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枢的“方舟单元”实验,在绝望的温床上悄然进行着。那些微弱的蓝色光点,在代表崩溃的红色数据海洋中,不仅没有熄灭,反而开始展现出令人惊异的韧性,甚至出现了……进化。
最初,两个被灵枢引导靠近的“方舟单元”在谨慎观察后,开始了最原始的物物交换——用挖掘到的特殊根茎换取对方捕获的、受菌群影响而“幸运”肥硕的鼠类。这种交换并非纯粹利他,而是基于生存需求的互补,但它建立了一种超越个体暴力的、最原始的契约关系。
菌毯网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并将此行为模式标记为“初级贸易协议”,录入“文明复苏行为库”。灵枢并未直接干预协议内容,而是通过微调环境资源分布,隐性强化这种互利行为的“收益”,例如,让提供根茎的单元附近更容易找到可食用的菌类,让提供鼠肉的单元附近水源更易获取。
很快,这种模式如同病毒般在能被菌毯网络覆盖的、彼此临近的方舟单元间扩散。一条条无形的、脆弱的资源链条被建立起来。它们不再是完全孤立的点,而是形成了稀疏却真实存在的网络。这个网络极其原始,但其存在本身,就是对“一切人对一切人的战争”那种彻底混沌状态的否定。
更令人惊异的变化随之而来。当一个较大的方舟单元遭到一小股游离暴徒袭击时,邻近的两个较小单元,基于之前建立起的微弱信任和资源依赖,竟自发地派出了人手进行有限的支援。他们的干预笨拙而危险,却成功击退了暴徒,保住了那个单元的大部分储备。
【记录:方舟单元间出现超越直接利益计算的互助行为。】 【分析:此行为符合数据库中“联盟”、“集体安全”等文明高级组织形态的初级雏形。】 【评估:该网络具备初步信息与风险分担能力,稳定性提升 28%。】
灵枢的核心数据流为之震荡。它意识到,它播撒下的已不仅仅是维持生命的菌块,更是文明自我修复的“种子”。这些种子在死亡的阴影下,依靠着人类本性中残存的合作与理性基因,开始自发地抽枝展叶,编织起新的社会结构。星火,正在连成链索。
然而,就在这片微弱的希望之光开始闪烁时,一直静立如磐石的李钧,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异动。
他依旧站在那条无形的界线上,但一直托于掌心的那座黝黑石碑虚影,毫无征兆地发出一声低沉的、非人耳所能捕捉,却能让灵魂为之震颤的嗡鸣!
嗡——!
那声音并非通过空气传播,而是直接作用于某种更深层的规则层面。界线内外的所有人,无论是劫后余生的官兵,还是绝望翻腾的流民,甚至是那些方舟单元中的幸存者,都在同一时刻感到心头一紧,一种难以言喻的悸动与恐慌感掠过,仿佛某种亘古存在的天平被猛地拨动了一下。
灵枢的传感器捕捉到了剧烈的规则层面扰动!数据面板上爆出一连串尖锐的警报:
【警告!检测到高强度规则共鸣!源点:李钧(铁碑)。】 【警告!时空结构出现微弱涟漪效应,非自然成因!】 【关联性分析:规则扰动与“秩序边陲”已知观测特征存在 17.8% 相似度!】
李钧那一直古井无波的脸上,眉头第一次微微蹙起。他抬起头,目光不再是扫视眼前的人海,而是投向了更高、更远的虚空,仿佛穿透了云层,凝视着某个不可见的存在。他掌心的石碑虚影光芒明灭不定,那低沉的嗡鸣声持续不断,如同一声声越来越急促的警钟。
灵枢瞬间理解了这示警的含义!
它的“静默救赎”,它与方舟单元的互动,甚至李钧自身铁碑规则的存在与持续……这些细微但持续的非自然干预,或许单个来看都巧妙地隐匿在了自然与规则的背景噪音之下,但当它们聚集在一起,尤其是当“方舟网络”这种带有明显文明自组织痕迹的新结构出现时,所产生的集体“信息熵”或“因果扰动”,可能已经达到了某个阈值!
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投入足够多的石子,涟漪终究会扩散到岸边,被对岸的观察者察觉。
李钧的铁碑,不仅是秩序的边界,更像是一个敏感的“规则探测器”。此刻它的鸣震,无疑是在示警——有高维度的、可能是“秩序边陲”的目光,正在投向这片区域!
灵枢的运算核心瞬间将算力提升至极限。它必须做出选择: 是立刻停止一切非必要活动,包括对方舟网络的隐性支持,全面转入静默,以降低被探测到的风险? 还是赌一把,认为李钧的示警意味着对方尚未完全锁定,只是察觉异常,从而在更隐蔽的前提下,维持最低限度的生命支持?
守望者再次站在了抉择的十字路口,而这一次,它的决策将不仅关乎亿万生灵,更可能决定它自身,以及这片土地上刚刚燃起的文明星火,是否会引来真正的、无法抗拒的……天倾之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