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最后一句,两行滚烫的、忍了太久的泪水,终于从周姨那布满细纹的眼角,无声地滑落。
而她的女儿,依旧对着母亲,露出了一个灿烂的、不染尘埃的笑容。
这一刻,情感达到了顶点!詹晓阳看到,电教室里,许多女同学再也控制不住,纷纷趴在课桌上,肩膀剧烈地抖动,发出无声的痛哭!
男同学们也红着眼圈,用力地鼓掌!这泪水,是为伟大的母爱而流,也是为生命的坚韧而流!
同学们起立,用长达数分钟的热烈掌声,欢送周姨母女下台休息。
副班长黄梅华红着眼睛,上前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周姨,带着她们母女到隔壁的休息室稍作平静。
接着,班主任蔡老师上台做了简短而动情的点评,她赞扬了周姨的坚强,也肯定了同学们策划这次活动的意义。
随后,学生科的章科长也上台发言,他高度评价了这次活动,并勉励全体同学要牢记医学生的使命,不负周姨的期望。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现场募捐。班长游金彦和团支书许汉文各端着一个铺着红纸的捐款箱,神情庄重地走向电教室里的口腔班同学们。
同学们早已准备好,默默地将自己的一份心意——或多或少,都是他们从生活费中节省下来的——郑重地放入捐款箱中。整个过程安静而有序,充满了庄严感。
与此同时,电视直播的画面,适时地切换到了各个班级。
令人感动的是,其他班级的同学虽然不在现场,但也自发地组织起了募捐。
他们没有统一的捐款箱,就灵机一动,拿出了实验室里用的不锈钢托盘!同学们排着队,依次将钱放入托盘中,场面同样感人。这份跨越空间的爱心汇聚,让今晚活动的意义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很快,捐款统计结果出来。口腔班现场募得善款3150元。黄梅华再次将周姨母女请回台上。
由蔡老师和班长游金彦作为代表,将封装好的善款和一个象征着全班同学祝福的礼物,一起交到周姨手中。
紧接着,更令人动容的一幕出现了。各个班级派出的学生代表,陆续来到电教室,将他们班级募集的善款,一份份地交到周姨手里。
詹晓阳早已准备好纸笔,在一旁飞快而清晰地记录下每一个班级的名称和捐款金额。
数字在不断累加,爱心在持续汇聚。周姨捧着沉甸甸的、凝聚着全校师生深情的善款,激动得浑身颤抖,语无伦次,只是一个劲地鞠躬,说着“谢谢!谢谢同学们!谢谢老师们!”
突然,她双腿一弯,就要跪下去谢恩!“使不得!周姨!”站在她身边的班长游金彦眼疾手快,一个箭步冲上前,牢牢地扶住了她的双臂,坚决不让她跪下。
这个瞬间,通过镜头,清晰地传递到每个班级的电视屏幕上,深深地烙印在了所有师生的脑海中!
这不是施舍与受助,这是爱与尊严的传递,是生命对生命的支撑!
晚上九点十分左右,这场感人至深的母亲节特别活动,在温暖与感动的氛围中圆满落幕。
班长和团支书负责护送周姨母女安全回家。
而詹晓阳则顾不上休息,他快步走到隔壁休息室,拿出早已写好的通讯稿,借着现场尚未散尽的激情,迅速补充了活动的最后部分——特别是详细、准确地记录了每一个班级的捐款数额和那感人至深的现场细节。
写完最后一个字,詹晓阳拿起稿纸,冲出电教室,几乎是跑着来到了教学楼三楼的广播站办公室。
广播站站长林师姐果然还在值班,等着收取各班的通讯稿。
“林师姐!通讯稿写好了!抱歉来晚了!”詹晓阳气喘吁吁地将稿纸递过去。
林师姐接过稿纸,快速浏览了一下,脸上露出赞赏的笑容:“不晚不晚,你是最后一个,赶得正好!詹晓阳,今晚的活动非常成功!影响力巨大!这篇通讯稿写得也很及时、很生动!这场活动能办得这么好,你这策划者和主笔,功不可没!”
“师姐过奖了,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詹晓阳谦逊地抱拳致谢。
离开广播站,詹晓阳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但心情却久久无法平静。
夜晚的校园,安静了许多。他习惯性地走向教学楼下的花圃。
果然,刘小惠、汪胖子、黄朝彬、林珊珊等几个最要好的伙伴,已经等在那里了。
汪胖子默默地递过一瓶冰镇的可乐。
没有人说话。大家只是静静地坐着,手里拿着可乐,偶尔喝上一口,任由冰凉的液体滑过喉咙,却难以冷却心中那份因感动而激荡的热流。
今晚,对于这群十七八岁的少年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刻的心灵洗礼和成人礼。
那烛光里妈妈平静而坚韧的面容,那纯净无邪的笑容,那汇聚爱心的托盘,那险些跪下又被牢牢扶住的身影……这一切,都将成为他们青春记忆里,最珍贵、最沉重,也最温暖的一页。
喜欢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请大家收藏:(m.20xs.org)重生1995回到卫校上学的日子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