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世时间?:廖化于景元五年(264年)病逝,距离对话时隔3年,因此其终年应为74至83岁。这个寿命在整个古代都是属于比较长寿的那个范畴了,所以才有廖化活了整个三国的说法。
关于廖化的能力
首先,廖化展现出了过人的智谋。在关羽失守麦城并被东吴杀害后,廖化也被东吴俘虏。为了逃脱,他巧妙地诈死。东吴方面误以为他已死,便不再过问。于是,廖化趁机逃脱,并在路上偶遇了发动夷陵之战的刘备,成功重返蜀汉。
其次,廖化深受重用。无论是在关羽、诸葛亮还是姜维的麾下,他都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在关羽帐下,他担任主簿,相当于关羽的贴身秘书。诸葛亮时期,他的职位升为丞相参军,继续担任秘书一职。姜维领军时,虽然廖化并非先锋之选,但姜维却极为信任他,多次安排他镇守一方。
最后,廖化被赞誉为“常青树”。即便年过七十,姜维仍将他作为先锋的重要人选(尽管具体职位尚不确定,但他在姜维麾下无疑是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这足以证明廖化的卓越能力与持久战斗力。
谈及廖化的智谋。确实,廖化曾采用诈死之计成功从东吴逃脱,这无疑展现了他的一定智谋。然而,这只能算是小聪明,而非大智慧。要知道,作为关羽的主簿,廖化的职责是为关羽出谋划策。但关羽在北上襄樊时忽视东吴,这一重大失误,廖化并未能及时阻止。在关羽出兵时,他也未能在排兵布阵上给出合理的建议。因此,从军事角度来看,廖化并不算真正拥有智谋。关于廖化获重用的原因。不可否认,廖化在历任领导手下都获得了重用。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的水平高或本事强。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廖化顺从听话且擅长处理人际关系。在关羽和诸葛亮手下担任秘书的职位,都体现了他的这一特点。此外,史书还记载了一件有趣的事:当时朝廷中是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当政,一切事务都由他说了算。廖化曾试图联合老将宗预一同拜见诸葛瞻,但遭到了宗预的反对。宗预认为他们两人都是年长者,无需再拜见晚辈以损名声。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廖化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的能力。
喜欢风起荆南请大家收藏:(m.20xs.org)风起荆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