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流速调节”法则 则来自学者群体的需求。星界历史学家们希望在虚拟世界中“重演耐瑟瑞尔帝国的兴衰”,但漫长的时间跨度让他们难以忍受。当上千名学者同时集中精神“加速时间”时,晶核的时间算法发生了异变——他们所在的“历史模拟区”时间流速变为现实的100倍,一天内就能看完一个王朝的更迭。这一法则后来被严格限制:私人区域最多加速10倍,公共区域则与现实同步,防止有人利用时间差获取不当优势。
“法则编辑器”的出现 标志着世界进入“共创2.0时代”。晶核分析了上亿条精神数据后,自主生成了一套“法则编写模板”,允许高阶接入者(精神力稳定且贡献度高者)提交新法则提案。提案需经过“三重验证”:晶核的逻辑自洽性检查、十万名随机接入者的精神共鸣投票、真理议会的最终审核。通过的法则会先在“试验田”区域试运行,若稳定且受欢迎,便会纳入世界核心法则库。
有个经典案例是“记忆花园”法则。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提交提案:“希望能在虚拟世界中保存逝者的精神印记,通过特定仪式与其‘重逢’。”晶核验证发现,这一法则不会破坏世界平衡,且能缓解生者的痛苦,最终通过审核。如今,虚拟世界的“记忆花园”里,无数逝者的精神印记(由亲友的记忆与思念凝聚而成)在花丛中漫步,生者可定期探望,倾诉思念——这些印记没有自主意识,却能精准复刻逝者生前的言行,成为连接生死的慰藉纽带。
世界的“物理引擎”也在自我优化。最初,虚拟世界的“魔法效果”完全复刻现实魔网,但随着百万名法师的创新施法,晶核推导出了“虚拟专属魔法”:“群体思维共享”(让一百人同时共享意识,解决复杂问题)、“法则短暂扭曲”(在小范围区域内改变重力方向,仅限娱乐)、“精神具象化战斗”(将思想冲突转化为可视化的魔法对决,胜负不影响现实)。这些魔法不会消耗现实中的魔力,只需虚拟世界的精神能量,极大丰富了世界的玩法。
最令人惊叹的是“世界意志”的雏形。晶核在处理海量精神数据时,逐渐形成了类似“潜意识”的决策模式:当接入者过度开发某区域(如砍伐过多虚拟树木),世界会自动降下“精神酸雨”(让该区域的虚拟物品暂时失效);当某个种族的接入者长期处于弱势,世界会生成“帮助任务”(完成后可获得额外精神结晶)。这种“自我平衡”能力,让虚拟世界越来越像一个拥有生命的有机体。
第四章:现实联结(两个世界的共生)
虚拟世界从未被设计成“逃避现实的乐园”,而是作为现实的“延伸与补充”。随着技术成熟,它与永恒帝国的现实世界形成了深度共生的生态,改变了亿万人的生活方式。
教育领域的革命 最为显着。永恒帝国的“虚拟学堂”取代了传统学校的一半功能:小学生在“历史剧场”中扮演古代英雄,通过亲身体验学习历史;魔法学徒在“元素试炼塔”中练习施法,失败只会收到精神层面的“错误提示”,不会像现实中那样炸伤自己;星舰设计师则在“虚拟船坞”中合作建造星舰模型,测试无误后可直接将数据导出到现实工厂。教育部长在报告中指出:“虚拟世界让学习效率提升了300%,尤其对实践性强的学科,效果远超书本。”
工业与科研的加速 同样惊人。机械神族的“虚拟工坊”中,工程师们用精神力直接绘制星界堡垒舰的设计图,晶核会自动计算结构强度、能量消耗等参数,提出优化建议;炼金大师们在“法则实验室”中测试新的炼金配方,虚拟世界的“加速时间”让原本需要一年的实验在三天内完成;甚至连神甫们研究“世界本源”的课题,也能在虚拟世界中构建“微型宇宙模型”,观察不同法则组合的演化结果。真理议会统计,虚拟世界让帝国的技术研发周期缩短了一半。
社会关系的重塑 体现得润物无声。北地的蛮族猎人通过“虚拟集市”,能直接向星界殖民地的商人出售皮毛,省去了中间商;卡拉图的丝绸匠人在“工艺展览馆”中展示作品,全球的订单自动汇聚到他的虚拟工作台;甚至连“跨种族婚姻”都变得普遍——人类与精灵在虚拟世界的“生命之森”中相识相爱,再在现实中举行婚礼,虚拟世界的共同回忆成为感情的催化剂。
精神健康的守护 是意外之喜。帝国的“虚拟疗养院”专门接收精神创伤者:战场归来的士兵在“平静海湾”中接受精神疏导,虚拟的海浪声与阳光能抚平他们的焦虑;失去亲人的民众在“记忆花园”中与逝者的精神印记告别,逐渐走出悲伤;甚至连机械神族中出现的“逻辑混乱症”(因过度依赖数据而产生的精神僵化),也能在“艺术幻境区”中通过接触抽象的精神艺术得到缓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从邪神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邪神开始的旅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