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内史桓彝听说京城失守,悲愤交加,泪流满面,随即领兵进驻泾县。当时很多州郡都派使者向苏峻投降,他的部下裨惠又劝桓彝,不如暂且和苏峻通使,来缓解眼前的灾祸。桓彝却坚定地说:“我蒙受国家深厚的恩德,按道义应当以死报国,怎么能忍辱和逆臣往来!就算最终不能成功,那也是我的命。”桓彝派将军俞纵驻守兰石,苏峻派部将韩晃前去攻打。俞纵的军队快要战败时,身边人劝他撤退,俞纵说:“我蒙受桓侯(桓彝)的厚恩,应当以死报答。我不能辜负桓侯,就像桓侯不辜负国家一样!”于是奋力作战,最终战死。韩晃进军攻打桓彝,六月,泾县城被攻陷,桓彝被俘,随后被杀害。
各路军队刚到石头城时,就想和苏峻决战,陶侃却冷静地说:“叛贼现在势头正盛,难以和他们硬拼,应当用时间和智谋来打败他们。”不久后,联军多次交战都没有取胜,监军部将李根请求修筑白石垒,陶侃同意了。士兵们连夜修筑堡垒,到天亮时就建成了。听到苏峻军队整队的鼓声,将领们都担心他们会来攻打白石垒。孔坦却镇定地说:“不会的。如果苏峻要攻打堡垒,必须等到东北风大起,让我们的水军没法前去救援;现在天气平静,叛贼肯定不会来。他们整队,必然是要派兵从江乘出发,去掠夺京口以东的地区。”没过多久,果然如孔坦所料。陶侃派庾亮率领两千人驻守白石垒,苏峻率领一万多步兵骑兵从四面围攻,最终没能攻克。
王舒、虞潭等人多次和苏峻的军队交战,都不顺利。孔坦说:“本来就不该召郗公(郗鉴)来这里,导致东边的防线毫无防备。现在应该派他回去,虽然晚了点,但总比不派好。”陶侃于是下令让郗鉴和后将军郭默返回占据京口,修筑大业、曲阿、庱亭三座堡垒,来分散苏峻的兵力,派郭默驻守大业垒。
壬辰日,雍州刺史魏该去世。
这时,祖约派祖涣、桓抚袭击湓口。陶侃听说后,准备亲自领兵去迎击。毛宝急忙劝阻:“义军全靠您坐镇,您不能轻易出动,请让我去讨伐他们!”陶侃同意了。祖涣、桓抚途经皖城时,趁机攻打谯国内史桓宣。毛宝率军前去救援,却被祖涣、桓抚打败。一支箭射中毛宝的大腿,穿透了马鞍,毛宝让人踩着马鞍拔出箭,鲜血浸透了靴子。他忍着剧痛反击祖涣、桓抚,最终把敌军打跑,桓宣这才得以突围,归附温峤。之后毛宝又进军东关攻打祖约的军队,攻占了合肥的戍守据点,恰逢温峤召他回军,便又返回石头城前线。
祖约的部将们暗中与后赵勾结,许诺做后赵的内应。后赵将领石聪、石堪率军渡过淮河,进攻寿春。秋季七月,祖约的军队全线溃败,他本人逃往历阳,石聪等人俘获了寿春两万多户百姓后撤军。
后赵中山公石虎率领四万部众从轵关向西进发,攻打前赵的河东郡。河东地区响应石虎的县城有五十多个,石虎随后进军围攻蒲阪。前赵君主刘曜派河间王刘述征调氐族、羌族部众驻守秦州,防备张骏和杨难敌,自己则率领朝廷内外的精锐水陆大军救援蒲阪,从卫关向北渡过黄河。石虎见状心生畏惧,便率军撤退。刘曜率军追击,八月,在高候追上石虎,随即与他展开激战,大败石虎军队,斩杀将领石瞻。战场上尸体连绵两百多里,刘曜缴获的军资器械数以亿计,石虎逃往朝歌。刘曜从大阳渡过黄河,攻打驻守金墉的石生,还掘开千金堨堤坝,用水灌城。他又分派将领攻打汲郡、河内,后赵的荥阳太守尹矩、野王太守张进等人纷纷投降。消息传到襄国,后赵朝廷上下大为震动。
此时,张骏整饬军队,想趁前赵空虚袭击长安。理曹郎中索询劝谏道:“刘曜虽然东征,但他的儿子刘胤驻守长安,不是轻易能对付的。就算咱们能获得一点小胜利,要是刘曜放弃东征,回头来和咱们交战,那灾祸的规模就难以估量了!”张骏于是放弃了这个打算。
这时,苏峻的亲信路永、匡术、贾宁听说祖约战败,担心苏峻的大事难以成功,就劝苏峻把司徒王导等大臣全部杀掉,重新培植自己的亲信。但苏峻一向敬重王导,所以没有同意。路永等人便对苏峻产生了二心,王导趁机派参军袁耽暗中引诱路永归顺朝廷。九月戊申日,王导带着两个儿子和路永一起逃往白石垒。袁耽是袁涣的曾孙。
陶侃、温峤等人与苏峻长期对峙,始终无法决出胜负。苏峻分派将领向东西两方攻掠,大多取得胜利,联军士兵人心惶惶。从建康逃到西军(联军)的朝廷官员都私下议论:“苏峻狡猾又有决断力,他的部下骁勇善战,所向无敌。要是靠上天讨伐有罪之人,苏峻最终会灭亡;但单从人力来看,实在不容易除掉他。”温峤听后怒不可遏,立马斥责道:“你们自己怯懦,竟然还去夸赞叛贼!”可后来联军多次交战失利,温峤自己也开始忌惮苏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