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袁绍派人找刘表帮忙,刘表嘴上答应了,可最后既没帮袁绍,也没帮曹操。他手下的韩嵩、刘先劝他说:“现在袁绍和曹操打得不可开交,您手里握着十万大军,天下局势的走向就看您怎么选了。您要是想干一番大事业,就趁他们两败俱伤的时候出兵;要是不想,就赶紧选一边投靠。哪能这么干坐着,人家来求您帮忙,您不帮,看到有本事的人,也不投靠,到时候两边都得罪了,想保持中立都不行。曹操会打仗,又有很多有本事的人跟着他,肯定能打败袁绍。等他打败了袁绍,再来打咱们江汉地区,咱们可就挡不住了。现在最好的办法就是带着荆州投靠曹操,他肯定会感激您的慷慨相助,您和子孙后代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才是最稳妥的办法。”蒯越也这么劝刘表。
刘表左摇右摆的拿不定主意,就派韩嵩去许昌打探情况,还说:“现在天下乱糟糟的,曹操把天子弄到许昌,你去看看那边到底啥情况。”韩嵩说:“圣贤的人能随机应变坚守节操,差一点的人也能固守节操。我就是个固守节操的人。君臣关系一旦确定,就得拼死遵守。我现在跟着您,就听您的命令,哪怕是赴汤蹈火也在所不辞。但依我看来,曹操以后肯定能统一天下。将军您要是愿意归顺天子、投靠曹操,就派我去;要是还犹豫不决,等我到了许昌,天子要是给我封个官,我没法拒绝,就成了天子的臣子,不再只是您的下属了。到时候我就得听天子的号令,按道理来说,就不能再为您卖命了。您可一定要想清楚,别害我!”刘表觉得韩嵩是因为害怕才不敢去,就硬逼着他去了。韩嵩到许昌后,朝廷就封他做侍中、零陵太守。他回来后,就一个劲儿地夸赞朝廷和曹操,还劝刘表把儿子送到朝廷去以表忠心。刘表一听就火了,觉得韩嵩背叛了自己,于是便把百官召集起来,开始排兵布阵,还拿着符节,要杀韩嵩,还骂他说:“韩嵩你这个忘恩负义之徒,竟敢有二心!”大家听后,都被吓得不行,让韩嵩赶紧认错,韩嵩却不慌不忙地说:“是您辜负了我,我可没辜负您!”还把之前说过的话又说了一遍。刘表的妻子蔡氏劝他说:“韩嵩在咱们楚地是有名望的人,而且他说话直来直去的,杀他实在没道理。”刘表还是气不过,便拷问死了韩嵩的随从,后来发现韩嵩确实没有背叛自己的意思,才没杀他,只是把他关了起来。
扬州有个叛贼头子叫郑宝,想抢老百姓的东西,便带着他们搬到了长江以南。因为淮南人刘晔出身名门望族,在江湖上有点名气,郑宝就想逼着他带头。刘晔正发愁呢,正好曹操派使者到扬州办事,刘晔就把使者请到家里好吃好喝的招待。郑宝过来拜访使者时,刘晔就留他吃饭,趁着吃饭的机会,刘晔亲手杀了郑宝,然后提着郑宝的脑袋对手下说:“曹公有命令,谁要是敢乱动,就和郑宝一个下场!”郑宝的几千手下都被吓得乖乖听话,还推举刘晔当老大。可刘晔却把这些人都交给了庐江太守刘勋,刘勋觉得很奇怪,刘晔说:“郑宝以前带兵没规矩,手下就爱抢东西。我又没啥威望,要是管得严了,他们肯定不服,我也管不住,所以干脆交给您去管理。”
刘勋因为收编了很多袁术的旧部,粮草不够吃了,就派堂弟刘偕去找上缭的宗族首领借粮,结果没借到多少。刘偕就劝刘勋去攻打上缭抢夺粮食。孙策担心刘勋势力太强,就假装恭恭敬敬地对刘勋说:“上缭那帮人老是欺负我们,我早就想打他们了,可路不好走。上缭物资可丰富了,您要是去打,我愿意出兵帮忙。”还送了一堆珠宝、葛布给刘勋。刘勋对此是特别高兴,手下人也都来祝贺,只有刘晔一人反对。刘勋问他为啥,刘晔说:“上缭虽然是个小城,但城墙坚固,壕沟又深,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打不下来。您要是带兵出去,不仅会让士兵疲惫不堪,还会导致后方空虚,这时候孙策要是来偷袭,您往前打不下城,往后回不了家。您要是真去,大祸马上就来了!”可是刘勋不听,还是带兵去打了。等他到了海昏时,上缭的宗族首领早听说消息跑了,屋里啥都没留下,结果刘勋啥都没抢到。
这时候,孙策正往西去打黄祖,走到石城时,听说刘勋在海昏,就派堂兄孙贲、孙辅带领八千人守在彭泽,自己和周瑜带两万人去攻打皖城,一下子就打下来了,还俘虏了袁术、刘勋的家眷和三万多人。孙策上表推荐李术当庐江太守,还拨了三千人镇守皖城,又把俘虏的百姓都迁到了东边的吴地。刘勋打完上缭往回走,结果在彭泽被孙贲、孙辅拦住打了一顿,大败后逃到了流沂,随后就赶紧派人向黄祖求救。黄祖收到消息后,就派儿子黄射带领五千水军前来帮忙,孙策又发起进攻,把刘勋打得落花流水。刘勋没办法,只能往北跑去投靠曹操,黄射也大败而逃。孙策收编了刘勋剩下的两千多人,缴获了上千艘战船,接着就去打黄祖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