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今天穿着整洁的白衬衫和深色裤子,显得格外精神。
他手中拿着的串词卡,正是詹晓阳熬夜修改、精心打磨的版本,融入了那篇通讯稿开篇的精华。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晚上好!”许汉文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校园每一个角落,清晰而富有磁性,“五月的康乃馨,绽开了笑颜;五月的阳光,洒满了温暖。在这个充满感恩的季节里,我们迎来了一个特殊的节日——母亲节。”
他的开场白,引用了詹晓阳稿件中的句子,语言优美而深情:“世上有一位最善良、最伟大的女性,她就是我们平凡而伟大的母亲!世上有一种最动听、最永恒的声音,那就是母亲的呼唤!然而,今晚,我们要认识的这位母亲,她既平凡,又不平凡……”
许汉文用简洁而真挚的语言,介绍了活动的背景和主题,并隆重请出了今晚的特殊嘉宾——周姨母女。
当周姨牵着她女儿的手,有些拘谨但步伐坚定地走上台时,全场,无论是电教室现场还是各个班级通过电视观看的同学,都自发地报以了热烈而持久的掌声。
这掌声,是欢迎,更是敬意。
活动按照詹晓阳方案设计的流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第一个环节,是主持人许汉文与詹晓阳的合唱——《烛光里的妈妈》。
许汉文和詹晓阳站在烛光旁,没有伴奏,他们用清亮而饱含深情的嗓音,缓缓唱响了那首感人至深的歌曲:
“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黑发泛起了霜花……妈妈,烛光里的妈妈,您的脸颊印着这么多牵挂……”
歌声透过电波,传遍校园。
起初,只是台上的两个人在唱,但很快,电教室里有同学开始轻声跟唱,接着,像是被某种无形的力量牵引,各个班级里,也陆续响起了合唱声。
歌声由小变大,由零星变得整齐,最终,仿佛变成了潮城卫校当晚的大合唱!
许多同学唱着唱着,眼眶就开始湿润了。
这歌声,是对母爱的集体致敬,也为接下来的分享营造了无比庄重和感人的氛围。
歌声落下,主持人许汉文走到周姨身边,引导她开始分享。
全场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看似普通,却蕴藏着巨大能量的母亲身上。
周姨显得有些紧张,双手紧紧攥着衣角。她看了看台下,又看了看身边始终带着懵懂微笑、专注玩着手中那支康乃馨的女儿,深吸了一口气,仿佛从女儿身上汲取了力量。
她没有拿稿子,开始用带着浓重本地口音的、平缓甚至有些木然的语调,讲述起她的故事。
她讲述丈夫早逝后,独自抚养女儿的不易;讲述为了给女儿筹集药费,她如何起早贪黑,去做最脏最累的清洁工,去帮人洗衣服、做饭,去建筑工地搬砖挑沙……
她讲述着一次次被雇主挑剔、被旁人误解、被生活重压几乎击垮的瞬间。
她的语气始终是平静的,没有哽咽,没有流泪,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
但正是这种近乎麻木的平静,这种将巨大苦难轻描淡写的叙述,反而更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她提到女儿时,眼神会变得格外柔和。“小美小时候可聪明了……后来病了……但她很乖,不吵不闹,就是喜欢笑,喜欢花……” 周姨的女儿,自始至终,都安安静静地坐在母亲身边的椅子上,脸上挂着纯真无邪、仿佛不谙世事的笑容,专心致志地摆弄着那朵同学们送给她的康乃馨,对母亲讲述的苦难浑然不觉,仿佛活在一个只有她和鲜花的美好世界里。
这巨大的反差——母亲平静叙述下的惊涛骇浪,与女儿无忧无虑的纯净笑容—— 像一把钝刀,狠狠地切割着每一位听众的心!电教室里,已经能听到女同学极力压抑的、低低的抽泣声。
通过电视画面,许多班级里,不少同学早已红了眼眶,悄悄抹着眼泪。
周姨的讲述接近尾声,她抬起头,目光扫过现场和镜头,语气依然平静,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坚定:“今天,我来跟孩子们说起这些不堪的往事,不是来跟大家诉苦,博取同情。日子再难,总得往前过。我看着你们,就像看着希望。你们是学医的,是将来要救死扶伤的人。我希望你们能好好学本事,学好本领,将来可以造福一方百姓,让人世间,能少一些像我们这样遭罪的人,少一些像我们这样不容易的家庭。”
这番话,从一个饱经沧桑的母亲口中说出,没有了之前的个人悲情,而是升华到了一种对社会、对未来的朴素期盼和嘱托!
话音落下,短暂的寂静后,电教室内外,爆发出了雷鸣般的、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掌声,是对这位母亲坚韧品格的最高敬意,也是对她殷切期望的郑重回应!
掌声稍歇,周姨突然站了起来,用尽全身力气,几乎是喊出了最后一句话:“我会努力的!努力的活好我自己!不为别的!就为了能照顾我的小美,更长久一些!再久一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