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癸未朔日(初一),发生日食。
甲申日(初二),北魏征调冀、相、定三州两万士兵,驻守长安南山各山谷,防备盖吴逃窜。丙戌日(初四),又征调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修筑京城外围的防御工事“畿上塞围”,从东端的上谷开始,向西延伸到黄河,绵延一千里。
南朝宋文帝修筑北堤,开挖玄武湖,在华林园修建景阳山。
秋季七月辛未日(二十日),南朝宋任命散骑常侍杜坦为青州刺史。杜坦是杜骥的兄长。起初,杜预的儿子杜耽,为躲避晋朝战乱,居住在河西,归附张氏(前凉)。前秦攻克凉州后,杜氏子孙才返回关中。宋高祖(刘裕)消灭后秦,杜坦兄弟跟随高祖渡过长江。当时江东王、谢等世家大族正兴盛,晚渡长江的北方人,朝廷常把他们当作“伧荒”(粗鄙的外乡人)对待,即便有才能可用,也无法担任清贵的官职。文帝曾与杜坦谈论金日磾(西汉时匈奴人,官至车骑将军),说:“可惜现在没有这样的人了!”杜坦说:“金日磾如果生在今世,连养马都忙不过来,哪里还能被赏识!”文帝脸色一变,说:“你怎么能这样轻视朝廷呢!”杜坦说:“请允许我以自身为例:我本是中原名门望族,晋朝战乱时,迁徙到凉州,家族世代传承,没有断绝祖业;只因渡江南来较晚,就被当作‘荒伧’排斥。金日磾是胡人,身为养马的仆役,却能越级担任宫廷近臣,跻身贤人名列。如今圣朝虽然也选拔人才,我恐怕未必能做到这样。”文帝沉默不语。
八月,北魏高凉王拓跋那等人击败盖吴,俘获他的两个叔父。将领们想把他们押送到平城,长安镇将陆俟说:“长安地势险要坚固,民风强悍固执,平时都不能忽视,何况是经历战乱之后呢!如今不杀盖吴,长安的叛乱就不会停止。盖吴独自潜逃,若不是他的亲信,谁能抓住他!如果留下十万大军追击一个人,也不是长久之计。不如私下答应盖吴的叔父,赦免他们的妻子儿女,让他们去追捕盖吴,必定能擒获。”将领们都说:“如今贼党已经溃散,只剩盖吴一人,他还能有什么作为?”陆俟说:“诸位没见过毒蛇吗!不斩断它的头,它还能害人。盖吴天性凶狠狡猾,如今若让他逃脱,必定会自称‘王者不死’,迷惑百姓,造成的祸患会更大。”将领们说:“您说得对。但抓住贼人不杀,反而放了他们,如果他们一去不返,谁来承担这个罪责?”陆俟说:“这个罪责我来替诸位承担。”高凉王拓跋那也认为陆俟的计策可行,于是赦免盖吴的两个叔父,与他们约定期限后释放。到了约定日期,盖吴的叔父没有回来,将领们都责怪陆俟,陆俟说:“他们只是在等待时机,不会违约的。”几天后,盖吴的叔父果然带着盖吴的首级回来,将其传送到平城。永昌王拓跋仁等人讨伐盖吴的残余党羽白广平、路那罗等,将叛乱全部平定。北魏任命陆俟为内都大官。
恰逢安定郡卢水胡人刘超等人聚众一万多人反叛,北魏君主因陆俟在关中威望与恩德卓着,再次任命他为都督秦、雍二州诸军事,镇守长安。君主对陆俟说:“关中百姓接受教化的时间尚短,恩德信义还未深入人心,官吏百姓多次叛乱。如今我若给你重兵,刘超等人必定会同心协力,占据险要抵抗,不容易攻克;若兵力太少,又无法制服贼人,你要自己想办法平定叛乱。”陆俟于是单人匹马前往长安赴任。刘超等人听说后,非常高兴,认为陆俟没有能力对付他们。
陆俟抵达长安后,向刘超等人分析成败祸福,引诱招降,还娶了刘超的女儿,与他结为姻亲,以此拉拢他;刘超自恃部众众多,仍没有投降的意思。陆俟于是率领帐下亲信前往见刘超,刘超派人预先对陆俟说:“如果你的随从超过三百人,我们就用弓箭迎接;不到三百人,就用酒食招待。”陆俟于是率领两百名骑兵前往刘超营地。刘超布置了严密的防备,陆俟却开怀畅饮,大醉后返回。不久,陆俟又挑选五百名敢死士兵外出狩猎,趁机前往刘超营地,与士兵约定:“动手的时机以我喝醉为信号。”饮酒时,陆俟假装喝醉,跳上马大声呼喊,亲手斩杀刘超;士兵们应声出击,杀死杀伤一千多人,于是平定了叛乱。北魏君主征召陆俟返回平城,任命他为外都大官。
这一年,吐谷浑部落重新返回原来的土地。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