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天晚上,木屋里除了香料味儿,还多了点笔墨(炭笔)和陈旧纸张混合的独特气味。李娜破译日志到很晚,木板上画出的地图越来越详细,那个代表危险山谷的狰狞符号也越发刺眼。
王超看着地图,心里像压了块石头,这岛远比他想象的复杂。未知的危险像一层阴影,笼罩在刚刚有所起色的生活之上。他甚至做了个噩梦,梦见那个符号活了过来,变成巨大的触手从山谷中伸出……
第四十七天,天色刚亮,王超就醒了,梦里那诡异的感觉还没完全散去。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光担心没用,日子还得过,而且得过得更好,才能应对可能出现的危机。眼下,另一个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容器严重不足。
“咱们的陶罐太少了,而且烧得不好,大的容易裂。”早饭时,王超对大家说,手里比划着,“腌鱼要用大缸,存水要用大桶,以后要是真种出粮食来,更得需要家伙什儿装。总不能老是靠那几个宝贝贝壳和破陶罐。今天咱们不出远海,风还有点大,就沿着海岸线找找,看看有没有适合烧陶的黏土,要那种细腻、黏性大、没沙子的好土。”
这个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赞同。聂思思尤其积极,她对制作陶器很有兴趣,上次大水缸失败她一直记着呢。蒋甜甜也想跟着去,但被王超劝住了:“甜甜乖,今天风大,船上颠簸,你和娜娜姐姐留在家里,看好咱们的小鸡小鸭,还有那只快能上房的鸟。”小丫头虽然有点不乐意,但还是懂事地点了点头。
早饭后,王超、陈威和聂思思3人登上了检修一新的“龙国一号”。李娜负责警戒和观察,她拿着那架黄铜望远镜,不时扫视海面和远处海岸线。
王超稳稳掌舵,控制着小船沿着海岸线缓缓向东行驶,尽量避开风浪较大的开阔水域。陈威和聂思思则像两个勘探员,趴在船帮上,瞪大了眼睛仔细分辨沿岸的土壤颜色和质地。
直播间里,观众们一早起来就看到龙国小队又出海了,弹幕开始活跃起来:
“又出海了?今天风浪好像有点大啊,小心点。”
“找黏土?这是要大力发展手工业了啊!”
“锅碗瓢盆确实是大问题,尤其是想大规模存粮的话。”
“思思女神好像很期待的样子,看来对制陶是真爱。”
“甜甜没来,是怕危险吧,超哥考虑得周到。”
“希望能找到好黏土,烧出点像样的家伙事儿来。”
小船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前行,风吹在脸上带着凉意。沿途大多是沙滩和礁石,土壤多是沙质,并不适合烧陶。船行了一程,来到一处背风的、呈马蹄形的小海湾。湾内风平浪静,一侧是陡峭的红褐色崖壁。
就在这时,聂思思突然激动地指着崖壁底部喊道:“停一下!快停一下!你们看那边崖壁底下,被水冲塌的地方,那层土颜色是不是特别不一样?”
王超立刻把船划近。只见崖壁底部因海水常年冲刷和风化,坍塌了一部分,露出了一层厚厚的、颜色呈现灰白略带淡黄的土壤层。这层土看起来非常细腻均匀,与上层的红土和沙石截然不同。
王超迫不及待地跳下船,踩在浅滩上,弯腰抓了一把泥土。触手的感觉让他心中一喜——泥土湿润,手感极其滑腻、粘稠,可塑性极强,用力一捏就能成型,而且几乎感觉不到沙砾的存在。他用手捻开,土质细腻得像面粉一样。
“没错!就是它!这是上好的高岭土!烧陶的极品材料!”王超兴奋地朝船上挥手,声音在海湾里回荡,“这玩意儿黏性大,耐火度高,烧出来的陶器肯定又结实又耐用!”
发现了优质的黏土矿,大家都喜出望外。四人立刻行动起来,像发现了宝藏的矿工。王超和陈威用带来的铁锹(沉船工具)和坚固的贝壳奋力挖掘,李娜负责将挖出的大块黏土搬到船上,聂思思则用篮子装运散土。
这活儿又脏又累,黏土沉重粘稠,没一会儿功夫,3个人都弄得满头满脸满身都是泥点子,尤其是王超和陈威,简直成了泥塑的雕像。
直播间里,观众们看着他们狼狈又兴奋的样子,弹幕变得欢乐起来:
“哈哈哈,瞬间变身泥猴子!”
“超哥这形象彻底没了,不过为了黏土,值了!”
“这黏土看着质量真不错,细腻光滑,比河边普通泥巴强多了。”
“发现重要资源!这可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啊!”
“加油挖!多存点料,以后就能实现陶器自由了!”
大家干劲十足,顾不上形象,直到小船的船舱里堆满了灰白色的黏土,吃水线明显下降了不少,王超才喊停:“够了够了!再装船要沉了!这些土够咱们用上好一阵子了!”
3人拖着疲惫又满足的身体,清理了一下手上的泥巴,驾船返航。回程路上,风浪似乎更大了些,小船有些颠簸,但因为满载着希望,大家心里都挺踏实。聂思思紧紧抱着装满黏土样本的篮子,已经开始在心里构思要做什么样的陶器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