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纲环视一周,声音森寒:“陛下有旨:新科大典,照常举行!开——考——!”
沉重的贡院大门,在锦衣卫的森然护卫下,轰然关闭。门外,是尚未散尽的惊恐和满地狼藉。门内,周忱等明法、明算科的考生,在经历了这惊心动魄的一幕后,反而生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勇气。他们挺直了腰杆,握紧了拳头,眼神中充满了决绝——这条路,是新帝用铁腕为他们劈开的!纵有千难万险,也当奋力一搏!
思想的壁垒,终究要在皇权的铁腕与实学的曙光双重冲击下,轰然崩塌。
北平,燕王府承运殿。巨大的《大明北疆九边堪舆图》几乎占据了整面墙壁。烛火通明,映照着世子朱高炽沉静而专注的脸庞。他身侧,是留守北平的最高文臣、被朱棣倚为股肱的布政使郭资,以及燕山三护卫的几位核心将领。殿内气氛凝重,几份来自居庸关的急报摊开在巨大的沙盘旁。
“瓦剌、鞑靼合兵,号称五万,实有三万余精锐,已抵关外七十里白草洼,正日夜凿冰开道。”一位将领指着沙盘上代表敌军的小旗,声音沉重,“郑亨将军已严令各堡寨谨守,依托关城,以火器御敌。然敌势浩大,关城压力倍增。郑将军请求北平方面,速调粮秣、火药,并…并请世子殿下示下,若关城有急,北平留守兵马,是否出援?如何出援?”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朱高炽身上。这位年轻的世子,身体依旧单薄,但眉宇间那份超越年龄的沉稳,却让在座的老臣宿将不敢小觑。
朱高炽没有立刻回答。他缓步走到沙盘前,目光在蜿蜒的长城防线上缓缓移动,最终落在居庸关的位置。“郭布政使,”他声音平静,“北平府库现存粮秣,可供北疆三镇大军支用多久?神机营所需火药、铅弹,储备如何?”
郭资立刻回禀:“回世子,按陛下严旨及夏尚书协调,江南漕粮正昼夜兼程北上。然河道冰封,陆路转运艰难。目前北平存粮,若只供应居庸关守军,可支两月有余。若算上宣府、大同,则不足一月!火药、铅弹,工部新拨付一批,加之北平库存,若敌寇攻势如常,可支月余。若战事惨烈,消耗剧增,则…恐难以为继!”
“一月…”朱高炽沉吟,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沙盘边缘。殿内落针可闻。出援?北平留守兵力有限,且多为维持地方所设卫所兵,野战非其所长。若贸然出关,一旦有失,北平震动,后果不堪设想。不出援?居庸关若破…他不敢想下去。
“世子殿下,”一位老将忍不住开口,声音急切,“居庸关乃咽喉!不容有失!末将请命,率本部三千精锐,并征调附近卫所,凑足五千兵马,出古北口,绕袭敌后!纵不能破敌,亦可扰其粮道,分其兵势!”
“不可!”郭资立刻反对,“李将军忠勇可嘉!然敌酋马哈木、阿鲁台皆狡诈之辈,岂能不防我袭扰?古北口外地形复杂,风雪迷途,五千兵马孤悬敌后,凶险万分!一旦有失,非但解不了居庸关之围,反折我北平精锐!此乃下策!”
朱高炽的目光依旧停留在沙盘上,仿佛在寻找破局的关键。他的手指,最终没有点在古北口,也没有点在居庸关,而是点在了沙盘上一个不起眼的标记——怀来卫。
“传令!”朱高炽的声音陡然清晰,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力,让争执的众人瞬间安静下来。
“其一,命通州仓、密云仓,即刻启运现存粮秣之半,由郭布政使亲自督办,征发沿途所有可用车马、民夫,不惜代价,三日内必须运抵居庸关!余下存粮,作为北平应急之需!”
“其二,命工曹主事,集中北平所有火药匠户,日夜赶工,将库存火药优先配制成‘万人敌’与‘火龙出水’所需药包!七日内,务必凑足五百枚之数,由燕山中护卫精兵押送,秘密运抵居庸关!告诉郑亨将军,此乃守城利器,非到万不得已,不得轻用!但用,则务求惊天动地!”
“其三,”朱高炽的目光扫过请战的老将,“李将军忠勇,本世子深知。然袭扰敌后,非我所长,亦非当务之急。着你部,即刻移防怀来卫!怀来乃居庸关后路,亦是粮道枢纽!你的任务,是确保怀来稳如磐石!若居庸关真有万一…你部便是收拢溃兵、阻敌深入的最后屏障!同时,派出精干夜不收小队,多路出击,不要求杀敌,只要摸清瓦剌鞑靼各部确切营地、粮草囤积之所!将情报源源不断送回居庸关!郑亨将军自有用处!”
一连三条命令,条理清晰,目标明确:不惜代价保粮道、送利器、稳后方、探敌情!没有热血冲动的出关浪战,只有基于现实的、务实的支援与布局!尤其是将新式火器“万人敌”、“火龙出水”作为战略预备力量投入,更是神来之笔!
郭资眼中爆发出强烈的赞赏!李将军愣了片刻,随即心悦诚服地抱拳:“末将领命!定保怀来不失!” 他明白了世子的深意——守好退路,刺探敌情,比冒险出击更有价值!
朱高炽最后看了一眼沙盘上那代表敌军重兵的密集小旗,眼神平静而坚定:“居庸关有父皇亲设的新式火器,有郑亨这等宿将,更有万千忠勇将士!一月粮秣,足矣!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们后顾无忧,放手杀敌!此战,我大明必胜!”
烛火跳跃,将朱高炽的身影投在巨大的疆域图上,虽显单薄,却带着一种初露峥嵘的、支撑天地的力量。北疆的风雪再烈,也终将在新火与铁壁面前,铩羽而归。
喜欢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