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西阳五水流域的各蛮族叛乱,从淮水、汝水到长江、沔水流域,都受到蛮族侵扰。南朝宋下诏命太尉中兵参军沈庆之统领江、豫、荆、雍四州军队讨伐蛮族。
这时,北魏任命骠骑大将军拓跋寿乐为太宰、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长孙渴侯为尚书令,加授仪同三司。十一月,拓跋寿乐、长孙渴侯因争夺权力,都被赐死。
十一月十八日,北魏广阳简王拓跋建、临淮宣王拓跋谭都去世。
十一月十九日,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母亲闾氏去世。
北魏南安王拓跋余在位时,任命古弼为司徒,张黎为太尉。等到文成帝即位,古弼、张黎的建议不合皇帝旨意,被降为外都大官;后来二人因有怨言,且家人告发他们施行巫蛊之术,都被诛杀。
十一月二十七日,南朝宋庐陵昭王刘绍去世。
这时,北魏追尊景穆太子拓跋晃为景穆皇帝,追尊文成帝的母亲闾氏为恭皇后,尊奉乳母常氏为保太后。
此时,陇西屠各人王景文反叛北魏,自行任命王侯;北魏统万镇(今陕西靖边北)守将南阳王拓跋惠寿、外都大官于洛拔统领四州军队讨伐平定叛乱,将王景文的党羽三千多家迁徙到赵、魏地区(今河北、河南一带)。
十二月初三,北魏将恭皇后安葬在金陵。
北魏世祖拓跋焘晚年时,佛教禁令逐渐松弛,民间常有私下信奉佛教的人。等到文成帝即位,群臣大多请求恢复佛教。十二月初十,北魏下诏:各州、郡、县中百姓聚居的地方,可各自修建一座佛塔;百姓若想当和尚,允许出家。大州可出家五十人,小州四十人。于是此前被毁坏的佛塔,大多得以修复。文成帝亲自为沙门师贤等五人剃发,任命师贤为道人统(佛教最高长官)。
十二月十二日,北魏任命乐陵王拓跋周忸为太尉,南部尚书陆丽为司徒,镇西将军杜元宝为司空。陆丽因有拥立文成帝的功劳,所以受到皇帝的亲信重用,朝中大臣无人能比,被赐爵平原王。陆丽推辞说:“陛下是国家的正统继承人,本就该继承皇位;我顺应天命迎接陛下,是臣子的常规职责,不敢贪天之功来求取重赏。”他多次推辞,文成帝都不允许。陆丽又说:“我父亲侍奉先帝,忠诚勤勉,功绩显着。如今他已年老,我希望将我的爵位授给他。”文成帝说:“我身为天下之主,难道不能让你们父子都成为王吗!”
十二月十三日,将陆丽的父亲建业公陆俟的爵位晋升为东平王。文成帝又下令封陆丽的妻子为王妃,免除他子孙的赋税徭役。陆丽极力推辞,文成帝更加赞赏他。
北魏任命东安公刘尼为尚书仆射,西平公源贺为征北将军,二人都晋升为王爵。文成帝赏赐群臣时,对源贺说:“你可任意选取赏赐。”源贺推辞说:“南方、北方尚未平定,国库不能空虚。”文成帝坚持要赏,源贺才只选了一匹战马。
文成帝即位时,高允参与了拥立密谋,陆丽等人都受到重赏,唯独高允没有得到赏赐,但他终身没有提及此事。十二月十九日,拓跋周忸因事被赐死。当时北魏法律严酷,源贺上奏说:“谋反家族中,十三岁以下且未参与谋反的男子,应免除死刑,没入官府为奴。”文成帝采纳了这一建议。
这时,江夏王刘义恭返回朝廷。
十二月二十六日,南朝宋任命刘义恭为大将军、南徐州刺史,仍保留录尚书事的职务。
起初,北魏进入中原后,使用《景初历》(三国曹魏杨伟编制);世祖攻克沮渠氏(北凉)后,得到赵匪攵编制的《玄始历》,当时人认为这部历法更精密,这一年,北魏开始推行《玄始历》。
喜欢资治通鉴新译请大家收藏:(m.20xs.org)资治通鉴新译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