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琛的堂兄梁弈是前秦的尚书郎,苻坚让典客官把梁琛安排在梁弈的府中居住。梁琛说:“过去诸葛瑾为吴国出使蜀国,与诸葛亮只在朝堂上相见,私下里不交往,我私下仰慕这种做法。现在让我住在私人府第,我不敢接受。”最终没有住在梁弈家中。梁弈多次到梁琛的馆舍,与他同住同睡,私下询问前燕的情况。梁琛说:“现在燕、秦两国分别占据一方,我们兄弟各自在两国受到恩宠,论及本心,各为其主。我如果说燕国的好处,恐怕不是秦国愿意听的;如果说燕国的坏处,又不是使者该议论的。兄长何必问这些呢!”
苻坚让太子接见梁琛。前秦人想让梁琛向太子行跪拜礼,事先暗示他说:“邻国的君主,就像本国的君主一样;邻国的太子,又有什么不同呢!”梁琛说:“天子的儿子与士大夫地位相当,这样设置是为了让他从低贱的地位逐渐提升到尊贵的位置。太子尚且不敢把父亲的大臣当作臣下,更何况是他国的大臣呢!如果没有纯粹的敬意,礼仪上有来有往,我内心怎会忘记恭敬,但恐怕行跪拜礼会成为不必要的麻烦。”最终没有向太子行跪拜礼。
王猛劝说苻坚留下梁琛,苻坚没有同意。
前燕君主慕容暐派大鸿胪温统授予袁真使持节、都督淮南诸军事、征南大将军、扬州刺史的官职,封他为宣城公。温统还没渡过淮河就去世了。
吴王慕容垂从襄邑返回邺城,威名更加显赫,太傅慕容评更加忌恨他。慕容垂上奏说:“我招募的将士舍生忘死、立下战功,将军孙盖等人冲锋陷阵,应当给予特殊奖赏。”慕容评全都压着不办。慕容垂多次提及此事,与慕容评在朝堂上争论,两人的怨恨隔阂越来越深。太后可足浑氏一向厌恶慕容垂,诋毁他的战功,与慕容评密谋诛杀他。太宰慕容恪的儿子慕容楷和慕容垂的舅舅兰建得知此事,告诉慕容垂说:“应当先发制人,只需除掉慕容评和乐安王慕容臧,其余的人成不了气候。”慕容垂说:“骨肉相残并引发国家内乱,我宁可一死,也不忍心这样做。”不久,两人又来告知慕容垂,说:“太后和慕容评已经下定决心,不能不早日行动。”慕容垂说:“如果实在无法调和,我宁可到外地躲避,其他的事不要再议论了。”
慕容垂内心忧虑,却不敢告诉儿子们。世子慕容令请求说:“父亲近来面带忧色,难道是因为君主年幼,太傅忌恨贤才,而父亲功高望重,越发被猜忌吗?”慕容垂说:“是这样。我竭尽全力、舍生忘死地击败强敌,本来是想保全家族和国家,没想到功成之后,反而让自己无容身之地。你既然了解我的心意,有什么办法为我谋划?”慕容令说:“君主昏庸懦弱,把朝政托付给太傅,一旦灾祸发生,会比迅雷还快。现在想要保全家族和自身,又不失道义,不如逃往龙城,用谦逊的言辞请罪,等待君主醒悟,就像周公居东待罪一样,或许能感动君主而得以返回,这是最好的结果。如果君主不醒悟,就向内安抚燕、代地区的百姓,向外安抚各少数民族,凭借肥如的险要地势自保,这是次一等的办法。”慕容垂说:“好!”
十一月辛亥朔日,慕容垂请求到大陆泽打猎,趁机穿着便服逃出邺城,准备前往龙城。到达邯郸时,他的小儿子慕容麟,一向不被慕容垂喜爱,逃回邺城告发了此事,慕容垂身边的人大多逃跑叛变。太傅慕容评禀报前燕君主慕容暐,派西平公慕容强率领精锐骑兵追击,在范阳追上慕容垂。世子慕容令负责断后,慕容强不敢逼近。恰逢日落,慕容令对慕容垂说:“原本想退守龙城保全自身,现在事情已经泄露,来不及谋划其他计策了。前秦王正在招揽天下英雄,不如前去归顺他。”慕容垂说:“现在的计策,除了投奔前秦,还能去哪里呢!”于是解散骑兵,隐匿行踪,沿着南山返回邺城,躲藏在过去赵国的显原陵。不久,有几百名猎人骑着马从四面赶来,慕容垂等人抵抗无法取胜,逃跑又无路可走,不知该怎么办。恰逢猎人们的猎鹰突然都飞走了,猎人们只好散去。慕容垂于是杀了一匹白马祭天,与跟随自己的人盟誓。
世子慕容令对慕容垂说:“太傅忌恨贤能,自从他谋划诛杀父亲以来,人们更加愤恨。现在邺城中没人知道父亲的去向,百姓就像婴儿思念母亲一样盼着您,汉人和少数民族都如此。如果顺应民心,趁他们没有防备发动袭击,夺取邺城易如反掌。事情成功后,改革弊政、选拔贤能,大力整顿朝政,辅佐君主,安定国家、保全家族,这是最大的功劳。现在正是有利时机,实在不能错过,希望给我几名骑兵,就足以办成此事。”慕容垂说:“按你的计策,事成了确实是大福气,失败了后悔都来不及!不如向西投奔前秦,这样可以万无一失。”慕容垂的儿子马奴暗中谋划逃回邺城,慕容垂杀了他后继续西行。到达河阳时,被渡口的官吏阻拦,慕容垂杀了官吏后渡过黄河。于是从洛阳出发,与段夫人、世子慕容令、慕容令的弟弟慕容宝、慕容农、慕容隆、侄子慕容楷、舅舅兰建、郎中令高弼一同投奔前秦,把妃子可足浑氏留在邺城。乙泉戍的守将吴归在阌乡追上他们,世子慕容令击退了吴归。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