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秋天八月,王莽就以太皇太后的名义下诏书给马宫,说:“四辅的职责是维护国家的秩序稳定;三公的任务是辅助君主处理朝政;要是没有坚定的品德和操守,就干不好这些职位。你说得很诚恳,毫不掩饰自己的过错,我很欣赏。所以不会剥夺你的爵位和封邑,只收回你太师、大司徒的印绶,你就以侯爵的身份回家养老吧。”?
因为皇后有了怀孕生子的吉兆,王莽就下令开通子午道,这条道路从杜陵出发,直接穿过南山,一直通到汉中。
这时泉陵侯刘庆给朝廷上书说:“当年周成王因为年纪小,被叫做孺子,由周公代理朝政。现在陛下年纪也不大,应该让安汉公像周公那样,代替天子处理国事。”大臣们都说:“刘庆说得对,就该这么办。”
这时的平帝渐渐长大,因为母亲卫后的事情,心里对王莽是又恨又不满。这年冬天十二月,王莽就趁着腊日给皇上进献椒酒的机会,偷偷在酒里下了毒。平帝喝了酒之后就生病了,这时王莽装模作样的写了一篇祷文,还跑到泰畤祭祀上天,说自己愿意替皇上去死,还把祷文封在金属盒子里,并把它放在前殿,又叮嘱大臣们谁都不许说出去。到了丙午这天,平帝就在未央宫去世了,随即朝廷宣布大赦天下。这时王莽下令,让六百石以上的官员为平帝守丧三年,还上奏给孝成皇帝定庙号为统宗,孝平皇帝庙号为元宗。这些事情办完之后,王莽就给孝平皇帝入殓,举行加冠礼,最后把他葬在康陵。
班固说:孝平皇帝在位时,朝政大权都在王莽手里,他奖励所谓的善行、宣扬自己的功劳,就是为了抬高自己。从他发布的那些文告来看,好像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已经乖乖的臣服了,吉祥的征兆是一个接一个,朝廷上下到处都是对他的赞美之声;可一旦出现灾异现象,百姓就开始抱怨,王莽的真面目也就藏不住了。
后来,朝廷就任命长乐少府平晏当大司徒。
这时太皇太后就开始和大臣们商量选谁当新皇帝。当时汉元帝的后代已经死光了,汉宣帝的曾孙辈里,有五个亲王、四十八位列侯。王莽觉得这些人年纪太大不好控制,于是就说:“兄弟之间不能继承皇位。”最终决定从汉宣帝的玄孙辈里挑选一位继承人。
就在这个月,前辉光谢嚣向朝廷报告,说武功县长孟通挖井的时候,挖到一块白石,石头上圆下方,上面还有红字,写着:“告安汉公莽为皇帝。”所谓上天预示王莽当皇帝的说法,就从这儿开始了。
王莽让大臣们把这事报告给太皇太后,太皇太后一听就说:“这明摆着是骗人,不行!”太保王舜劝太皇太后:“事情都发展到这个地步了,已经没办法了,现在就是想拦也拦不住了。而且王莽也没别的坏心思,就是想通过代理朝政,稳定天下局势。”尽管太皇太后心里不认同,但她也没能力阻止,只能答应。王舜等人马上请太皇太后下诏书说:“孝平皇帝去世得早,已经派人把汉宣帝的二十三个玄孙召来,从中挑选一位合适的人继承皇位。可这些玄孙都还小,如果没有特别贤德的人,根本安定不了天下。安汉公王莽,辅佐了三代皇帝,他的功劳和当年的周公一样大。现在谢嚣、孟通上报了带有红字的白石,我琢磨着,‘为皇帝’的意思就是代理皇帝处理国事。所以现在命令安汉公像当年周公那样,代理皇帝处理朝政,具体的礼仪制度,大臣们再详细上奏。”
紧接着,大臣们就上奏说:“太皇太后圣明,看透了天意,下诏书让安汉公代理朝政。所以我们请求让安汉公行使皇帝的权力,穿戴皇帝的服饰,坐在装饰有斧形图案的屏风前,接受大臣的朝拜、处理政务;出行的车马、穿着都按皇帝的规格来,百姓要称他为陛下,一切都和真正的皇帝一样。然后去郊外祭祀天地、在明堂祭祀祖宗、在宗庙祭祀祖先、祭祀各路神仙的时候,主持仪式的人要称他为‘假皇帝’,百姓要称他为‘摄皇帝’,他自己自称‘予’。发布政令的时候,要用皇帝诏书的格式,称为‘制’。这样才能顺应天意,保住汉朝的江山,照顾好孝平皇帝的后人,完成辅佐幼主的重任,让天下太平。不过,他去拜见太皇太后和皇后的时候,还得行臣子的礼节;在自己的封地里管理事务,只要按照诸侯的礼仪来就行。”太皇太后最后下诏同意了这些请求。
这时,西汉政权已经名存实亡了。
到了公元6年的春天正月,王莽就在南郊祭祀上帝,并举行了迎春、大射和养老的仪式。?
三月,立宣帝的玄孙刘婴为皇太子,称为“孺子”。刘婴是广戚侯刘显的儿子,年仅两岁。王莽以占卜结果是吉兆为由,就立他为太子。同时,尊皇后为皇太后。?
随后,王莽就任命王舜为太傅、左辅,甄丰为太阿、右拂,甄邯为太保、后承;又设置了四位少傅,俸禄均为二千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