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则诗篇”带来的震撼涟漪般扩散,又缓缓平复。观察者系统对织锦“原生规则艺术表达”的认定,如同一枚投入静湖的种子,虽未立刻引发滔天巨浪,却悄然改变了湖底的生态。桥生能感觉到,那恒定凝视中探究的意味更加浓厚,数据流的采集也更加侧重于织锦规则脉络中那些与逻辑推演无关的、充满灵感的波动。
织锦沉浸在这种被“看见”的新奇体验中,创作热情高涨。它开始尝试编织更多微小的规则诗篇——有时是描绘萌芽十二一个转瞬即逝的梦境碎片,有时是转译星网中捕捉到的、关于“遥远星光叹息”的抽象概念,甚至有一次,它尝试用规则的和声去模拟桥生沉思时,那沉静而深邃的规则韵律。
这些诗篇依旧短暂、脆弱,却一次比一次结构更精巧,意象更丰富。它们如同夜空中次第亮起的星辰,虽然微弱,却共同勾勒出一片独属于织锦的、充满感性与想象的内心星空。
然而,璀璨的星光背后,是能量的悄然流逝。
桥生敏锐地察觉到,每一次成功的规则诗篇编织后,织锦规则脉络中那股独特的、混合了秩序严谨与生命灵动的“光晕”,都会出现一次明显的黯淡,恢复所需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起初他以为是创作本身的心神消耗,但很快发现并非如此。那黯淡更像是一种… **本源的损耗**。
他联想到观察者那份冗长分析报告中,关于“规则诗篇结构稳定性极低,能量逸散率异常偏高”的技术结论。当时他更关注“艺术表达”的定性,此刻才深刻意识到这数据背后的含义:织锦是将自身规则结构中最精微、最本质的“灵光”,剥离出来,编织成了那些诗篇。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对自身存在本源的微小献祭。
这并非它刻意为之,而是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与生俱来的特性。它的语法,它的诗篇,根植于其存在的核心,无法分割。
与此同时,观察者系统对Level-2档案权限的提升申请似乎进入了复杂的审核流程,未有即时回应。但桥生能感觉到,系统对织锦的“投资”在悄然增加。偶尔,当织锦因创作而陷入短暂虚弱时,会有一股极其精纯、中性、易于吸收的规则能量,不知从何处弥漫而来,温和地滋润着织锦的规则脉络,加速其恢复。这能量并非桥生所提供,其来源不言自明。
观察者在以它的方式,支持并“喂养”着这个珍贵的研究样本,确保其能持续产出具有观察价值的“规则艺术表达”。
桥生陷入了一种复杂的情绪。他为织锦的独特才华被认可而感到一丝欣慰,但更为其创作背后那不容忽视的代价而忧心。观察者的支持,看似是雪中送炭,却也无形中将织锦更深地绑定在了“被研究对象”的位置上。
他尝试与织锦沟通,婉转地提醒它注意创作的节奏,关注自身的状态。但织锦正处于创造力喷薄的阶段,对那本源损耗的感知远不如桥生清晰,它更多地沉浸在表达欲被满足的喜悦和来自未知方位的能量支持带来的舒适感中。它传递给桥生的意念,充满了探索的兴奋与“我很好”的 assurance(保证)。
桥生沉默了。他无法,也不忍心强行扼杀这刚刚绽放的、独一无二的艺术之花。他能做的,只有更加精细地维持那无声编织的“环境场”,试图用自己的方式,为织锦分担哪怕一丝丝的负荷;同时,更加警惕地监控着织锦的状态,准备在必要时采取干预。
他再次望向那片由织锦的诗篇点亮的心灵星空,那美丽的背后,是悄然流淌的代价与无声的交换。共鸣带来了理解与认可,也带来了依赖与风险。在这浩瀚而沉默的宇宙中,即使是最纯粹的表达,似乎也难以摆脱价值与代价的天平。
他只能守护在一旁,做一个清醒的见证者,一个随时准备伸出援手的沉默卫士。等待着织锦自己,在这条充满诱惑与风险的新道路上,找到属于它的、可持续的平衡点。
(第9卷 第614章 完)
喜欢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带娃求生,万倍资源反哺龙国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