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三日,库房外的空地暂时就成了高鉴这支新兵队的演武场。天光未亮,哨音已尖锐地划破清晨的寂静,五十名新兵必须在极短时间内披挂整齐,集结列队。迟延者,罚;队列不整者,罚;动作懈怠者,罚。高鉴亲自执鞭监督,王大牛、王二牛分列左右,严格执行。罚则简单直接,要么加练,要么克扣餐食,无情的规则迅速将“令行禁止”四字刻入每个人的骨髓中。
队列操练愈发严苛。不再是简单的站立行走,而是加入了疾进、急停、变向、以及在小范围内保持密集阵型的演练。高鉴将戚继光“鸳鸯阵”的小队协同理念化用于此,将五十人分为五伙,每伙十人,设伙长一人,暂由表现最优者代理,皮甲作为荣誉与责任的象征暂未发放。训练时,要求各伙内部步伐一致,进退有序,初步尝试简单的掩护与配合。
持械训练则加大了强度与复杂度。长矛手反复练习集体突刺,要求动作整齐划一,形成一片矛林;刀盾手练习格挡与突进转换;弓手则由高鉴亲自指导基本射术,限于箭矢宝贵,多以瞄准草靶为主。高鉴不时将各兵种混合,演练最基本的协同:矛手在前,刀盾手护住两翼,弓手居后寻机射击。动作虽显稚嫩,配合更是漏洞百出,但基本的协同意识已开始印在他们脑子里了。
高鉴深知“穷文富武”之理,在伙食上并未亏待这些新兵。他动用库房总管的权限,确保每日餐食能有基本油腥和足量粟米,甚至每餐能吃上鱼汤,为此高鉴每天让两个库房杂役去钓鱼,鱼少喝鱼汤,鱼多吃鱼肉。充足的体力补给,是维持高强度训练的基础。夜间,他亦会召集所有人,讲解夜间警戒、辨识信号、野外生存等常识,灌输“为将者须知天文地理,为兵者须识风向草木”的观念。高鉴深信猛将必发于卒伍的道理,如果自己以后能走得更远,这50人中必定有人会威震中原。
然而,平静的练兵日子在第四日被打破。这天上午,队伍正在营寨外面练习负重越野,一名派往外围担任警戒的哨兵气喘吁吁地奔回,脸上带着惊惶:“报……报告总管!西……西边水荡子里,发现不明船只!像是……像是官军的斥候舢板!”
所有新兵的动作瞬间僵住,目光齐刷刷投向高鉴。空气中弥漫起紧张与不安。官军的触角,终于探入了高鸡泊深处!
高鉴心头一凛,面上却不动声色。他深知,这既是危机,也是检验练兵成果的绝佳机会。“慌什么!”他冷喝一声,稳住军心,“王大牛!”
“在!”
“带你的一伙人,前出侦查,摸清对方虚实,人数、装备、意图,速来回报!记住,隐匿行踪,非不得已,不得接战!”
“得令!”王大牛毫不迟疑,点齐一伙十人,这些虽是新人,但几日训练已初具模样,立刻随着王大牛猫腰钻入茂密的芦苇荡中。
高鉴随即下令其余人等,迅速依托附近一处长满灌木的土丘,就地布置简易防御。长矛手在外,刀盾手次之,弓手占据制高点。他亲自巡视阵线,调整各人位置,低声强调注意事项。新兵们虽然紧张得手心冒汗,但在连日严训形成的惯性下,还是勉强按照指令行动起来,阵型虽显仓促,却也有了几分模样。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空气中只有风吹芦苇的沙沙声和众人粗重的呼吸声。高鉴凝神望着西方,心中快速盘算。若真是大队官军潜入,必须立刻示警大营;若只是小股斥候,或可……
约莫半个时辰后,芦苇荡一阵晃动,王大牛带着人安全返回,身上沾满泥水,眼神却带着兴奋。“总管,看清楚了!就一条小船,三个官兵打扮的,带着弓弩和信号旗,正在那片水洼子里探头探脑地画图呢!看样子是摸进来绘制地形的斥候!这片小水洼通往前方大泽处狭窄!”
听到只有三人,众新兵明显松了口气,甚至有人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
高鉴目光一闪,一个念头瞬间形成。这不仅是威胁,更是送上门来的“运输大队长”和提振士气的机会。他看向身边这些紧张又期待的新兵,沉声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平日操练得再好,不见血,终是纸上谈兵。今日,就拿这三个官兵,试试咱们的刀锋利不利!”心里却在嘀咕:“这个三个官兵是傻帽吗,也不打扮一下就大摇大摆的进来了。”
他迅速下达指令:“王二牛,带你的一伙人和5个弓箭手,从左侧芦苇丛悄悄迂回,前往通往大泽的脖颈处,截断其退路。其余人,随我正面缓进压上。其余弓手听我号令,先发箭扰敌,能射中最好,不能则尽量迫其靠岸,最差就往通往大泽的脖颈处赶。记住,如果可以活捉最好!如果不能,便……”高鉴做了一个摸脖子的动作,“动作要快,要狠,绝不能放走一人!”
命令下达,各火依令而动。王二牛带人悄无声息地没入芦苇丛。高鉴则亲自率领主力,成散兵线,利用地形掩护,缓缓向目标水洼逼近。新兵们的心脏怦怦直跳,紧张与兴奋交织,紧紧握住手中的兵器,跟随在高鉴身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山河鉴:隋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山河鉴:隋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