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儿冷笑一声:“要是有办法,还用等到现在?我又没有当官的亲戚,也没有做官的朋友,能想出什么办法来?就算有,他们也未必会搭理咱们呢!”
刘姥姥说:“事情并不全然如此。计划在于我们人怎么做,但成功与否还得看天意。只要我们尽力去谋划,再加上菩萨的保佑,说不定真能找到一些机会呢。我倒有个想法,或许能给你们带来机会。想当年,你们和金陵王家可是有过亲戚关系的,二十年前他们对你们还挺看重的。现在嘛,可能是你们自视清高,不肯去巴结他们,这才渐渐疏远了。记得我和我女儿以前还去拜访过一次。他们家的二小姐,真是个爽快人,待人接物一点架子都没有。她现在可是荣国府贾二老爷的夫人了。听说上了年纪之后,更加慈悲为怀,特别怜悯穷人、尊敬老人,还热衷于斋僧布道、施舍钱财。虽然王家现在升官到外地任职了,但那位二姑太太或许还记得咱们。你何不试着去走动走动,说不定她念及旧情,能给咱们一些好处呢。万一她稍微发点善心,帮咱们一把,那咱们可就受益匪浅了!”
一旁的刘氏插话道:“您说得虽在理,可咱们这副模样,怎么好意思上门呢?先不说他们家里的下人愿不愿意给我们通报,万一被拒之门外,那得多难堪啊!”
狗儿听到妻子如此说,心里不禁有些动摇。接着,他又听到妻子说了一番话,便笑着接话说:“姥姥你既然这么说了,况且当年你见过这位姑太太一次,你明天就去一趟,先试试风头再说。”
刘姥姥犹豫道:“哎哟,我老了,能有什么用?这家的家人又不认识我,我去也是白去。”
狗儿笑道:“不用担心,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可以带着外孙子小板儿一起去找陪房周瑞。你知道吗,周瑞和我父亲曾经一起处理过一件事,我们之间的关系很好。”
刘姥姥也表示理解:“我知道他的。只是很久没走动了,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不过事到如今也顾不得了。你又是男人,又是这副模样,自然去不了。我们年轻媳妇子也不好意思抛头露面,还是我豁出去这张老脸去碰一碰。如果真有好处,对我们大家都有益。就算没有银子来,我也能去公府侯门见见世面,这一生也不算白过了。”
大家听了都笑了起来,当晚就商量好了计划。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刘姥姥就起床梳洗打扮了一番,还特地叮嘱了小孙子板儿几句。板儿不过五六岁大,什么都不懂,一听说要进城玩,高兴得连连点头答应。
随后,刘姥姥带着板儿进了城,一路找到了宁荣街。到了荣国府大门前,只见门前轿马车辆络绎不绝,刘姥姥心里有些发憷,不敢贸然上前。她先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又嘱咐了板儿几句,这才小心翼翼地走到角门边。
只见几个挺胸凸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凳子上闲聊。刘姥姥硬着头皮凑上前去,赔笑道:“各位大爷吉祥!”
那些人打量了她一番,问她从哪里来。刘姥姥满脸堆笑地说:“我是来找太太的陪房周大爷的,麻烦您哪位大爷帮我通传一声。”
那些人听了,都不理不睬,过了好一会儿才说:“你到那边墙角等着去吧,一会儿他们家会有人出来的。”
这时,其中一位年长的人道:“别耽误人家的事,也别戏弄人家。”
于是转向刘姥姥说:“周大爷已经去南边了,不过他住在后街一带,他娘子在家。你要找的话,就从这边绕到后街,去后门问问就行了。”
刘姥姥听后连忙道谢,随后拉着板儿,绕到了后门。一到那里,就看到门前摆着好些做小买卖的担子,有的卖吃的,有的卖玩具,二三十个小孩子在那里吵吵闹闹地玩耍。
刘姥姥拉住其中一个孩子问道:“小伙子,我问一下,这里有个周大娘在家吗?”
孩子回答说:“哪个周大娘呀?我们这里有三个周大娘呢,还有两个周奶奶,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行业的?”
刘姥姥解释说:“是太太的陪嫁丫鬟周瑞家的。”
孩子说:“哦,那这个好办,你跟我来。”
说完,蹦蹦跳跳地领着刘姥姥进了后门,来到一个院子墙边,指着说:“这就是她家。”
接着又大声喊道:“周大妈,有位老奶奶来找您,我把她带来了。”
周瑞家的(注:“周瑞家的”就是指周瑞的妻子,古时候女人很多无名,只能这样代指)在里面听到动静,连忙迎了出来,询问是哪位来访。
刘姥姥赶紧迎上前去,笑道:“哟,周嫂子啊,你好!”
周瑞家的仔细辨认了一会儿,这才笑道:“刘姥姥,你好啊!你说说,这才几年功夫,我竟然给忘了。快请进家里坐吧。”
刘姥姥一边往里走,一边笑着说:“您真是贵人多忘事,哪里还记得我们这些小人物呢。”
说着,两人来到了屋里。周瑞家的吩咐雇来的小丫头倒上茶来,两人边喝边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