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隆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却无言以对。他现在早已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只剩下恐惧和沮丧。
高巍也痛心疾首地说道:“李将军,济南乃山东屏障,若济南有失,敌军便可长驱直入,威胁南京!你如今兵溃至此,济南城防空虚,该如何是好?”
盛庸眉头紧锁,沉声道:“事已至此,再多指责也无济于事。当务之急,是立刻组织防御,死守济南!否则,我等皆为国家罪人!”
李景隆此刻只想保命,听闻要守济南,连忙说道:“济南孤城难守,敌军势大,我看…… 不如还是向南撤退,再图良策……”
“住口!” 铁铉怒喝一声,“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朝廷危难之际,正需我等臣子舍生忘死,报效国家!你若再敢言退,休怪我铁铉军法从事!”
铁铉虽是文臣,但此刻却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魄力。盛庸和高巍也纷纷附和,表示愿意与济南共存亡。李景隆见众意难违,又怕铁铉真的对他动手,只好暂时留在济南,心中却早已盘算着如何再次脱身。
在铁铉、盛庸等人的主持下,济南城内开始紧锣密鼓地布置防务。他们一方面收拢李景隆的残兵败将,加以整编,激励士气;另一方面,发动城中百姓,加固城防,挖掘壕沟,准备滚石檑木、弓箭火铳等守城器械。铁铉亲自坐镇城头,日夜巡视,与士兵同甘共苦,济南军民的抗燕决心空前高涨。
五月中旬,燕军兵临济南城下。
朱棣看着眼前这座高大坚固的城池,心中不禁有些感慨。济南素有 “齐鲁雄郡” 之称,城墙高大厚实,易守难攻。更重要的是,他知道,历史上自己就是在济南城下吃了大亏,甚至险些丧命。
“殿下,济南城防坚固,守城将领似乎是铁铉和盛庸。” 张玉来到朱棣身边,低声介绍道,“铁铉此人,虽为文臣,却颇有骨气;盛庸也有些军事才能。李景隆虽然败逃,但济南城内兵力尚有数万,加上军民同心,恐怕不易攻克。”
朱棣点了点头,他当然知道铁铉的厉害。历史上,铁铉就是用诈降之计,差点要了他的命,后来又坚守济南三个月,使得燕军寸步难行,最终不得不绕道南下。
“传令下去,” 朱棣沉声道,“先围而不攻,派使者入城劝降,看看铁铉等人的心意如何。”
很快,燕军使者来到济南城下,向城上喊话,要求铁铉献城投降,并许诺高官厚禄。
城头上,铁铉听了使者的话,脸色铁青。他拿起弓箭,搭箭上弦,对着使者厉声喝道:“燕贼叛逆,妄图颠覆朝廷!我铁铉深受皇恩,唯有以死报国!今日不降,明日不降,今生永不投降!你回去告诉朱棣,让他死了这条心!有我铁铉在,济南城便是他的葬身之地!”
说完,铁铉松开弓弦,一箭射去,正中使者身旁的旗杆。使者吓得魂飞魄散,抱头鼠窜而去。
“好一个铁铉!果然有骨气!” 朱棣得知劝降失败,非但没有生气,反而对铁铉的忠义有了一丝敬佩,但这敬佩很快就被残酷的现实所淹没。他必须拿下济南!
“既然劝降不成,那就强攻!” 朱棣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命令全军,即刻对济南城发起猛攻!”
随着朱棣一声令下,燕军如同潮水般向济南城墙发起了冲锋。攻城锤撞击城门的巨响,弓箭手射出的密集箭雨,士兵们攻城时的呐喊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
铁铉、盛庸等人亲自在城头指挥防御。面对燕军的猛烈攻势,济南军民奋勇抵抗。滚石檑木如雨点般砸下,火铳、弓箭不断射杀攀爬云梯的燕军士兵。城头上,双方士兵甚至展开了惨烈的肉搏战,不断有士兵从城头坠落。
朱棣站在远处的高坡上,手持望远镜,密切关注着战况。他发现,济南城的防守远比他想象的要顽强。铁铉和盛庸指挥得当,士兵们士气高昂,尤其是那些被动员起来的百姓,也手持刀枪,参与到守城之中,展现出了极强的韧性。
燕军连续猛攻了数日,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却始终无法撼动济南城的分毫。城墙下,燕军士兵的尸体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护城河。
“殿下,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啊!” 张玉忧心忡忡地对朱棣说道,“济南城防实在坚固,铁铉、盛庸防守得力,我军伤亡太大了!”
朱棣放下望远镜,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知道张玉说得对,强攻硬拼,只会徒增伤亡,消耗自己本就有限的兵力。他脑海中那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在飞速运转,思考着破城之策。
“有没有可能挖掘地道,从地下攻入城中?” 朱棣问道。这是现代战争中常用的攻城手段之一。
张玉摇了摇头:“殿下,济南城地下水位较高,且土质疏松,挖掘地道难度极大,极易被敌军发现。而且铁铉此人极为谨慎,恐怕早已防备此招。”
朱棣叹了口气,看来这个 “现代” 方法在此时此地并不适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