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曦上表请求迁都仓垣,派从事中郎刘会率领几十艘船、五百名侍卫、一千斛粮食去迎接怀帝。怀帝准备听从,但公卿们犹豫不决,身边的人贪恋财物,所以最终没能成行。不久,洛阳陷入饥荒困境,出现人吃人的现象,百官流亡的有十分之八九。怀帝召集公卿商议,准备出发却没有足够的护卫。怀帝拍手叹息说:“怎么连车驾都没有!”于是派傅祗到河阴,整治船只,另有几十名朝廷官员跟随。怀帝走出西掖门,到了铜驼街,被强盗劫掠,没能前进而返回。度支校尉东郡人魏浚,率领几百家流民在河阴的硖石据守,时常劫掠到谷麦,就进献给怀帝。怀帝任命他为扬威将军、平阳太守,仍兼任度支校尉。
汉主刘聪派前军大将军呼延晏率领二万七千士兵侵犯洛阳,等到达河南时,晋军先后战败十二次,死亡三万多人。始安王刘曜、王弥、石勒都领兵与呼延晏会合;还没到的时候,呼延晏便把辎重留在张方的旧营垒;癸未日,先抵达洛阳;甲申日,攻打平昌门;丙戌日,攻克城门,于是焚烧东阳门和各官府衙署。六月丁亥日初一,呼延晏因外援没到,劫掠一番后离去。怀帝在洛水准备好船只,想向东逃,可呼延晏把船全烧了。
庚寅日,荀籓和弟弟光禄大夫荀组逃奔轘辕关。辛卯日,王弥到达宣阳门;壬辰日,始安王刘曜到达西明门;丁酉日,王弥、呼延晏攻克宣阳门,进入南宫,登上太极前殿,放任士兵大肆劫掠,把宫女、珍宝全部没收。怀帝走出华林园门,想逃奔长安,汉兵追上并抓住他,将他囚禁在端门。刘曜从西明门进入,屯驻在武库。
戊戌日,刘曜杀死太子司马诠、吴孝王司马晏、竟陵王司马楙、右仆射曹馥、尚书闾丘冲、河南尹刘默等人,士人百姓死了三万多人。接着挖掘各个皇陵,烧毁宫殿庙宇、官府衙署,全都化为灰烬。刘曜收纳惠帝的羊皇后,把怀帝和六颗印玺迁到平阳。石勒领兵从轘辕关出发,屯驻在许昌。光禄大夫刘蕃、尚书卢志逃奔并州。
丁未日,汉主刘聪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嘉平。任命怀帝为特进左光禄大夫,封平阿公,任命侍中庾珉、王俊为光禄大夫。庾珉是庾敳的哥哥。
起初,始安王刘曜因王弥不等自己到达,率先进入洛阳,因此对他心怀怨恨。王弥劝刘曜说:“洛阳是天下的中心,山河四面险阻,城池、宫室不用修建,应该禀告主上从平阳迁都到这里。”刘曜认为天下还没平定,洛阳又是四面受敌之地,根本不能坚守,因此没有采用王弥的计策,反而烧毁了洛阳。王弥骂道:“屠各小子,哪有称帝称王的心思呢?”于是与刘曜产生矛盾,领兵向东屯驻在项关。前司隶校尉刘暾劝王弥说:“现在九州动荡不安,群雄竞争,将军为汉国立下非凡的功劳,却又和始安王不和,将来怎么立足!不如向东占据本州,慢慢观察天下形势,上可以统一天下,下也能成就鼎足而立的基业,这是最好的计策。”王弥心里认同这个建议。
司徒傅祗在河阴建立行台,司空荀籓在阳城,河南尹华荟在成皋,汝阴太守平阳人李矩为他们修建房屋,运送粮食供给他们。华荟是华歆的曾孙。
荀籓和弟弟荀组、族子中护军荀崧,华荟和弟弟中领军华恒,在密县建立行台,向四方发布檄文,推举琅邪王司马睿为盟主。荀籓秉承皇帝旨意任命荀崧为襄城太守,李矩为荥阳太守,前冠军将军河南人褚翜为梁国内史。扬威将军魏浚屯驻在洛水以北的石梁坞,刘琨秉承皇帝旨意暂任魏浚为河南尹,魏浚到荀籓那里咨询谋划军事。荀籓邀请李矩一同会面,李矩连夜前往。李矩的下属都说:“魏浚不可信,不宜夜里去。”李矩说:“忠臣同心同德,有什么可怀疑的!”于是前往,与荀籓、魏浚等人交好后才离开。魏浚的族子魏该,聚集部众占据一泉坞,荀籓任命他为武威将军。
豫章王司马端是太子司马诠的弟弟,向东逃奔仓垣,苟曦率领众官员尊奉他为皇太子,并设置行台。司马端秉承皇帝旨意任命苟曦兼任太子太傅、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又从仓垣迁徙到蒙城屯驻。
抚军将军秦王司马业是吴孝王的儿子,荀籓的外甥,十二岁,向南逃奔密县,荀籓等人尊奉他,向南赶往许昌。前豫州刺史天水人阎鼎,在密县聚集几千名西州流民,想返回乡里。荀籓因阎鼎有才能且拥有部众,便任用他为豫州刺史,让中书令李絙、司徒左长史彭城人刘畴、镇军长史周顗、司马李述等人担任他的参佐。周顗是周浚的儿子。
当时天下大乱,只有江东比较安定,中原地区的士人百姓大多南渡长江躲避战乱。镇东司马王导劝说琅邪王司马睿招揽其中的贤才俊杰,与他们共同治理事务。司马睿听从了他的建议,征召了一百多名属官,当时的人称之为“百六掾”。随后任命前颍川太守勃海人刁协为军咨祭酒,前东海太守王承、广陵相卞壶为从事中郎,江宁令诸葛恢、历阳参军陈国人陈頵为行参军,前太傅掾庾亮为西曹掾。王承是王浑弟弟的儿子;诸葛恢是诸葛靓的儿子;庾亮是庾兖弟弟的儿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