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卷过魏县低矮的城垣,将校场上新卒操练的呼喝声送出去很远。然而今日,这惯常的声响却被县衙大堂内一种更为炽热、更为凝重的气氛所笼罩。炭火在精铜盆中噼啪燃烧,蒸腾的热浪扭曲了空气,却远不及在座将领眼中那灼灼燃烧的火焰——那是野望,是战意,是久被压抑后终于看到裂隙的天光而迸发的渴望。
高鉴端坐于主位,身姿挺拔如松,面容沉静似水。他手中摩挲着一封才送达不久、墨迹犹新的绢书,目光缓缓扫过堂下济济一堂的班底。左侧是以韩景龙、刘苍邪、葛亮为首的军中砥柱,甲胄未卸,征尘犹在,眉宇间是百战余生的悍厉与对新征程的迫不及待;右侧,则是以魏徵为首新近汇聚的文吏谋士,虽袍服简朴,神色间却自有一股洞察时局的清明与审慎。
“诸位,”高鉴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压过了炭火的噼啪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金属般的质感,“刚刚确认的消息。杨义臣,已被那位远在江都、醉生梦死的皇帝陛下,一纸诏书,召回洛阳了。”
堂内先是一寂,落针可闻。随即,一股难以抑制的骚动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刘苍邪猛地攥紧了拳头,骨节发出咯咯轻响;韩景龙深吸一口气,虎目精光爆射;连素来沉稳的葛亮,嘴角也抑制不住地向上扯动。
魏徵抚须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果不其然”的了然,随即接口,声音清越,带着他特有的冷静分析:“主公,杨义臣这柄悬于我头顶,随时可能斩落的利剑,如今已被自毁。河北天穹,自此塌陷一角!此非仅为我魏县一地之喘息,实乃天下格局变动之先声!杨帝此举,无异于纵虎归山,放任河北群雄竞逐。此乃天赐之机,若不能趁势而起,席卷周边,我等便不配立于这乱世,更愧对野马川畔血染黄沙的数千英魂!”
他的话语,如同在干柴上投入一颗火种,瞬间点燃了所有人的情绪。
高鉴微微颔首,霍然起身,大步走到悬挂于身后的那幅略显粗糙、却标注着山川城池的河北南部舆图前。他的手指,精准而有力地点在了“武阳郡”的区域。
“玄成先生所言,正是我等心声!”高鉴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困守魏县一隅,终是坐以待毙。唯有以攻代守,以战养战,方能在这弱肉强食的世道杀出一条生路!我们的目标,便是这里——整个武阳郡!”
他的指尖在舆图上划过一个圈,将武阳郡下属的县城尽数囊括其中。
“然则,饭需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高鉴话锋一转,目光变得锐利,“我等新立,根基未稳,若贸然四处树敌,引得多郡围攻,便是取死之道。故而,此阶段,兵锋止于武阳郡界!”他重重一点郡界线条,“各郡太守,拥兵自保尚且不暇,郡兵无权亦无心跨郡作战。此乃朝廷制度之弊,亦是我等崛起之隙!集中力量,吞并武阳,消化其地、其民、其粮,则根基可固,羽翼可丰!”
“主公英明!”魏徵立刻表示赞同,并补充道,“据斥候所探,武阳郡郡兵员额本就不足,连年征伐抽调,现存者多为老弱充数,战力堪忧。郡丞元宝藏,非是雄才大略之辈,性多疑而怯懦。如今杨义臣这靠山已倒,他闻听我军‘势大’(说到此处,魏徵嘴角微不可察地一抽,显然想起了那被误传的五万大军),首要之策,必是收缩兵力,固守郡治贵乡,以求自保。此正是我军席卷各县,如风卷残云之大好时机!”
战略方向已然明晰,高鉴不再犹豫,一道道命令如同流水般颁下,带着铁与血的气息。
“刘苍邪!”
“末将在!”刘苍邪猛地站起,声若洪钟。
“命你部为前军先锋,整顿兵马,检修器械,随时待命出击!”
“得令!”
“韩景龙!”
“末将在!”
“新兵招募与操练,交由你总责。以老带新,严苛操典,我要他们在最短时间内,能执戈上阵,见血不慌!”
“遵命!”
“葛亮!”
“末将在!”葛亮抱拳。
“游骑哨探,范围再扩百里!不仅要紧盯贵乡元宝藏动向,更要严密监控清河、汲郡、魏郡边界!旦有风吹草动,六百里加急来报!”
“喏!”
高鉴最后看向负责后勤与工造的将佐,语气斩钉截铁:“传令全城!征调所有工匠,无论木匠、铁匠、皮匠,集中所有可用之木料、铁器、皮革!全力打造云梯、冲车、钩援,乃至简易投石机!工期紧迫,我要在十日之内,看到一支能够助我大军攻克坚城的工兵队伍!若有延误,军法从事!”
“是!”工造将佐额头沁出细汗,却不敢有丝毫怠慢,凛然领命。
会议散去,整个魏县如同被注入强心剂的巨兽,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轰鸣着运转起来。
城西的空地上,迅速立起了巨大的工棚。炉火日夜不息,将冬日的严寒驱散一空。叮叮当当的铁锤敲击声、拉锯伐木的嘶哑声、工匠们急促的呼喝声,交织成一曲备战的金铁交响。云梯的骨架被迅速铆合,冲车的巨木被工匠用墨线精准标刻,投石机的扭力绳索被反复浸油加固……空气中弥漫着松木、焦煤与汗水的混合气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山河鉴:隋鼎请大家收藏:(m.20xs.org)山河鉴:隋鼎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