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铮站在旁边看着,问身边的王勇:强弩队的弹药够吗?王勇点头:将军,补给队带了五千支弩箭,足够用三次齐射。李铮又问:匈奴骑兵和强弩队的配合怎么样?呼韩邪走过来,笑着说:昨天演练过,我们骑兵冲在前,强弩队在后面压制,没问题。
李铮望向校场尽头的土丘——那里是昨天沙尘暴时躲的地方,现在已经被士兵们改成了了望台,明天左贤王来,我们就在这里设伏。让匈奴骑兵引他进来,强弩队在土丘后面埋伏,等他的队伍进入射程,就齐射。
将军,我带斥候去探路!阿骨打跑过来,手里拿着根套马杆,我知道左贤王的路线,他肯定会走龙城的正门,因为他要面子,想从正门进。李铮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小心点,别被他的侦骑发现。
放心吧!阿骨打翻身上马,那匹瘦骨嶙峋的匈奴马嘶鸣一声,撒蹄跑了出去。风掀起他的衣角,露出里面的汉式短打——那是李铮给的,说骑马方便。
营地里的灶火升起来了,周叔的麦饼烤好了。他用粗布裹着麦饼,往校场走,吉雅抱着竹篮跟在后面,竹篮里装着豌豆粒。
周叔,这个麦饼给你!吉雅把个麦饼塞给个匈奴士兵,士兵笑着接过,咬了一口,说:真甜,比匈奴的奶渣还甜。吉雅咯咯笑,又把豌豆粒往他手里塞:这个是给你的,吃了有力气打仗。
周叔走到李铮身边,把个热乎的麦饼递给他:将军,刚烤的,还热着。李铮接过,咬了一口,麦香混着糖味顺着喉咙滑下去,像周叔的手,暖得人心发颤。他望着周叔,说:周叔,等打完仗,我请你去长安,吃长安的胡饼,比这个还甜。
周叔笑了,眼角的皱纹里都是慈祥:我不去长安,我就在这里,给你们烤麦饼。他望向校场的士兵,你们是北疆的铁壁,我是你们的灶火,只要你们在,我就一直烤麦饼。
李铮的鼻子有点酸。他抬头望向远处的草原,草浪翻卷着,像绿色的海。风里飘着麦香、羊膻味、马奶酒的味道,还有士兵们的笑声——那是汉匈士兵的笑声,混在一起,像草原的风,像黄河的水,像北疆的天,连在一起,分不开。
傍晚的时候,阿骨打回来了。他浑身是土,脸上却带着笑,手里举着张羊皮地图:将军,左贤王的队伍已经出发了,走的是龙城的正门,明天中午就能到。他把地图摊在地上,指着上面的路线,他带了五千人,都是亲卫,骑的是最好的匈奴马。
李铮蹲在地上,盯着地图上的两个字,手指敲了敲:明天中午,我们在正门设伏。呼韩邪带三千匈奴骑兵引他进来,王勇带强弩队在土丘后面埋伏,屠耆带步兵守住侧翼,我带铁林军守在后面,要是他想跑,就切断他的退路。
将军,我带斥候去前面探路!阿骨打说。李铮摇头:不用,你明天跟着呼韩邪,帮他指挥骑兵。阿骨打挠着头笑:将军,我怕我指挥不好。李铮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是牧民,懂马,懂匈奴人,肯定能指挥好。
阿骨打的脸通红,像块烧红的炭:那......那我试试。他转身要走,又回头说:将军,要是我死了,你要给我烧个匈奴女,会骑马的!
营地里的人都笑了。匈奴士兵喊着:阿骨打,你要是死了,我们给你烧个汉女,会做麦饼!汉军士兵跟着喊:对呀,汉女的麦饼比匈奴的奶渣甜!
阿骨打抱着头跑了,笑声追着他,飘得很远。
晚上,李铮坐在篝火旁,手里拿着霍去病的信。信是昨天收到的,字迹还是那么野,像霍去病的人:李铮,我在河西已经打了三个匈奴部落,下个月要攻祁连山了。等我打完,就去龙城找你,一起踹伊稚斜的帐篷!
李铮笑着把信折起来,放进怀里。他抬头望向天空,月亮升起来了,像块玉盘,照在草原上,照在营地里,照在每个士兵的脸上。风里飘着马奶酒的味道,是匈奴士兵递过来的,他接过酒袋,喝了一口,辛辣的味道顺着喉咙滑下去,像团火。
将军,呼韩邪坐在他旁边,手里拿着个羊皮袋,你说,等打完仗,我们能过上好日子吗?李铮点头:会的。他望向远处的草原,等伊稚斜死了,匈奴和汉就不用打仗了,我们可以一起放羊,一起种青稞,一起吃麦饼。
呼韩邪笑了:我想娶个汉女,会做麦饼的。李铮笑着说:那你要学汉话,不然她听不懂你说话。呼韩邪挠着头:我正在学,屠耆教我的,怎么说?李铮说:麦饼。呼韩邪跟着说:麦饼。声音有点生硬,却很认真。
篝火旁,汉匈士兵挤在一起,匈奴士兵教汉军唱《匈奴歌》,汉军教匈奴士兵唱《大风歌》;小孩们围在旁边,拍着手笑;周叔坐在灶边,翻着麦饼,麦香飘得很远。
李铮望着这一切,忽然想起汉武帝的诏令:切断伊稚斜退路。他知道,他做到了第一步,接下来的战斗会更激烈,但他有信心。因为他的队伍不是孤军,是汉匈百姓的希望,是北疆的铁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请大家收藏:(m.20xs.org)铁骑朔风:我在汉匈当战神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