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赵佶在宇文恺、苏启明等人的陪同下,深入将作大营核心区域视察。他们首先来到了钢铁作坊区。
尚未靠近,一股热浪便扑面而来。只见数座高大的?平炉、转炉巍然矗立,鼓风机轰鸣,炉口喷吐着炽热的火焰,将天空都映照成了橘红色。工人们穿着特制的石棉防护服,喊着号子,操作着巨大的铁钳和坩埚,将沸腾的钢水倒入模具,或是进行锻打。另一边,改良后的高炉日夜不息,流淌出源源不断的生铁水。
“陛下请看,”宇文恺指着那如同巨兽般吞吐火焰的转炉,自豪地介绍,“此炉一开,半个时辰便可出一炉钢,抵得上以往数十工匠数月之功!且钢材品质均匀,韧性极佳,正可用于大规模铸造炮管、打造兵甲!”
赵佶看着这工业力量的原始展现,心中震撼,点头赞道:“有此利器,我大宋兵甲之利,已足可傲视寰宇。”
随后,众人移步至戒备更加森严的火器试验场。这里,杨凡和林灵素早已准备好新式的燧发火铳和改良震天雷。
“陛下,请观试射。”杨凡亲自操铳。只见他熟练地扳开击锤(龙头),从腰间皮囊取出定装纸壳弹药,用牙咬开,将火药倒入枪管,随后将铅弹连同纸壳一并塞入,用通条压实。最后,他将击锤扳至待发位置。
“瞄准——放!”
随着他扣动扳机,燧石在弹簧驱动下勐击铁砧,一簇火星溅入火药池,“轰”的一声爆响!白烟弥漫,远处百步之外的木靶应声碎裂!整个过程干净利落,不过十息之间,远比旧式火绳枪迅捷,且不受微风影响。
“好!”赵佶忍不住喝彩,“射速、可靠性,皆远超以往!”
接着,又试射了几轮,包括使用燧发机构的震天雷投掷,皆成功引爆,效果良好。赵佶脸上满意之色愈浓。
然而,就在众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时,赵佶却微微蹙起了眉头,提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未曾深思过的问题:
“此铳威力、射速,朕甚满意。然,朕有一问,”他拿起一支已经射击过的燧发铳,掂了掂重量,又看了看那光秃秃的铳管,“若两军对阵,弹药耗尽,或是近身搏杀,来不及装填,敌军已至眼前……我手持此铳的兵士,当如何应对?难道要以此铁棍,去抵挡敌人的刀枪吗?”
此言一出,试验场内顿时安静下来。宇文恺、杨凡、林灵素等人面面相觑,脸上都露出了思索和些许尴尬的神色。他们专注于提升火器的远程威力与可靠性,却忽略了火枪兵自身的近战防御问题。
“这……”宇文恺沉吟道,“陛下所虑极是。以往火铳手皆有长枪手或刀盾手护卫,然若阵型被冲散……”
杨凡也皱眉:“若在铳上加载刀剑,势必影响重心,不利瞄准射击,且连接之处恐不牢固……”
众人议论纷纷,都觉得这是个难题,似乎难以两全。
赵佶看着他们苦恼的样子,嘴角却露出一丝早有准备的微笑。他取过那支燧发铳,指着铳口下方位置,说道:“诸位为何总想着要将刀剑永久固定其上?难道不能做成……可拆卸的吗?”
“可拆卸?”众人一愣。
“不错!”赵佶拿起旁边桌案上的一支笔,比划着,“便在铳口下方,设计一个坚固的卡榫或套环。再打造一种特制的短刃,其尾部也设计对应的接口。平日行军、射击时,短刃收于腰间。待需要近战之时,只需将短刃取出,对准卡榫,‘咔哒’一声,套于铳口之上!”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模拟着安装动作:“如此,一根火铳,瞬间便化作一杆短矛!兵士可进行突刺、格挡,虽不及专业长枪,但足以应对突发近战,争取时间,或与袍泽汇合!此刃,便可称之为——‘刺刀’!”
“刺刀……”宇文恺反复咀嚼着这个词,眼睛越来越亮,“铳口套刺,化铳为矛……妙啊!陛下此思,真是……真是点睛之笔!如此一来,火铳手即便孤立无援,亦有一战之力,生存能力大增!”
杨凡也兴奋地拍手:“如此一来,我神机营将士,远可火力覆盖,近可白刃搏杀,堪称全能!”
林灵素感叹:“陛下每每总能于细微处见真章,臣等佩服!”
赵佶笑道:“此乃小事,无非是设身处地,为前线将士多思一层罢了。宇文卿,此事便交由你将作监,尽快设计出几种可靠的连接方案与刺刀样式,与这燧发铳配套试制。记住,连接务必牢固,拆卸必须便捷,不可影响射击精度!”
“臣遵旨!定当尽快拿出样品!”宇文恺激动地领命,仿佛又看到了一个可以大展拳脚的新领域。
喜欢宋骑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宋骑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