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云逸化身所授的系统药理知识,神农氏如虎添翼。他不再仅仅依赖于以身试险的原始方法,而是学会了更高效地观察、分类、推断,并运用配伍理论,使得《神农本草经》的修订与完善工作进展神速,救治的族人也越来越多。然而,另一个关乎人族生存根本的问题,始终萦绕在他的心头——**食物**。
彼时人族,虽在伏羲天皇的指引下,掌握了渔猎与初步的农耕,但食物来源依旧极不稳定。渔猎看天吃饭,收获难以保障;而耕种之术粗浅,所植多为些产量低下、口感不佳的野生植株,一旦遭遇天灾或土地肥力耗尽,便难以为继。饥荒,始终是悬在人族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神农氏立志要解决此患。他深知,欲使人族真正大兴,摆脱对自然渔猎的过度依赖,必须找到稳定、高产、易于种植的**主食**来源。他再次踏上了征程,这一次,他的目标不再是崇山峻岭间的药草,而是广袤平原、河谷地带那些可能被驯化的野生植物。
他行走于黄河、长江流域的肥沃平原,观察鸟兽啄食的草籽,留意那些生长繁茂、籽实饱满的野草。他亲自品尝各种草籽,记录其口感、饱腹感以及对身体的影响。过程依旧充满风险,许多草籽或苦涩难咽,或含有微量毒素,或难以消化。
云逸于闲云屿中,感知到神农的动向,知其已从“医”转向“农”,这是地皇使命的另一核心。他并未再直接化身前往,而是通过青蘅,更加细致地关注着神农的进展。青蘅本源亲近草木,对植物的生长习性、能量蕴含有着天然的感知,她能帮助神农更快地筛选出那些具有潜力的植株。
这一日,神农氏行至一处大河拐弯形成的冲积平原。这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各种草木生长得格外茂盛。他的目光,被一丛丛穗大粒多、金灿灿的野生植株所吸引。那植株形似野草,但结出的穗子却沉甸甸的,籽粒饱满,在阳光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
有几只灵巧的鸟儿正在啄食那些籽粒。神农心中一动,走上前去,小心翼翼地摘下一穗,搓出几粒放入口中咀嚼。初时微涩,但细细品味,却有一股独特的甘甜与麦香,且饱腹感很强,并无不适。
“此物……大有可为!”神农眼中爆发出惊喜的光芒。他仔细记录下这种植株的形态特征:茎秆中空有节,叶片狭长,穗状花序。他将其命名为“**麦**”。
在接下来的探寻中,他又陆续发现了其他几种极具潜力的作物:
在湿润的沼泽边缘,他找到了一种喜水、秆高、顶生大型圆锥花序的植物,其籽粒去皮后洁白如玉,煮熟后香气扑鼻,软糯可口,命名为“**稻**”;
在较为干燥的丘陵地带,他发现了一种耐旱、豆荚累累的植物,其籽粒富含滋养,可煮食亦可磨粉,命名为“**菽**”(即大豆);
此外,还有两种籽实较小,但生命力顽强、易于种植的作物,分别命名为“**稷**”(小米)和“**黍**”(黄米)。
这五种作物,**麦、稻、菽、稷、黍**,被神农统称为“**五谷**”!
发现只是第一步,更艰巨的任务在于**驯化**与**推广**。野生五谷虽然可食,但产量不高,植株性状也不稳定。神农氏带领族人,开始了漫长的选种、育种、栽培试验。
他选择那些穗大、粒饱、抗倒伏的植株留种;
他观察不同作物对土壤、水分、光照的需求,总结出初步的耕作时令;
他发明了**耒耜**等农耕工具,教民翻土、播种、除草、灌溉;
他尝试不同的种植密度与轮作方式,以保持地力;
这个过程,同样充满了失败与挫折。选种不当导致减产,天时把握不准颗粒无收,病虫害的侵袭让辛勤劳作付诸东流……但神农从未放弃,他以其无比的耐心与智慧,一次次总结经验,改进方法。
青蘅在暗中,也以其独特的方式提供着助力。她能感知到土地的情绪与肥力变化,会引导神农注意到某些长势特别好的地块,或是在作物遭遇病虫害时,以其草木本源气息悄然驱散部分害物,滋养作物生机。她的帮助润物无声,却有效地降低了神农试错的成本,加速了驯化进程。
云逸则通过青蘅的反馈,密切关注着进展。他深知“民以食为天”,五谷的成功驯化与推广,其意义丝毫不亚于医药的发现,甚至从某种层面上说更为根本。这是人族从“采集-渔猎”文明迈向“农耕”文明的关键一步,是气运稳固、人口暴增的基石!
岁月在辛勤的耕耘中流淌。终于,在经历了不知多少次的尝试与改进后,被成功驯化的五谷,开始在神农及其族人开垦出的田地里,展现出令人欣喜的产量!金黄的麦浪,沉甸甸的稻穗,饱满的豆荚……丰收的景象,让所有参与其中的人族喜极而泣!
神农氏将五谷的种子、栽培技术、耕作时令,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所有前来学习的部落。他命人绘制图形,刻制木牍,让五谷耕作之术,如同医药知识一般,迅速在洪荒人族中传播开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洪荒:我的道侣是天道请大家收藏:(m.20xs.org)洪荒:我的道侣是天道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