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日,东晋丞相司马昱与大司马桓温在涂中会面,商议后续的行动;任命桓温的世子桓熙为豫州刺史,授予符节。
起初,前燕人许诺割让虎牢以西的土地贿赂前秦。晋军撤退后,前燕人反悔,对秦国人说:“之前使者的话有误。拥有国家的人,互相分担灾祸、救助危难,是常理如此。”前秦王苻坚大怒,派辅国将军王猛、建威将军梁成、洛州刺史邓羌率领三万步兵、骑兵讨伐前燕。十二月,秦军进军攻打洛阳。
大司马桓温征调徐州、兖州的百姓修筑广陵城,随后把自己的镇守之地迁到那里。当时徭役频繁,再加上瘟疫流行,百姓死亡的人数达到十分之四五,百姓怨声载道。秘书监太原人孙盛撰写《晋春秋》,如实记载当时的史实;大司马桓温看到后,十分愤怒,对孙盛的儿子说:“枋头之战确实是失利了,但也不至于像你父亲写的那样!如果这部史书流传开来,自然会关系到你家的存亡!”孙盛的儿子急忙叩拜道歉,请求修改史书。当时孙盛已经年老退休在家,性格方正严肃,有规矩法度,子孙即使头发花白,他对待他们也更加严厉。到这时,儿子们一起哭着磕头,请求他为全家百口人的性命着想。孙盛非常愤怒,没有答应,但儿子们还是私下修改了史书内容。孙盛此前已经抄写了另一本副本,流传到了国外。等到晋孝武帝征集寻访珍奇书籍时,从辽东人那里得到了这个副本,与当时流传的版本不同,于是两种版本都得以保存。
公元370年
春季正月己亥日,袁真因梁国内史沛郡人朱宪及其弟弟汝南内史朱斌暗中与大司马桓温勾结,将二人诛杀。
前秦王猛给前燕荆州刺史武威王慕容筑写信说:“我国如今已封锁成皋的险要关口,阻断盟津的通道,君王亲率百万精锐大军,将从轵关攻取邺城;而你所镇守的金墉城孤立无援,城下的秦军兵力,你亲眼所见,难道仅凭三百名疲惫的士兵就能抵挡吗!”慕容筑心生畏惧,献出洛阳投降,王猛部署军队接收了洛阳。前燕卫大将军乐安王慕容臧在新乐筑城,在石门击败秦军,擒获秦将杨猛。
王猛从长安出发前,请求让慕容令参与自己的军事行动,让他担任向导。临行前,王猛到慕容垂家中饮酒,从容地对慕容垂说:“如今即将远别,您用什么东西赠给我,让我日后见物思人呢?”慕容垂解下佩刀送给了他。王猛抵达洛阳后,贿赂慕容垂的亲信金熙,让他假扮成慕容垂的使者,对慕容令说:“我们父子来秦国,是为了逃避死亡。如今王猛痛恨我们如同仇敌,诋毁我们的话日益加深;秦王虽然表面上对我们友善,内心却难以揣测。大丈夫逃避死亡最终却仍不能幸免,将会被天下人耻笑。我听说燕国近来才开始醒悟,君主和太后互相指责过错。我现在准备返回燕国,所以派人告知你;我已经出发了,你也赶紧动身吧。”慕容令对此产生怀疑,犹豫不决了一整天,又无法核实消息真假。于是他带领自己过去的部下,谎称外出打猎,趁机逃往石门,投奔乐安王慕容臧。王猛上奏表揭发慕容令叛变的情况,慕容垂十分恐惧,便出逃离开,到达蓝田时,被追赶的骑兵抓获。前秦王苻坚在东堂召见慕容垂,安慰他说:“你因家族内部不和,前来投奔我。你贤能的儿子心系故土,仍有归乡之情,这也是人之常情,不必过分责怪他。不过燕国即将灭亡,不是慕容令能挽救的,可惜他白白送入虎口罢了。况且父子兄弟之间,罪责互不牵连,你为何如此恐惧,以至于狼狈到这种地步呢!”苻坚依然像过去一样对待慕容垂。前燕人因慕容令叛变后又返回,且他的父亲受到秦国厚待,怀疑慕容令是秦国派来的间谍,将他流放到沙城——沙城位于龙城东北六百里处。
对此,司马光说:过去周朝得到微子而推翻商朝,秦国得到由余而称霸西戎,吴国得到伍员而打败强大的楚国,汉朝得到陈平而诛杀项羽,魏国得到许攸而攻破袁绍。那些敌国的贤能大臣,前来为自己效力,是夺取天下的宝贵资源。王猛明知慕容垂的心思长期难以信任,却偏偏不考虑燕国尚未灭亡,慕容垂因才能出众、功劳卓着,无罪却遭猜忌,走投无路才归顺秦国,此时并无异心,却急于因猜忌而杀他,这是帮助燕国做不义之事,并且堵塞了其他贤才前来投奔的门路,怎么能这样做呢!所以前秦王苻坚用礼遇收服燕国民心,用亲近来了解燕国国情,用恩宠来瓦解燕国部众,用信任来结交燕国人心,这些做法都不过分。王猛为何如此急切地想要杀掉慕容垂,甚至做出市井小人般的欺诈行为,就像嫉妒慕容垂受宠而进谗言的人一样,这难道是品德高尚的君子该做的事吗!
乐安王慕容臧进军驻守荥阳,王猛派建威将军梁成、洛州刺史邓羌击退了他;留下邓羌镇守金墉城,任命辅国司马桓寅为弘农太守,接替邓羌戍守陕城,自己则率军返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