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十六年深秋,豫州大地烽烟四起。随着谯郡陷落、颍川失守,刘备率领残部退守至最后的据点——汝南。这座古城位于淮河北岸,城高池深,是连接中原与江淮的战略要冲,如今成了刘备集团存亡的关键。
汝南城头,刘备望着城外连绵不绝的北军营寨,眉头紧锁。在他身旁,军师徐庶、义弟张飞、以及新近从谯郡退守至此的关羽、马良、廖化等人肃立。经过连番苦战,众人脸上都带着疲惫,但眼神中仍闪烁着不屈的光芒。
元直,刘备声音沙哑,想不到颍川失守如此之快。如今困守孤城,如之奈何?
徐庶目光沉静,指着城外正在安营扎寨的北军说道:主公勿忧。汝南城坚粮足,更有淮河天险。我军虽败,然关张之勇尚在,将士用命,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张飞站在一旁,面色羞愧,低声道:大哥,都是俺老张的错。若是在颍川听了元直先生的话,也不至于......
原来在颍川时,徐庶曾建议张飞采取守势,消耗北军锐气。但张飞连胜之下心生骄矜,执意出城迎战。恰逢袁绍亲率中军主力抵达,在绝对优势兵力下,张飞虽勇,也难以挽回败局,最终不得不放弃颍川,南下与刘备会合。
关羽抚髯不语,丹凤眼中却闪烁着锐利的光芒。马良轻声道:如今东西两路敌军已在城外会师,形势确实不容乐观。但正如元直所言,我军尚有一战之力。
此时,城外北军大营中,却是另一番景象。
袁绍的中军大帐内,文武云集。在顺利接收颍川后,袁绍留下部分兵力驻守,亲率主力南下,与荀攸的东路军在汝南城外会师。
文远伤势如何?袁绍关切地问刚刚从前线巡视回来的程昱。
程昱躬身回道:张将军肩伤颇重,但性命无碍。军医说需要静养数月。
袁绍当即下令:传令,派一队精锐骑兵护送文远回许都养伤。告诉宫中的太医,务必用好药,不得有误。
当张辽得知这个消息时,这位身经百战的猛将竟热泪盈眶,在病榻上挣扎着要向袁绍行礼:末将无能,累王爷挂心......
袁绍亲自扶住他,温言道:文远何必如此?你在颍川力战受伤,乃是为国建功。好好养伤,来日还要倚重将军。
这一幕让在场的将领无不感动,对袁绍更加归心。
送走张辽后,袁绍立即召开军议。贾诩、程昱、许攸、逢纪等谋士,颜良、文丑、张合、高览等将领齐聚一堂。
刘备退守汝南,诸位以为当如何破之?袁绍问道。
程昱首先发言:王爷,刘备连战连败,士气低落。我军当乘胜追击,立即攻城。
贾诩却摇头道:仲德之言差矣。刘备虽败,然有关张之勇,徐庶之智,更兼汝南城防坚固,强攻必损失惨重。
许攸笑道:文和太过谨慎。我军数倍于敌,何惧损失?攸有一计,可令刘备不战自败。
哦?子远有何妙计?袁绍感兴趣地问。
许攸得意地说:刘备军中,并非铁板一块。可派人潜入城中,散布谣言,称关羽因谯郡之败对刘备不满,意欲投降。再称张飞因颍川之失心怀愧疚,已生退意。如此,刘备军心必乱。
荀攸却皱眉道:此计虽妙,然徐庶多智,必能识破。不如采取围城之策,断其粮道。汝南虽粮足,终有尽时。
就在北军谋士们争论不休时,城内的徐庶也在积极谋划。
主公,徐庶对刘备说,北军新胜,必生骄矜。可趁其立足未稳,今夜劫营。
张飞闻言大喜:好!这次俺老张一定听先生的!
然而徐庶却摇头:此次劫营,非为取胜,而是挫敌锐气。三将军可率一千精兵,突袭其左翼。记住,一击即走,不可恋战。
是夜,张飞果然依计行事,率军突袭北军左翼。虽然斩获不多,但确实打乱了北军的部署,让袁绍意识到刘备军仍有战力。
次日,袁绍采纳了贾诩的建议,决定采取围城策略,同时在政治上施压。
传令,袁绍对程昱说,以朝廷名义发布讨刘备檄文,历数其罪状。同时许诺,城中将士若擒刘备来降,封万户侯。
这道檄文被射入城中,确实在守军中引起了一些波动。
面对北军的政治攻势,徐庶迅速做出反应。
主公可亲自巡城,与士卒同甘共苦。同时打开府库,犒赏三军。徐庶建议道。
刘备依计而行,果然稳定了军心。然而,真正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数日后,许攸的离间计开始发挥作用。城中开始流传关羽欲降的谣言。虽然刘备立即出面澄清,但猜疑的种子已经种下。
更糟糕的是,北军的围城工事日渐完善。袁绍采纳荀攸的建议,在城外修筑土山,架上投石机,日夜轰击城墙。
如此下去,城池必破。马良忧心忡忡地说。
徐庶沉吟良久,忽然眼睛一亮:北军远来,粮草运输不易。可派一军绕过北军防线,袭击其粮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