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骏的同党左军将军刘豫在门口布兵,遇到右军将军裴頠,问太傅在哪里,裴頠骗他说:“刚才在西掖门遇到太傅乘坐素车,带着两个人向西出去了。”刘豫说:“我该去哪里?”裴頠说:“应当到廷尉去。”刘豫听从了裴頠的话,便放弃军队离开了。不久,诏令裴頠代替刘豫兼任左军将军,驻守万春门。裴頠是裴秀的儿子。
皇太后在丝帛上写了一封信,射到城外,说:“救太傅的人有赏。”贾后趁机宣扬太后参与谋反。不久,殿中的士兵出动,焚烧了杨骏的府邸,又命令弓箭手在阁楼上对着杨骏的府邸射箭,杨骏的士兵都不能冲出,杨骏逃到马厩,被士兵杀死。孟观等人于是逮捕了杨骏的弟弟杨珧、杨济,以及张劭、李斌、段广、刘豫、武茂和散骑常侍杨邈、中书令蒋俊、东夷校尉文鸯,将他们全部诛灭三族,被杀死的有几千人。
杨珧临刑时,告诉东安公司马繇说:“我之前的表章放在石函里,可以问张华。”众人认为应当依照钟毓的先例为他申诉。但司马繇不听,而贾氏的亲族同伙催促执行刑罚。杨珧不停地号叫,行刑的人用刀劈开了他的头。司马繇是诸葛诞的外孙,所以忌恨文鸯,诬陷他是杨骏的同党而诛杀了他。这一夜,诛杀和赏赐的命令都由司马繇发出,他的威势震动朝廷内外。王戎对司马繇说:“大事之后,应当远远避开权势。”但司马繇不听。
壬辰(初九),大赦天下,改年号。
贾后假传诏书,派后军将军荀悝将太后送到永宁宫,还特意保全了太后的母亲高都君庞氏的性命,允许她去太后那里居住。不久,又暗示大臣及有关部门上奏说:“皇太后暗中策划奸谋,图谋危害国家,用箭射带书信的布帛,招募将士,与恶人相互勾结,自绝于上天。鲁侯与文姜断绝关系,是《春秋》所认可的。为了尊奉祖宗,对天下人秉持公正,陛下虽然心怀无法割舍的亲情,但臣下不敢遵奉诏令(保留太后尊位)。”惠帝下诏说:“这是大事,再仔细商议。”有关部门又上奏说:“应当废皇太后为峻阳庶人。”中书监张华提议说:“皇太后并没有得罪先帝,如今只是偏袒自己的亲属,在圣世有失母仪罢了,应当依照汉朝废赵太后为孝成后的旧例,贬降皇太后的尊号,还称她为武皇后,让她居住在别的宫殿,以保全始终的恩义。”左仆射荀恺与太子少师下邳王司马晃等人提议说:“皇太后图谋危害国家,不能再配祭先帝,应当贬降尊号,废黜后送到金墉城。”于是有关部门上奏请求依从司马晃等人的提议,废太后为庶人。惠帝下诏同意。有关部门又上奏说:“杨骏作乱,家属应当诛杀,诏书赦免了他的妻子庞氏的性命,是为了安慰太后的心。如今太后被废为庶人,请将庞氏交给廷尉执行刑罚。”惠帝下诏不同意。有关部门又坚持请求,惠帝这才依从。庞氏临刑时,太后抱着她大声哭喊,剪断头发磕头,上奏表给贾后自称妾,请求保全母亲的性命,却没有被理睬。董养在太学游学,登上殿堂感叹道:“朝廷建立这座殿堂,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每次看国家的赦书,谋反大逆之罪都能赦免,至于杀害祖父母、父母的罪行不赦免,是因为王法不能容忍。为什么公卿们商议事情,掩饰礼法典章,竟到了这种地步!天人之道已经灭绝,大乱就要发生了。”
有关部门逮捕了杨骏的属官,想全部诛杀。侍中傅祗上奏说:“从前鲁芝担任曹爽的司马,冲破关卡去见曹爽,宣帝(司马懿)还任用他为青州刺史。杨骏的僚属,不能全都加罪。”惠帝下诏赦免了他们。
壬寅(十九日),征召汝南王司马亮为太宰,与太保卫瓘一起录尚书事,辅佐朝政。任命秦王司马柬为大将军,东平王司马楙为抚军大将军,楚王司马玮为卫将军、兼任北军中候,下邳王司马晃为尚书令,东安公司马繇为尚书左仆射,晋升爵位为王。司马楙是司马望的儿子。封董猛为武安侯,他的三个哥哥都被封为亭侯。
司马亮想取悦众人,评定诛杀杨骏的功劳,被封为侯的督将有一千八百一十一人。御史中丞傅咸给司马亮写信说:“如今封赏显赫,震动天地,自古以来,从没有过这样的情况。没有功劳却获得丰厚的奖赏,那么人们没有不希望国家有祸事的,这是灾祸的根源无穷无尽啊。大凡做出这种事的,是因为东安公(司马繇)。人们认为殿下到了之后,会有办法纠正,用正道来纠正,众人又有什么可愤怒的!众人愤怒的,就在于封赏不公平罢了;而如今封赏反而比之前加倍,所以没有不失望的。”司马亮颇为专权,傅咸又劝谏说:“杨骏有震慑君主的威势,任用亲戚,这是天下人喧哗的原因。如今您处于重要位置,应当纠正这种过失,清静无为保养精神,有大的得失,才去维护,若不是大事,全都抑制遣散。近来经过您的家门,官宦车马堵塞了街道,这种喧闹的场面,应当平息。另外夏侯长容没有功劳却突然被提拔为少府,议论的人说夏侯长容是您的姻亲,所以才到了这个位置,消息传到各地,不是有益的事。”司马亮都不听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