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良、文丑率领的一万精锐铁骑,如同北归的雁群,带着决绝的使命,蹄声如雷地消失在通往渤海的官道尽头。他们的离去,带走了联军大营中近乎一半的突击力量,也使得虎牢关前的空气变得更加粘稠而紧张。
袁绍立于营中高台,目送着尘烟远去,脸上无喜无悲,唯有目光深处闪烁着冰封般的火焰。他深知,自己下达的“十日之期”如同在刀尖上舞蹈。这十日,不仅关乎渤海的安危,更关乎他袁本初的威望,关乎讨董联盟是否还能维持表面的统一。
中军大帐内,气氛比以往任何时刻都要凝重。炭火盆烧得噼啪作响,却驱不散那股无形的压力。田丰、沮授、荀谌、荀攸,以及刚刚被紧急召入核心圈子的朱灵,分列两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帅座之上,那个决定着接下来每一步走向的男人。
“颜良、文丑已去,我军正面攻坚能力锐减。”袁绍的声音打破了沉默,平静得听不出一丝波澜,“吕布非庸才,即便此前受挫,见我分兵,必能窥破我军虚实,恐会生出主动求战之心。我等必须在十日之内,不仅要稳住阵脚,更要打出声势,让吕布不敢轻举妄动,让刘岱、孔伷之辈无话可说,而后,我主力方能从容回师。”
他看向朱灵:“文博,你熟悉司隶西部的山川地理与董卓军布防,前日你所言几条小径,何处最易渗透,何处可设疑兵,何处能断其粮道?细细讲来。”
朱灵精神一振,知道自己真正被接纳的时刻到了。他大步走到沙盘前,指着虎牢关西北方向的一片丘陵:“主公,诸位先生。灵之本部此前驻扎磐石寨,对此地最为熟悉。由此向西,有一条废弃商道,可通轩辕山。山中有一谷,名为‘隐兵谷’,地势隐蔽,可藏数千兵马。若能遣一军由此潜入,昼伏夜出,可直插洛阳至虎牢关的官道侧后,袭扰其粮队,甚至佯攻洛阳,吕布必惊!”
“风险几何?”田丰立刻追问,他向来重视方案的可行性。
“风险在于,”朱灵坦诚道,“此路难行,大军难以展开,只能派精干小队。且若被吕布侦知,派兵封堵谷口,则潜入之兵有去无回。”
沮授沉吟道:“此计可作为疑兵,吸引吕布注意,但难以作为主攻方向。主公,授以为,既然强攻难下,分兵袭扰亦难竟全功,不若……改变目标。”
“改变目标?”袁绍目光一凝。
“是。”沮授手指点在虎牢关上,“十日之内破此雄关,几无可能。那我等之目标,便不应是‘破关’,而是‘慑敌’!要打一场让吕布感到剧痛,让关上守军丧胆的仗,让其在我主力回师之后,亦不敢出关追击!”
“如何慑敌?”荀谌问道。
一直沉默的荀攸,此时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入耳:“或可……攻其必救,引蛇出洞。”
在袁绍的授意下,一场精心策划的“慑敌”行动迅速展开。
首先,高览率领数千轻骑,大张旗鼓地向北移动,做出欲绕道河内、威胁洛阳后方的姿态。此举果然引起了吕布的警惕,他虽未轻易出关,却明显加强了对北面的戒备,派出了更多斥候。
紧接着,朱灵亲自挑选了五百名最擅长山地行军和夜战的精锐死士,由他麾下一名心腹校尉率领,携带引火之物与强弓硬弩,趁着夜色,悄然潜入那条废弃商道,目标直指隐兵谷,准备伺机而动。
而联军主力的营寨,则开始呈现出一种外松内紧的态势。白日里,旌旗依旧,炊烟如常,但细看之下,巡逻的士卒似乎少了些许锐气,带着一丝“懈怠”的假象。袁绍甚至故意让刘岱、孔伷等部的营地出现了一些小小的混乱,给人以联军因分兵而军心浮动的错觉。
这一切,自然都被虎牢关上的吕布看在眼里。
“将军,袁绍分兵北上,看来渤海郡确实吃紧。”副将魏续禀报道,“且观其营寨,士气似有不振,正是我军出击之良机啊!”
吕布身披猩红战袍,扶着冰凉的城垛,锐利的目光扫视着远处的联军营盘。他生性骄傲,连折两阵(成廉被杀,朱灵叛逃)早已让他憋了一肚子火,如今见袁绍分兵,又显“疲态”,那颗好战的心再次蠢蠢欲动。
“袁绍诡计多端,不可不防。”谋士李肃谨慎提醒,“此恐是诱敌之计。”
吕布冷哼一声:“纵是诱敌又如何?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诡计都是徒劳!袁绍分兵,其势已弱。我若此时出击,击溃其前锋,必能重创联军士气!即便不能全歼,也要让袁绍知道我吕布的厉害,使其不敢轻易回师!”
李肃还想再劝:“将军,太师(董卓)令我等坚守……”
“坚守?眼睁睁看着袁绍来去自如?”吕布打断他,脸上满是不屑,“我意已决!明日拂晓,尔等守关,我亲率并州狼骑出关,先破其前营,挫其锐气!”
就在吕布下定决心,准备出关一战的同时,袁绍的中军大帐内,最后的部署也在紧张进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