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钧感墨云天高地厚之恩,不惜重金,购得扬州城西蜀冈之阳一块风水宝地。请能工巧匠,开凿墓穴,以青石为椁,楠木为棺,棺内铺以丝绸锦缎。择吉日,张钧亲撰祭文,林氏手缝旌旗,上书“义烈神犬墨云之墓”。出殡之日,张钧、林氏披麻戴孝,执孝子礼。赵柱捧灵位,王老掌柜扶灵。送葬队伍长达数里,缙绅百姓,自发随行,纸钱如雪,哀乐震天。知府亦派衙役护送,并亲题“义犬冢”碑额。
下葬之时,忽有异象。晴空之下,墓穴四周竟有五彩云气氤氲不散。有白须老道观之,抚掌叹曰:“此乃忠义之气感天动地,凝结为祥瑞!此犬英灵不泯,当受此地香火,庇护一方!”众人愈加敬服。张钧遂在冢旁建一小祠,塑墨云神骏之像,四时祭祀不绝。
墨云虽死,其灵犹在。下葬后第三日深夜,张钧忽得一梦。梦中墨云踏云而来,周身金光,口吐人言:“恩公勿悲。墨云本山间灵犬,蒙公活命大恩,夙愿已偿,得归仙班。今有一事相告:恩公蜀中所得厚利,恐引小人觊觎。昔日那孙福,非是善类。他借银与公,实为探听虚实,觊觎厚利。其乃李三同党!李三化名隐匿,孙福为其耳目。彼等已知恩公获利,恐将设计谋害。恩公速查货栈,其药材包内,底层已被掺入霉变劣货,欲诬恩公以次充好,败坏信誉,进而吞并产业!切记,切记!”言毕,化作一道金光遁去。
张钧惊醒,冷汗涔涔,急唤赵柱,告知梦境。赵柱亦觉蹊跷,二人不及天明,赶至货栈。命心腹伙计秘密拆开数包底层黄连、贝母查验,果见下层药材潮湿霉变,臭不可闻!显是被人趁交割入库后,买通内鬼,暗中调换!若非墨云托梦,待王老掌柜售予药铺医馆,必酿成大祸,张钧信誉扫地,倾家荡产!
张钧不动声色,一面严密封锁消息,加固货栈看守;一面请知府密派干练捕快,暗中监视孙福。果见孙福与一形迹可疑之人(正是失踪多年的李三!)频繁密会于烟花柳巷。捕快寻机将其擒获,搜出往来密信及收买货栈内鬼的赃银。铁证如山,孙福、李三供认不讳。原来李三骗得张钧钱财后,流窜至扬州,化名与孙福勾结,专行坑骗客商之事。探得张钧翻身,遂生毒计,欲故技重施,彻底毁之。
知府震怒,将李三、孙福及内鬼一并严惩,追回赃银。张钧再次躲过灭顶之灾,对墨云天恩,感激涕零,于冢前焚香祷告,重修祠宇,规制更胜从前。自此,“义犬冢”香火鼎盛,有求必应。凡有祈求家宅平安、明辨忠奸、伸张正义者,多来此祭拜,灵验非常。
张钧夫妇经此数番劫难,更知世事险恶,人心难测,亦更念墨云天恩。家业虽兴,不忘根本,广行善事,周济贫寒。收养孤寡,修桥铺路,泽被乡里。林氏贤名远播,后寿登耄耋。张钧亦得善终。子孙繁衍,代代昌隆,皆言乃祖上积德,义犬护佑所致。
那“义犬冢”历经风雨,巍然屹立蜀冈。坟头青草离离,四时鲜花不断。冢旁古柏,虬枝盘空,常有鸦雀绕飞,似忠魂守卫。冢前石碑,“义犬墨云之墓”六字,虽经百年风霜,仍清晰如昨。碑阴铭文,详述其忠义事迹,末有赞曰:
“嗟尔灵獒,出自深蒿。铁夹困厄,仁心是遭。
千里相随,患难与共。奸谋迭起,慧眼识凶。
示警柴扉,爪裂毒计。衔冤槐根,义证贞璧。
公堂喋血,身殉恩深。精魂托梦,再拯陆沉。
人面兽心,尔心如玉。衣冠楚楚,尔行卓荦。
一冢千秋,正气浩然。忠义之名,日月同悬!”
结末诗:
人心险似九回肠,不及犬心一片丹。
铁夹深恩生死报,柴扉毒计死生拦。
槐根衔得贞魂白,公堂溅将奸佞寒。
青冢至今埋义骨,蜀冈云树共瞻看!
喜欢古风故事集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古风故事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