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许穆之,改名换姓自称司马飞龙,谎称是晋朝皇室近亲,前去投靠氐王杨难当。杨难当利用百姓对刘道济的怨恨,资助司马飞龙兵力,让他侵扰益州。司马飞龙招集蜀地百姓,得到一千多人,攻打并杀死巴兴县令,赶走阴平太守;刘道济派遣军队出击,斩杀司马飞龙。刘道济想任命五城人帛氐奴、梁显为参军督护,费谦坚决反对,不肯同意。帛氐奴等人与同乡赵广煽动各县百姓,谎称“司马殿下(司马飞龙)仍在阳泉山中”,聚集几千人,向广汉进军;刘道济的参军程展、治中李抗之,率领五百人迎击,全部战败阵亡。巴西人唐频聚集部众响应,赵广等人进攻涪城,将其攻克。于是涪陵、江阳、遂宁等郡的太守都弃城逃走,蜀地的侨居百姓和本地百姓一同反叛。
北燕石城太守李崇等十个郡的官员投降北魏。北魏君主征调当地百姓三万人挖掘壕沟,修筑围墙,以围困和龙。李崇是李绩的儿子。
八月,北燕君主派遣几万人出城迎战,北魏昌黎公拓跋丘等人击败北燕军队,斩杀一万多人。北燕尚书高绍率领一万多家百姓据守羌胡固;八月初九(辛巳),北魏君主率军进攻高绍,将其斩杀。平东将军贺多罗攻打带方郡,抚军大将军永昌王拓跋健攻打建德郡,骠骑大将军乐平王拓跋丕攻打冀阳郡,全部攻克。九月十四日(乙卯),北魏君主率军向西返回,将营丘、成周、辽东、乐浪、带方、玄菟六个郡的百姓三万家迁徙到幽州。
北燕尚书郭渊劝说北燕君主向北魏表示归顺,并献上女子,请求成为北魏的附庸国。北燕君主说:“此前我们已背负罪过,与北魏结下的怨恨已很深,投降归附只会自取灭亡,不如坚守志向,另谋出路。”
北魏君主围困和龙时,宫中侍卫大多在战场上作战,行宫的守卫人员很少。云中镇将朱修之谋划与南方人(南朝宋人)袭击杀死北魏君主,趁机进入和龙,乘船从海路返回南方;他将计划告诉冠军将军毛修之,毛修之不同意,计划才中止。不久事情泄露,朱修之逃奔北燕。北魏多次讨伐北燕,北燕君主派遣朱修之返回南方求救。朱修之从海路抵达东莱,随后回到建康,被任命为黄门侍郎。
赵广等人进攻成都,刘道济环城坚守。叛军聚集已久,始终没见到司马飞龙,人心涣散,想各自散去。赵广十分恐慌,率领三千人及仪仗队前往阳泉寺,谎称迎接司马飞龙。到达后,对寺庙里的僧人枹罕人程道养说:“你只要自称是司马飞龙,就能坐享富贵;否则就砍头!”程道养惊恐害怕,答应了赵广的要求。赵广于是推举程道养为蜀王、车骑大将军、益梁二州牧,改年号为泰始,设置文武百官。任命程道养的弟弟程道助为骠骑将军、长沙王,镇守涪城;赵广、帛氐奴、梁显以及他们的党羽张寻、严遐都被任命为将军,护送程道养返回成都,部众达到十多万人,从四面围攻成都,派人对刘道济说:“只要交出费谦、张熙,我们自然会撤军离开。”刘道济派遣中兵参军裴方明、任浪之各自率领一千多人出城迎战,都战败返回。
冬季十一月初五(乙巳),北魏君主返回平城。
十一月十二日(壬子),南朝宋任命少府中山人甄法崇为益州刺史。
当初,北燕君主的嫡妃王氏,生下长乐公冯崇,冯崇在兄弟中年纪最大。北燕君主即位后,立慕容氏为王后,王氏未能被立为王后,冯崇也被废黜,派去镇守肥如。冯崇的同母弟弟广平公冯朗、乐陵公冯邈相互商议说:“如今国家将要灭亡,无论聪明还是愚笨的人都知道。君主又听信慕容皇后的谗言,我们兄弟离死不远了!”于是一同逃奔辽西,劝说冯崇投降北魏,冯崇听从了他们的建议。恰逢北魏君主派遣给事郎王德招降冯崇,十二月十九日(己丑),冯崇派冯邈前往北魏,请求献出全郡投降。北燕君主得知后,派遣将领封羽在辽西包围冯崇。
北魏君主征召各地未做官的名士,州郡官员大多逼迫名士前往京城。北魏君主听说后,下诏命令地方长官以礼相待,明确告知名士们,任凭他们决定是否出仕,不得逼迫。
当初,宋文帝将小儿子刘绍过继给庐陵孝献王刘义真为嗣子,将江夏王刘义恭的儿子刘郎过继给营阳王刘义符为嗣子;十二月二十日(庚寅),封刘绍为庐陵王,封刘郎为南丰县王。
裴方明等人再次出城进攻程道养的军营,击败叛军,烧毁他们囤积的物资。
叛军党羽江阳人杨孟子率领一千多人驻守成都城南,参军梁俊之负责镇守南楼,他写信劝说杨孟子归降,并邀请杨孟子进城拜见刘道济。刘道济任命杨孟子为主簿,约定日期共同讨伐叛军。赵广得知这个谋划后,杨孟子十分害怕,率领部众逃奔晋原,晋原太守文仲兴与他一同据城坚守。赵广派遣帛氐奴进攻晋原,攻克城池,文仲兴、杨孟子都战死。裴方明再次出城进攻叛军,多次作战,击败叛军,叛军于是大败溃散;程道养收拢残部,得到七千人,返回广汉,赵广另外率领五千多人返回涪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