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像试图扑灭森林大火时扇动翅膀的蝴蝶,每一次努力都可能让火势更旺。”伊莫瑞对齐聚指挥塔核心的同盟高层——包括伊莎贝尔(本部)的稳定全息影像、逻辑编织者代表那团更加凝练的银白光球,以及永恒林海一位长老略显虚幻的灵能投影——沉声说道。他的声音在塔内回荡,带着金属般的冷硬。
“逻辑模型模拟结果支持这一推论。”逻辑编织者的光球流转着冰冷的数据,“生存概率与‘变量’活跃度呈非线性负相关。最佳策略……或许是……绝对静默与隐匿。”
“但隐匿已不可能。”永恒林海的长老投影波动着,传递出忧虑的情绪,“悖论之星的目光始终存在,‘协议’的感知网络远超我们的想象。静默……等于坐以待毙。”
伊莎贝尔调出星图,其上标注着近期探测到的、越来越多的异常空间扰动点,能量特征与“存在抹除者”类似,但更加隐蔽和分散。“‘协议’的清理程序正在升级和扩散。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就在这时,指挥塔内所有的光线骤然扭曲,空间本身发出低沉的嗡鸣。一道无法用颜色形容、仿佛由纯粹矛盾构成的光束,毫无征兆地穿透塔顶的物理屏障,在众人面前凝聚成一个不断变幻形态的、非实体的复杂几何结构。一股冰冷、古老、不带任何情感,却又蕴含着无尽深邃意志的波动,直接烙印在每个人的意识深处。
是悖论之星!它第一次以如此直接的方式现身!
“评估完成。”那意志的波动简洁而残酷,“变量‘星火同盟’,具备初步‘悖论载体’潜质。触发‘共鸣极试炼’协议。”
几何结构投射出一幅动态星图,焦点锁定在一个极其遥远、时空结构极度复杂的星域,那里正是凯尔曾抵达的“源点之影”边缘区域。
“试炼内容:于‘源点之影’临界点,稳定维持‘共生悖论体’存在状态,直至下一个宇宙时间单位(其漫长程度远超人类理解)。”
“成功奖励:获得‘临时变量许可证’,暂免于本次‘协议’收割循环。”
“失败后果:文明存在痕迹彻底抹除,信息熵归零。”
“附加条件:试炼过程将全程监控,作为‘协议’适应性升级数据源。”
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没有丝毫缓和的可能。悖论之星如同最高法官,下达了最终的审判书。它将星火同盟的存在,变成了一场冷酷的实验。成功,赢得短暂的喘息;失败,则万劫不复。而更讽刺的是,他们挣扎求生的过程本身,将成为“协议”用来完善自身、更高效清除其他“变量”的养料。
塔内死一般的寂静。绝望如同冰冷的潮水,淹没了每一个人。
“我们……成了实验室里的小白鼠?”一位年轻的军官颤声低语,打破了沉默。
“不。”伊莫瑞缓缓抬起头,水晶眼眸中燃烧起一种近乎疯狂的决绝光芒,“我们是……角斗场里的战士。观众冷漠,规则残酷,对手是宇宙本身。但站在场中央的,是我们自己。”
他环视众人,声音斩钉截铁:“接受试炼。我们没有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任人宰割。我们要把这场试炼,变成我们的舞台!我们要在‘源点之影’面前,在悖论之星和‘协议’的注视下,证明‘变量’存在的价值,不仅仅是‘噪音’,更是……一种新的‘可能’!”
命令迅速下达。整个灰烬之星如同一个被抽打的陀螺,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旋转起来。这一次,不再是修复或防御,而是倾尽所有文明底蕴,为一场终极的“演出”做准备。
文明的燃烧:悖论方舟的建造。
建造的不再是“希望方舟”那样的探索船,而是一座能够承载整个文明精华、前往“源点之影”进行生死试炼的移动堡垒——“悖论方舟”。它的规模远超以往任何造物,其骨架直接与灰烬之星最大的地脉能量节点融合,装甲由活体金属、生命晶体和从“几何瘟疫”研究中逆向出的、具备一定规则抗性的新型材料复合而成。动力核心是悖论引擎的终极放大版,其设计理念不再是单纯的推进,而是试图模拟“源点之影”边界的规则环境。
最核心的部分,是位于方舟中心的“共鸣核心矩阵”。它由永恒林海贡献的世界树本源枝条、逻辑编织者提供的混沌算法结晶、以及灰烬之星核心基石剥离出的碎片共同构成,旨在将同盟的“共生悖论体”状态固化并放大到极致。这无异于将文明的心脏掏出来,置于最危险的实验台上。
建造过程本身就是一场豪赌。地脉能量的过度抽取导致大陆板块不稳,频繁发生地震。新型材料的合成充满了不可控性,多次引发剧烈的能量爆炸。共鸣核心矩阵的调试更是凶险万分,稍有差池就可能导致整个方舟乃至灰烬之星的结构崩溃。
个体的抉择:先驱者的使命。
谁将乘坐“悖论方舟”前往试炼?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残酷的抉择。伊莫瑞决定亲自领军,他作为灰烬使者,与核心基石和悖论引擎连接最深,是维持方舟悖论状态的关键。凯尔尽管尚未完全恢复,但他与“源点之影”的独特联系无人可替代,必须同行。逻辑编织者将派遣其最核心的“主逻辑单元”,永恒林海则由一位最资深、但也最年迈的长老意识体代表整个意识网络前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网游之烬煌焚天录请大家收藏:(m.20xs.org)网游之烬煌焚天录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