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叫吕强的中常侍,这人特别清廉,一心为公。皇上按老规矩要封他当都乡侯,吕强说啥都不肯接受,还趁机给皇上提意见:“我听说高祖早就定下规矩,不是功臣不能封侯,这是为了让爵位显得金贵,也给大家立个规矩。可现在曹节这些宦官,出身低贱,又没啥德行,就靠说好听的哄陛下开心,干着赵高那样的坏事,却没受到应有的惩罚。陛下没看透他们,还给他们封官赐爵,让他们把持朝政,连他们的亲戚都跟着沾光。现在天下阴阳失调,庄稼长不好,老百姓日子难过,全是因为这帮人!我知道封都封了,现在说这些可能晚了,但我豁出命也要说,就是希望陛下赶紧改正,别再干这种傻事了。
“我还听说,宫里有好几千宫女,每天光她们的吃穿就要花几百金。最近粮食虽然便宜,但老百姓还是饿着肚子。粮食本该卖得贵,现在却便宜了,就是因为税太多了。老百姓为了交税,天冷不敢添衣,肚子饿也不敢吃饱,他们遭了这么大的罪,却没人管。这些宫女留在宫里也没啥用,还是白白浪费粮食,就算天下人拼了命的种地养蚕,也养不起这么多人啊!
“之前皇上在金商门问蔡邕治国的事,蔡邕实话实说,批评了那些权贵和宦官。可陛下没把这事保密,消息一传出去,那些奸臣马上就跳出来,写匿名信诬陷蔡邕。陛下偏听偏信,最终害得蔡邕被定罪,全家都被流放,老的小的四处流浪,这不是辜负了忠臣吗?现在大臣们都怕了,上面怕突然飞来横祸,下面怕被刺客暗杀,以后朝廷再也听不到真话了!
“前太尉段颎,那可是天下第一的猛将,对边境的事了如指掌,从年轻时就开始当兵,一直到头发白了还在立功,伺候了两代皇上,功劳大得没话说。陛下好不容易提拔他当了三公,结果被阳球诬陷逼死,他死后老婆孩子也被赶到老远的地方,天下人都觉得可惜,功臣们也都寒了心。陛下应该把蔡邕召回来重新重用,让段颎的家人回来,这样才能让大家知道朝廷是鼓励忠臣的,大家的怨气也能消了。”虽然皇上知道吕强是一片忠心,但还是没听他的。
丁酉那天,皇上宣布大赦天下。上禄县长和海跟皇上说:“按老祖宗的规矩,堂兄弟分开过日子、各管各的钱,感情已经淡了,亲戚关系也远了。现在党人被禁,却牵连到五族,这既不符合老祖宗的教导,也不合常理。”皇上听了觉得有道理,就下令,以后党锢之禁只针对本人和直系亲属,堂兄弟这些远亲就不用再受牵连了。
五月,朝廷任命卫尉刘宽为太尉。
护匈奴中郎将张修与南单于呼征不和,张修擅自将呼征斩杀,改立右贤王羌渠为单于。秋季七月,张修因未先请示而擅自诛杀,被朝廷用囚车征召到廷尉,最后处死了。
起初,司徒刘合的哥哥侍中刘鯈与窦武同谋,结果一同遇害。永乐少府陈球劝刘合说:“您出身皇族,又做到了三公的高位,全天下人都盯着您,您可是国家的顶梁柱啊!怎么能天天随大流,一点自己的主见都没有呢?现在曹节这些家伙在朝廷里胡作非为,还一直待在皇上身边。而且您哥哥刘鯈当侍中的时候,就是被曹节他们害死的!您现在赶紧给皇上上书,把卫尉阳球调去当司隶校尉,然后咱们一步步把曹节这些奸臣都抓起来杀了。这样一来,皇上就能真正掌权发号施令,天下太平的日子很快就来了!”
可是刘合有点害怕,就说:“这些奸臣的眼线太多了,我怕事情还没办成,咱们就先倒霉了。”尚书刘纳着急地说:“您身为国家栋梁,看着国家要完了都不伸手拉一把,那还要您这个宰相有啥用?”刘合听了这话,咬咬牙同意了,然后就和阳球开始偷偷谋划怎么除掉曹节他们。
没想到阳球的小妾是程璜的女儿,曹节他们慢慢听到了风声,就一边给程璜送了好多钱,一边又威胁他。程璜被吓得不行,就把阳球他们的计划全告诉了曹节。曹节马上跑去跟灵帝告状,说:“刘合、刘纳、陈球和阳球他们私下写信串通,打算干坏事!”灵帝一听就火冒三丈。这年冬天十月甲申日,刘合、陈球、刘纳和阳球全被抓进大牢,最后都被处死了。
这时候,巴郡的板楯蛮人造反了,朝廷就派御史中丞萧瑗带着益州刺史去平叛,结果打了败仗。到了十二月,朝廷就让光禄勋杨赐当了司徒。这边的鲜卑人也不安分,又来侵犯幽州和并州了。
公元180年。
到了光和三年,正月癸酉日这天,朝廷下诏大赦天下。四月,江夏郡的蛮人也跟着造反了。秋天的时候,酒泉发生了地震。冬天,狼星和弧星之间出现了彗星,鲜卑人又一次侵犯幽州和并州。
十二月己巳日这天,灵帝把贵人何氏立为皇后,还把何皇后的哥哥、颍川太守何进召进朝廷当了侍中。这个何皇后原本是南阳一个屠户家的女儿,因为参加选秀进了宫,生下了皇子刘辩,这才被立为皇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