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法师的归来与译经事业的开启,如同在长安这座已然流光溢彩的巨鼎中,又投入了一味独特的香引,使其散发出的文化气息愈发醇厚、多元,并随着四通八达的商路与官方使节,远播四海。永徽盛世的海纳百川之姿,吸引了越来越多来自远方的目光。
次年春,正值万木复苏,百花争艳之际,一支规模空前庞大的使团,沿着丝绸之路,抵达了长安远郊。这支队伍旌旗招展,驼铃悠扬,成员服饰各异,肤色不同,他们并非来自单一国度,而是包含了波斯、大食(阿拉伯)、拂林(东罗马)、天竺、林邑(占婆)、新罗、倭国等数十个邦国与部族的使者、商人、僧侣乃至学者。他们怀揣着对东方巨擘的好奇、对永徽盛世的向往,以及对贸易、学问、技艺的渴求,汇聚于此。
消息传开,整个长安都为之震动。如此规模、如此多元的万国来朝,在唐朝历史上亦属罕见。市井坊间,议论纷纷,皆以身为天朝上国子民而自豪。
紫宸殿内,李恪接到鸿胪寺的详细奏报,龙颜大悦。他深知,这不仅是国力强盛的体现,更是推行新政、开放文化所带来的必然结果,是一次向世界展示大唐气象、巩固天朝地位的绝佳时机。
“传旨,”李恪当即决断,“以最高国礼,接待诸国使臣。于大明宫麟德殿设‘万国宴’,朕要亲临,与远客共襄盛举。命礼部、鸿胪寺悉心安排,务必彰显我大唐礼仪之邦、物阜民丰之象。另,开放西市特定区域为‘万国商区’,许各国商人展示其国珍奇物产,与民交易。广文馆、译场,亦可安排适当时机,容远方学者交流学问。”
旨意一下,整个朝廷机器高效运转起来。长安城张灯结彩,清扫街道,修缮馆驿,准备盛宴。一种节日的喜庆与大国雍容的气度,弥漫在帝都的每一个角落。
麟德殿内,万国宴如期举行。 殿宇巍峨,灯火辉煌。李恪身着十二章纹衮服,携皇后崔芷柔盛装出席,端坐于御座之上。丹陛之下,文武百官依序排列,气度森严。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身着各式民族服装、容貌各异的各国使节,他们按序入席,眼中充满了对大唐皇宫的惊叹与对大唐天子的敬畏。
珍馐美馔,络绎不绝;宫廷乐舞,典雅恢弘。李恪举杯致意,声音清越,通过熟练的译官,传达对远方来客的欢迎与对各国君主的问候。他言辞得体,气度恢弘,既展现了天朝上国的威仪,又不失亲和与包容。
席间,波斯使者进献了精美的玻璃器皿和织金地毯,大食使者带来了异域香料和精巧的星盘,拂林使者展示了色彩绚丽的镶嵌画,天竺使者除了佛法典籍,还有医术与香料,林邑、真腊等国献上了象牙、犀角、珍稀木材,新罗、倭国使者则奉上精美的漆器、金银细工……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李恪一一接受,并回赠以更加精美的丝绸、瓷器、茶叶以及由广文馆最新校订刊印的书籍,其中甚至包括部分《永徽文典》的篇章和《大唐西域记》的初稿,其文化底蕴与物质丰饶,令诸国使者叹为观止。
宴会之后,西市的“万国商区” 更是成为了长安城最热闹的所在。胡商的店铺里,摆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奇珍异宝,波斯的宝石、大食的香料、天竺的佛像、西域的骏马、南海的珍珠……吸引了无数长安市民和来自大唐各地的商贾前来观看、交易。人声鼎沸,摩肩接踵,各种语言交汇,各种货币流通,真正呈现出一派“八方来朝,万商云集”的盛世景象。
更深远的影响,发生在文化交流的层面。广文馆内,几位大食学者带来的代数与三角学知识,引起了算学大家的浓厚兴趣,双方就一些难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天竺医师与太医署的医官交流了不同的草药用法与外科技术;波斯工匠的金属加工技巧,也让将作监的匠人们获益匪浅。玄奘法师的译场,也迎来了几位天竺高僧的合作,译经效率与准确性大为提高。
崔芷柔在宫中,亦接见了一些前来觐见的各国女眷或女性使者。她以皇后之尊,温婉大气,询问她们国家的风土人情、女子教养,并赠送以精美的丝绸和刺绣,展现了中宫的风范与大唐女性的风采,赢得了这些远方来客的尊敬与好感。
李恪与崔芷柔曾再次微服,漫步于西市的万国商区。看着这熙熙攘攘、包容万象的景象,听着耳边传来的各种语言,嗅着空气中混杂的异域香料气味,李恪感慨道:“昔年张骞凿空西域,方有丝路畅通。如今,朕愿这长安,不仅是丝路的终点,更成为天下文明交汇的中心。让四海的智慧在此碰撞,让万国的技艺在此融合,方是真正的盛世气象!”
崔芷柔颔首微笑:“大家胸怀四海,目光如炬。这万国衣冠汇聚长安,正是我大唐如日中天、海内宾服之明证。”
万国衣冠,长安气象。
这一场空前的国际盛会,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唐朝的国际声望,巩固了其在东亚乃至世界的中心地位,更以一种直观而震撼的方式,向帝国内部展示了开放与交流带来的繁荣与活力。它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进一步推动了永徽新政的深化,也使得“兼容并蓄,开拓进取”的精神,愈发深刻地融入大唐的国魂之中。这盛世,因此而更加璀璨,更加自信,也更加具有引领时代的磅礴力量。
喜欢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请大家收藏:(m.20xs.org)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