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神证道:轮回法则定三界》
第一章:宗门鼎盛,潜修筑基
轮回宝塔功成后的第二十年,钱塘江流域已成为人间仙境。轮回宗的山门沿山势铺展,白玉为阶,琉璃为瓦,从山脚的“轮回坊市”到山顶的“六道殿”,绵延三十里,往来弟子身着统一的月白道袍,或御剑飞行,或盘膝悟道,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灵气与祥和的佛韵。
此时的宁采臣已四十五岁,却仍如青年模样,面容温润,眼神深邃,周身气息返璞归真,唯有眉心偶尔闪过的六道符文,昭示着他深不可测的修为。这二十年来,他将宗门事务逐步托付给核心弟子,自己则居于后山“轮回洞天”中,以轮回宝塔为基,潜心参悟更高境界。
轮回宗的崛起早已是不争的事实。麾下金丹高手多达三十六位,皆是宁采臣亲传或再传弟子,分别执掌“度魂司”“护法典”“民生部”等要职;势力范围囊括江南三州(钱塘州、吴州、越州),三州之内,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百姓以“轮回宗弟子”为荣,连孩童都会背诵《轮回启蒙篇》中的警句。
更令人惊叹的是三州的“天地异变”:因轮回宝塔常年散逸的轮回之气与地脉交融,钱塘江水变得清澈见底,能滋养灵稻;吴州山地长出千年灵药,寻常百姓服食后可延年益寿;越州海岸出现海市蜃楼,实为轮回法则显化的“未来幻象”,能警示灾祸。这些异象让天下修士趋之若鹜,皆以能入轮回宗为荣,却不知这一切的根基,都源于宁采臣二十年来的默默耕耘。
洞天深处,宁采臣盘膝坐在轮回宝塔前。宝塔悬浮于半空,六层塔身缓缓旋转,六道光芒注入他的天灵盖,与他丹田内的金丹交相辉映。这二十年来,他每日以金丹法力温养元神种子,以佛道三轮七脉净化心神,以轮回宝塔中的六道法则淬炼魂念,早已达到金丹期的巅峰,距离元神境界只有一步之遥。
“元神者,无极而生,承载法则之基也。”他轻声自语,指尖划过一本泛黄的古籍——这是他早年游历西域时所得的《无极元神经》,书中记载:元神境界不同于金丹的“聚气为丹”,而是“散丹化神”,将金丹之力与神魂融合,凝练出无形无质的元神,方能承载天地法则。
而他要凝练的,不是普通的元神,而是“轮回元神”。这意味着需将六道轮回法则完全融入元神之中,使其成为行走的“轮回道则”,一念可定众生轮回,一思能改因果轨迹。这难度远超寻常修士的“斩三尸”,稍有不慎便会被法则反噬,魂飞魄散。
为了这一步,他做了万全准备:以轮回宝塔收纳的百万魂魄功德为“护”,以自身佛道武道融合的混元之气为“基”,以三州地脉的轮回之气为“引”,更将聂小倩(已修成地仙,常驻轮回殿)的善魂之力引来,作为“定魂之锚”——毕竟,元神出窍时最忌心神失守,而聂小倩的存在,恰是他红尘心的寄托。
“是时候了。”这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洞天裂隙照在轮回宝塔上时,宁采臣眼中闪过决断。他抬手一招,宝塔六层光芒大盛,六道法则如洪流般涌入他的丹田,与金丹剧烈碰撞。
第二章:丹碎化神,轮回初显
“散!”
随着宁采臣一声低喝,丹田内的金丹应声碎裂。那枚陪伴他二十余年的幽蓝金丹化作亿万光点,如星屑般包裹住他的神魂。剧痛随之而来,仿佛全身筋骨被寸寸剥离,又似魂魄被投入六道轮回中反复碾压——这是“散丹化神”的必经之劫,唯有承受住金丹碎裂的反噬,神魂才能与法则相融。
他咬紧牙关,运转《无极元神经》心法,引导星屑般的金丹之力包裹神魂,向元神形态转化。同时,顶轮佛光冲天而起,沟通轮回宝塔,将其中的轮回法则源源不断地引入体内。
法则入体的过程更加痛苦。地狱道的业火灼烧神魂,饿鬼道的饥渴啃噬意志,畜生道的蒙昧干扰心念,人道的悲欢动摇道心,阿修罗道的嗔恨冲击神智,天道的骄慢腐蚀道基……六道法则如同六把刻刀,在他的神魂上雕琢着轮回的印记。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危急关头,宁采臣诵起《菩提心经》,心轮的佛性之光如清泉般流淌,安抚着被法则冲击的神魂。他以佛道“空性”之理观照痛苦,明白这并非外界强加,而是自身对轮回法则的“认知障碍”——唯有接纳六道之苦,方能领悟轮回之真。
聂小倩的善魂之力在此时显现作用。一道柔和的白光从洞天外涌入,缠绕在他的神魂周围,如同一层护罩,将过于狂暴的法则之力稍稍阻隔。他能感受到小倩的意念:“别怕,我在。”这简单的意念化作最坚固的支撑,让他在剧痛中保持着一丝清明。
不知过了多久,当最后一道轮回法则烙印成功时,金丹碎片与神魂彻底融合,化作一道丈高的虚影。这虚影通体由六道光芒组成,头戴轮回冠,身披法则袍,左手托轮回宝塔,右手结无畏印,正是宁采臣的“轮回元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邪神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邪神开始的旅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