒赏将士,有时还亲自敬酒。王僧绰秘密把这些情况奏报给文帝,恰逢严道育的婢女即将被押到京城,癸亥日夜里,刘劭伪造文帝诏书说:“鲁秀谋反,你可在黎明时分守卫宫门,率领部众入宫平叛。” 于是派张超之等人召集平时豢养的两千多名士兵,让他们都穿上铠甲;又召集宫廷内外的幢队主、副队主,提前部署,谎称有叛乱要讨伐。夜里,刘劭召前中庶子右军长史萧斌、左卫率袁淑、中舍人殷仲素、左积弩将军王正见一同入宫。刘劭流着泪对他们说:“皇上听信谗言,要治我的罪并废黜我。我反省自己没有过错,不能承受这冤枉。明天黎明我要做大事,希望你们和我一起尽力。” 说完起身,向众人一一跪拜。众人都很惊愕,没人能回应。过了很久,袁淑、萧斌都说:“自古以来没有这样的事,希望殿下再好好考虑!” 刘劭发怒,脸色大变。萧斌害怕了,和众人一起说:“我们一定尽全力听从殿下命令。” 袁淑斥责他们说:“你们难道真以为殿下真要做这种事吗?殿下小时候曾患中风,或许是旧病发作了!” 刘劭更加愤怒,盯着袁淑问:“这事能成功吗?” 袁淑说:“殿下处于无人怀疑的位置,还怕不能成功!只是担心成功之后,不被天地容忍,大祸也会很快降临。如果真有这个谋划,还是可以停止的。” 刘劭身边的人把袁淑拉出去,说:“这是什么事,还说能停止!” 袁淑回到官署,绕着床来回走,直到四更天才睡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白话文讲资治通鉴请大家收藏:(m.20xs.org)白话文讲资治通鉴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