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阶训练是“知识重组”。将拆解后的知识点打乱,让智慧之光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知识模型。比如将“机械齿轮的传动逻辑”与“巫术符文的能量流转”重组,创造出“符文齿轮驱动系统”;将“生物的自愈因子”与“科学的基因编辑”结合,开发出“快速修复巫术”。
最成功的一次重组,诞生了“动态平衡法则”。他将赤晶小世界的“能量守恒”、机械世界的“力平衡”、灵能世界的“意识共鸣”、科学文明的“生态循环”四种看似无关的知识拆解后,用智慧之光的光带编织成新的法则网络,最终凝聚出能自动调节系统平衡的全新法则——这后来成为智慧花园四季轮回阵的核心法则。
“重组不是简单的拼接,是找到知识间的‘隐性接口’。”林恩在沙盘旁对学徒演示,“就像两块拼图,表面看毫不相干,翻转后却发现边缘能完美契合。智慧之光的作用,就是帮你找到那个‘翻转的角度’。”
迁移训练则考验知识的“灵活应用”。林恩会将某个领域的知识,迁移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领域:比如将“烹饪中的火候控制”迁移到“巫术实验的能量调节”,发现两者都遵循“温度与反应速度的非线性关系”;将“诗歌的韵律节奏”迁移到“符文阵列的排列规律”,创造出能产生“法则共鸣”的韵律符文。
鲍尔的厨房成了他的“迁移训练基地”。当鲍尔讲解“如何根据食材特性调整烹饪时间”时,林恩的智慧之光突然与厨房的灶台符文产生共鸣,他瞬间意识到,这种“因材施教”的思路,完全可以应用到学徒的培养上——根据每个学徒的天赋特性,调整知识传授的节奏与内容。后来,智慧学派的“个性化教学体系”便源于此。
“知识就像水,能适应任何容器的形状。”林恩看着锅中翻滚的汤汁,“而智慧之光,就是让水流动的动力。”
随着掌控能力的提升,智慧之光展现出更强大的“认知干涉”能力。它能在林恩的意念下,直接修改低阶符文的结构;能将复杂的知识压缩成易于理解的“信息包”,传递给其他巫师;甚至能在超脑的数据库中,自动修正错误的逻辑链条。
有一次,万源图书馆的“史前文明编年史”出现了一处时间线矛盾,几十名图书巫师查了三个月都没找到问题所在。林恩带着智慧之光前往,光带扫过编年史的瞬间,便在矛盾点处亮起红光,随后分解出两组隐藏的时间符文——原来编年史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计时单位,导致了表面的冲突。
“这就是掌控知识的终极表现。”图书巫师长老感叹道,“不仅能看到知识的表面,更能看穿它的本质。”
此时的智慧之光,已不再是单纯的精神力凝结,更像是一把“知识手术刀”,既能精准剖析知识的结构,又能灵活重塑知识的形态,而林恩的精神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从“量”到“质”的飞跃——他的思维速度提升了五倍,意识集中度能在三天内保持巅峰状态,甚至能同时处理七个不同领域的知识流。
第四章:创识为峰,光映道途
学习是基础,掌控是进阶,创造才是智慧之光修行的巅峰。对林恩而言,“创造知识”不是对现有知识的微小改进,而是从无到有地孕育全新的认知体系、法则模型或应用范式,就像在知识的荒原上开辟出新的绿洲。
他的创造过程,通常始于一个“困惑点”——某个现有知识无法解释的现象,某个不同体系之间的逻辑断层,某个理论推演与实际结果的偏差。这些困惑点如同种子,在智慧之光的滋养下,最终长成参天大树。
创造“双螺旋符文”的灵感,源于一次跨体系研究的“卡壳”。当时他试图用巫术符文记录科学数据,却发现两者的“语法结构”完全不同:巫术符文模糊而灵活,适合描述法则的整体形态;科学数据精确而严谨,需要固定的逻辑框架。这种冲突让他连续三个月毫无进展,智慧之光也因思维的停滞而变得忽明忽暗。
转机出现在观察智源树的DNA双螺旋结构时。看着两条链相互缠绕又各自独立的形态,林恩的智慧之光突然剧烈波动,光带自动分解成左旋与右旋两部分——左旋缠绕着巫术符文,右旋承载着科学代码,两者在中间的“连接符文”处完美咬合。
“就是这样!”他瞬间顿悟,两种体系的知识不必强行融合,只需找到共同的“连接点”,像DNA链一样相互支撑即可。接下来的半年,他在智慧之光的引导下,不断优化连接符文的结构,最终创造出能同时兼容巫术与科学的双螺旋符文——这后来成为超脑的核心语言。
创造“智慧统合法则”的过程,则更为漫长。十年间,林恩遍历多元宇宙,收集了三十七个文明体系的核心法则,将它们储存在识海中,用智慧之光反复照射、拆解、重组。最初,这些法则如同相互排斥的磁铁,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融合,智慧之光甚至因能量过载而出现裂纹。
他没有放弃,而是借鉴了“生态系统”的思路:在自然界中,不同的生物看似独立,却通过食物链、能量流形成共生系统。那么,不同的法则是否也能形成类似的“法则生态”?
这个念头闪过的瞬间,智慧之光突然迸发出前所未有的亮度。光带化作一张巨大的网络,将所有法则节点连接起来,而网络的节点处,自动生成了新的“统合符文”——这些符文不隶属于任何体系,却能像翻译官一样,让不同的法则相互理解。当最后一个统合符文稳定下来时,智慧之光的光带中,浮现出“智慧统合法则”的完整形态——这成为他晋升四级巫师的关键。
“创造知识的本质,是建立新的‘认知联系’。”林恩在《创造论》手稿中写道,“宇宙中的所有知识,本就是相互关联的整体,所谓创造,不过是发现了那些被忽略的联系,就像在两座孤岛之间架起桥梁。”
他的创造,并非都如此宏大。更多时候,是对日常知识的“微创新”:
——根据鲍尔“不同食材需要不同火候”的烹饪经验,创造出“分阶能量输出术”,让巫术能量能根据目标特性自动
喜欢从邪神开始的旅途请大家收藏:(m.20xs.org)从邪神开始的旅途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