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贾诩躬身,随即详细阐述了他的战略构想:
“中路,乃主公亲率之王者之师。目标非即刻南下,而是以雷霆之势,彻底解决汝南之敌。待豫州全境平定,大军再携大胜之威,自鲁阳、叶县南下,直逼襄阳。此路,乃正兵,挟泰山压顶之势,震慑荆襄。”
“东路,可由征南将军荀公达统率。其所部已克谯郡,兵锋正盛。可令其不必西来会师,而是就地整合兵马,清扫豫州东南残余,巩固寿春等地。随后,以寿春为基,摆出西向江夏之进攻姿态。江夏乃荆州东大门,一旦有失,荆州东部洞开,且可威胁南郡侧翼。此路,为奇兵,牵制荆州大量兵力,使其不能全力北援。”
“北路,此路尤为关键。”贾诩的手指重点敲了敲宛城的位置,“宛城曹子孝,性情沉稳,深通兵法,更有张绣之西凉骁骑为辅,谋士董昭善于攻心。可敕令曹仁,不必等待中路消息,即刻整军备武,自南阳盆地南下,强攻襄阳北面门户——樊城!樊城与襄阳隔汉水相望,乃襄阳之锁钥。樊城告急,刘表若在,必惊惶失措;刘表若亡,则继任者更无力应对。此路,乃杀手锏,直刺荆州心脏,迫使荆州内部迅速做出抉择。”
他最后总结道:“三路大军,并非同时发动,但需同时布局。中路定豫州,东路示形施压,北路则率先猛攻。如此,荆州将面临三面受敌之绝境,内部主战主和之争必趋白热化。刘备退路已绝,外援无望,军心必溃。届时,我军可不战而下汝南,亦可迫降荆州。纵有负隅顽抗者,在我三路大军合围之下,亦如螳臂当车。”
此策一出,满帐皆惊。这不仅是一个军事计划,更是一个庞大的政治、心理攻势。它将战火从豫北一隅,瞬间蔓延至整个荆州北境,将压力直接施加于荆州统治核心。
程昱抚掌赞叹:“文和此策,高屋建瓴!将战场从一城一地,提升至天下格局。三路并进,荆州顾此失彼,其亡可待!”
许攸也捻须笑道:“妙极!尤其北路一出,刘景升怕是真要一命呜呼了。只是……东路公达处,虽为佯动牵制,但荆州若探知江东与我同盟,恐难深信我东路威胁。”
袁绍大手一挥,眼中闪过一丝精明的光芒:“子远所虑,正是此计精妙之处。正因孙伯符已受封吴侯,明面上与朝廷一体,我等更可借此大做文章!”他看向贾诩,“文和,东路之‘势’,或许不在刀兵,而在人心?”
贾诩微微颔首,接口道:“主公明鉴。可令荀征南广布密探,于荆州境内,尤其是江夏一带,散布流言。便说吴侯孙策,感念朝廷恩义,已应丞相之邀,欲与荀征南东西对进,共击江夏,擒杀黄祖,以报旧仇,并全其吴侯之功。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纵使刘表、黄祖半信半疑,也必不敢掉以轻心,江夏之兵,便不敢轻动北援。此乃借势而为,不费我一兵一卒,而收奇兵之效。”
袁绍闻言,放声大笑:“善!大善!便依此计!文和之策,深合吾心!此非仅为一战之谋,实乃定鼎南方之宏图!”他随即下达一连串命令:
“传令荀攸:加其都督徐、豫东南诸军事,整合所部,广布斥候,多派细作!其要务,非即刻攻城略地,而是将‘孙策欲联我军共击江夏’之消息,如瘟疫般散于荆州!务使江夏人心惶惶,黄祖疑神疑鬼,不敢他顾!所需钱帛,由朝廷及徐州府库支应!”
“敕令曹仁:擢升其为平南将军,即可整备宛城、穰城兵马,以张绣为先锋,董昭参赞军机,克日南下,兵围樊城!告之子孝,此路关系全局,许胜不许败!”
“致书吴侯孙策:为安其心,亦为助长流言,可再以朝廷名义,赏赐其平定山越、安定地方之功,并询问其是否需要朝廷敕令,助其‘协防’江夏,使其有口难辩,徒增荆州疑虑!”
最后,他看向汝南城方向,声音变得冰冷而坚定:“至于此地……诸君且看,待三路棋局铺开,这汝南孤城,还能坚守几时?刘备,徐庶,你们的挣扎,到头了!”
战略既定,庞大的战争机器开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运转起来。信使携带着盖有袁绍大将军印的军令,骑着快马,分别奔向东南的荀攸大营和北面的宛城。中军大营也开始进行相应的调整,虽然主力仍围困汝南,但各种南下所需的物资、舟船已经开始在后方集结预备。
军令传出,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迅速向四面八方扩散开去。
徐州,下邳城外,荀攸军大营。
征南将军荀攸接过使者递来的军令,仔细阅毕,清癯的脸上露出一丝了然与赞赏。他对于贾诩能提出如此宏大且精巧的战略并不意外,那位同僚的眼光,向来毒辣而深远。
他立刻升帐,召集麾下将领谋士——徐晃、于禁、李典、曹休、夏侯尚,以及陈宫、杨修、邓艾等人。
“诸位,”荀攸将袁绍的军令传示众人,“丞相宏图,三路伐荆。我东路之责,在于造势,以谋代兵,锁住江夏之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请大家收藏:(m.20xs.org)开局附身袁绍:我的五虎将不对劲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