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春梅从轿后转出,笑嘻嘻道:“奴婢那日送信,见小姐手指微动,便知有异。后来李大人重审此案,老爷才敢说出实情。”柳生悲喜交加,正要执手相叙,忽见云裳变色道:“公子速避!那张子才在狱中买通牢头越狱,正要寻你报仇!”话音未落,桥下窜出三条黑影,明晃晃钢刀直劈柳生!
说时迟那时快,斜刺里飞出一块石子,正中刺客手腕。但见个青衣道士踏浪而来,拂尘轻扫,三个刺客倒地不起。这道士向柳生稽首:“贫道乃张天师弟子,奉师命擒拿叛徒。”指向远处松林,那黑衣道人正欲遁走。青衣道士袖中飞出一道金光,化作绳索将其捆翻。
风波既定,柳生与云裳终成眷属。洞房花烛夜,云裳从妆奁取出一对金钏,嫣然一笑:“若非当日落钏,怎有今日良缘?”柳生接过细看,见钏内刻着两行小字:“百年同船渡,千世共枕眠。”方知这金钏原是前朝宫中宝物,流传至今竟成姻缘信物。
次年春闱,柳生高中进士,授钱塘知县。上任后清正廉明,尤重刑狱。每逢断案,必与夫人云裳商议。这日有桩奇案:城外菩提庵尼姑慧明暴毙,尸身不腐,额现莲花印记。百姓传言是菩萨转世,争相焚香。柳生勘察现场,见慧明枕下压着半页残经,墨迹犹新。云裳细看片刻,忽道:“这非佛经,乃是配制假死药的方子!”
柳生恍然,连夜拘传庵中众尼。原来慧明与城中药铺掌柜有私,假死欲遁,谁知服药过量真个丧命。那掌柜见事败露,悬梁自尽。此案审结,满城轰动。忽有京中钦差至,宣柳生接旨。你道为何?原来当今万贵妃听闻金钏奇事,特召柳生夫妇进京觐见。
紫禁城中,万贵妃把玩金钏叹道:“此物原是本宫姑母永乐朝贤妃旧物,战乱流失民间,不想成就你二人姻缘。”遂命柳生留京任职。柳生婉拒道:“臣愿守钱塘,为百姓解忧。”贵妃嘉其志,赐金牌一面,准他随时密折奏事。
柳生夫妇归杭途中,夜泊镇江。忽见江心浮来一盏琉璃灯,光华中现出春梅身影。云裳惊呼,那灯已飘至船头。灯下有帛书曰:“妾本瑶池守灯侍女,因谪红尘十载。今期满归位,特来拜别。”二人望空拜祭,见北斗星旁忽现新星,熠熠生辉。
回到杭州,柳生更勤政事。这年钱塘潮特别汹涌,冲毁海塘数十丈。柳生督工修堤时,掘出个铁匣,内藏羊皮图,标示着前朝藏在灵隐寺的镇潮宝珠。依图索骥,果然在弥勒佛座下寻得夜明珠一枚。自此钱塘潮水平稳,年年丰收。
时光荏苒,转眼柳生官至浙江布政使。六十寿辰那日,忽有游方僧人登门,赠古镜一面。当夜柳生对镜梳理,镜中忽现前世:他本是天庭文曲星书童,云裳是王母座前玉女,因打碎琉璃盏同贬人间。正惊诧间,镜面漾起涟漪,现出今生未了之事:城北有孤儿寡母被豪强所欺,城南老儒遭女婿侵夺田产……
次日柳生即微服私访,一一平反冤狱。三年后无疾而终,葬于西湖孤山。下葬时忽有白鹤翔集,衔来金钏一双置于碑上。云裳遵其遗愿,设义学、修桥铺路。百岁寿终那日,有人见月色中有仙槎自天而降,载着柳生夫妇直上云霄。自此杭城有俗:凡男女订婚,必互赠金钏为聘,祈愿百年好合。这段奇缘,至今仍在西湖烟雨中流传。
喜欢古风故事集请大家收藏:(m.20xs.org)古风故事集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