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火铳试验场,赵佶一行人来到了更为偏远、戒备等级最高的重炮试验山谷。尚未进入,便能感觉到脚下传来隐隐的震动。待到谷口,只见一门黝黑锃亮、散发着冷冽金属光泽的巨炮,正稳稳地架在一个带有两个巨大木轮的铁质炮架上,炮口斜指远山,那庞大的体积与狰狞的形态,带来一种无与伦比的视觉冲击力,正是那红衣大将军炮!
负责此项目的宇文恺之子,将作监丞宇文肃正紧张地指挥着最后的调试。见到圣驾,连忙上前禀报:“陛下,一切准备就绪,请陛下观炮!”
赵佶点头示意开始。
只见炮组士兵熟练地清理炮膛,用特制的长柄木勺装入定量火药,用裹着湿布的炮杵压实,随后合力抬起一枚沉重的浑圆铁弹,填入炮口。一切就绪后,所有人员迅速后退至安全区域。
宇文肃亲自手持火把,看向赵佶。赵佶微微颔首。
“红衣大将军炮,试射——放!”
随着宇文肃将火把引燃药池外的长长引信,嗤嗤的火花迅速蔓延。下一刻——
“轰!!!!!!!”
一声远超燧发火铳百倍的恐怖巨响勐然炸开!仿佛天崩地裂,整个山谷都被这声浪震动,远处山峦甚至传来了回响!炮口喷吐出长达数丈的炽烈火焰与浓密白烟,巨大的后坐力让沉重的炮架带着轮子向后猛地一震!
所有人的目光都追随着那枚破空而出的铁弹。只见它划过一道低伸的弹道,以肉眼难以捕捉的速度,瞬间跨越了远超床弩射程的距离,狠狠地砸在了远处山坡上一面特意用巨石垒砌的标靶上!
“砰——哗啦!”
巨石垒砌的标靶在一声闷响后,轰然炸开,碎石横飞,烟尘弥漫!其破坏力,令人瞠目结舌!
“好!好一门红衣大炮!”赵佶忍不住抚掌赞叹,脸上满是兴奋,“此威此势,方配得上‘大将军’之名!” 他看向宇文恺和宇文肃,“射程几何?准头如何?”
宇文肃激动地汇报:“回陛下!此次试射,距离约六百步(约900米)!经多次调试,在四百至六百步内,已有相当准头,十发之中,可有六七发命中如此大的固定目标!且这带轮炮架,由四匹马便可拖拽行军,虽仍显笨重,但已非以往固定巨炮可比!”
“六百步……摧城拔寨,足矣!”赵佶非常满意。他走近仔细观察炮身、炮架,甚至伸手摸了摸那尚有余温的冰冷炮管。
“有几处,或可再行改进。”赵佶沉吟片刻,提出意见,“其一,这轮轴与炮架连接处,可加装简易的转向机构,便于在狭窄地形调整射界,不必全靠人力抬撬。其二,炮身之上,可刻上简易的标尺刻度,配合杨凡他们正在研制的瞄准器具,进一步提升精度。其三,火药装填,可否考虑预制成布帛或丝绸药包?如此既可定量,又能提高装填速度,减少步骤。”
宇文恺父子眼睛一亮,连忙记下:“陛下圣明!此三点改进,皆切中要害,臣等回头立刻着手试验!”
这时,赵佶的目光越过那巍峨的红衣大炮,仿佛看到了波涛汹涌的大海。他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一种开拓新领域的雄心:
“宇文卿,此炮陆战之威,朕已亲见。然,我大宋不仅有广袤陆地,更有万里海疆!伏波行营之水师,乃是我朝经略南海、护佑商路之利器!”
他转向一旁陪同视察、主管舟船监的官员郑海:“郑卿!”
“臣在!”郑海连忙出列。
“朕问你,若将此红衣大炮,缩小规制,减轻重量,置于我大宋新型海鹘战船、甚至更大的楼船之上,于波涛之中,发此雷霆,轰击敌船……你以为如何?”
郑海闻言,先是一愣,随即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那壮阔而恐怖的画面——宋军战舰在海上纵横,远在敌船弓弩射程之外,便发出震天怒吼,炮弹呼啸而过,将敌舰轰得木屑横飞,桅杆折断!
他激动得声音发颤:“陛……陛下!此……此乃划时代之构想!若成,我大宋水师将无敌于天下四海!什么海盗、番邦小船,在此等利器面前,皆如纸湖泥塑!甚至……甚至可依托巨舰坚炮,远涉重洋,扬威异域!”
赵佶微微一笑:“然,舰炮与陆炮不同。需考虑船只承载、后坐力化解、海水腐蚀、甲板布局、以及……在摇晃的船身上如何瞄准射击。此非易事。”
他看向宇文恺和郑海:“宇文卿,郑卿,朕命你二人,舟船监与将作监联手,成立‘舰炮研制司’!专门负责设计、制造适用于战船的舰载型红衣炮!要更紧凑,更耐腐蚀,并设计专用的舰载炮架,以化解后坐力,便于在甲板移动和固定!”
“臣等领旨!定当竭尽全力,为我大宋水师,装上这‘海上龙咆’!”宇文恺与郑海齐声应道,脸上充满了开创历史的激动。
喜欢宋骑天下请大家收藏:(m.20xs.org)宋骑天下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