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阴皇后不受宠了,每次皇帝召见邓绥,她都说自己病了不去。当时皇帝好几个儿子都夭折了,邓绥担心皇帝孩子太少,还主动给皇帝推荐其他宫女,想让皇帝多些子嗣。阴皇后看邓绥越来越得宠,心里就特别嫉妒。有一回皇帝病重时,阴皇后咬牙切齿地说:“等我掌权了,一定要把邓家杀得一个不留!”邓绥听说后,就哭着说:“我尽心尽力伺候皇后,没想到她这么恨我。现在我只能以死报答皇上的恩情了,这样对上能避免我们邓家大祸临头,对下也免得阴皇后落下像吕后那样把人做成人彘的坏名声。”说完就要喝毒药自杀,还好宫女赵玉拦住了她,就骗她说:“有使者来报,皇上的病好了!”邓绥这才没喝毒药。结果第二天,皇帝真的病好了。
等阴皇后被废以后,邓绥还去求情,想保住阴皇后,可惜没成功。此时,皇帝想立邓绥当皇后,她就一直装病拒绝,还把自己关起来不见人。这年冬天十月,皇帝就下诏书,坚持要立邓绥当皇后,邓绥推了好几次,最后没办法才接受。她当上皇后以后就下令,不让各地给皇宫进贡贵重东西,每年只送点纸和墨就行了。皇帝好几次想给邓家人加官进爵,邓皇后都苦苦哀求,不让皇帝这么做。所以在皇帝活着的时候,她哥哥邓骘只当了个虎贲中郎将。
丁酉这一年,司空巢堪被撤职了。
到了十一月癸卯日,朝廷就任命大司农、沛国人徐防做司空。徐防给皇帝上书说:“咱们汉朝设立了十四家博士官,还弄了甲乙科考试,就是为了鼓励大家好好做学问。但我发现,太学考博士弟子的时候,考生答题全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解释经典,根本不按老师教的那一套来,他们还私下里互相包庇,结果就导致坏风气越来越严重。每次考试完大家都争论不休,吵得不可开交,还互相挑刺儿。孔子说过‘只阐述而不创作’,还说‘我还能看到史书里缺漏的地方’。现在这些考生不按经典的注释来,就喜欢瞎琢磨、乱发挥,总觉得听老师的是不对的,按自己想法才对,他们这么不尊重学术,做学问的风气就会越来越差,这和朝廷选拔人才的本意完全不一样啊。扭转这种浮躁不实的风气,回归踏实诚恳的态度,这是夏、商、周三代以来的一贯做法;专心研究学问的根本,也是学习儒家经典最该做的事。我觉得以后博士和甲乙科考试,都得按照各家的经典注释出题,出五十道有难度的题,谁解释得多谁成绩就好,引用经典准确明白的就是好答案。要是不按老师教的来,解释得和正统说法不一样,那就判错。”皇帝觉得徐防说得有道理,就同意了他的建议。
这一年,大长秋郑众第一次被封为鄛乡侯。
公元103年四月底的时候,又出现了日食。那时候,皇帝照着汉章帝以前的规矩,让兄弟们都留在京城住着。有关部门觉得日食是阴气太重的表现,就上奏说应该把这些王爷们送回各自的封国去。皇帝下诏书说:“这次日食,全是我的责任。这些王爷们从小就没了父母,年纪轻轻的就互相依靠,心里一直盼着能得到父母般的关爱。我让他们留在京城,虽然不符合国家的制度,但还是先让他们继续待在这儿吧。”
到了秋天九月,皇帝南方去视察民情,清河王、济北王、河间王也跟着一起去了。同时,又有四个州发生了水灾。
冬天十月戊申日这天,皇帝到了章陵;戊午日这天,又去了云梦。当时太尉张禹留在京城,他听说皇帝打算去江陵,他觉得跑到那么远的地方去不安全,就赶紧写信劝皇帝别去。皇帝回信说:“祭祀已经结束了,本来是打算接着往南走到长江边的;不过收到你的信了,那我就在汉水这儿掉头回去吧。”十一月甲申日这天,皇帝回到了宫里。
以前岭南地区每年都要给皇宫进贡新鲜的龙眼和荔枝,为了保证送到的水果是新鲜的,于是就每隔十里设立一个驿站,五里设立一个候亭,并派人日夜不停地运送。面对这种情况,临武县县长、汝南人唐羌就上书说:“我听说,当领导的不能只想着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下面的人也不该把进贡好吃的当成功劳。我看到交趾七个郡为了运送龙眼这些东西,一路上搞得鸡飞狗跳。南方的天气又热,路上到处都是毒虫猛兽,送东西的人有时候连命都保不住。人死了就活不过来了,但现在还能改变这种情况。这些水果就算送到了皇宫,也不见得就能让人长寿啊。”皇帝看了之后就下诏书说:“远方进贡的珍贵食物,本来是用来供奉祖宗的,但要是因此伤害了百姓,这可就违背了爱护百姓的本意!以后太官一律不许再接受这类进贡!”
也是在这一年,朝廷第一次下令,让各个郡国在夏至那天减轻刑罚。
公元104年秋天七月,发生了旱灾。 辛酉日这天,司徒鲁恭被免去了官职。 到了庚午日这天,朝廷就让光禄勋张酺担任司徒;结果到了八月,张酺就去世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