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琏说:“这还用说吗!不然,我们现在这么忙是为了什么?”
凤姐笑道:“如果真的这样,那我可算是开了大眼界了。只可惜我晚生了几年,要是早出生二三十年,现在这些老一辈的人也不会笑话我没见过世面了。说起当年太祖皇帝效仿舜帝巡视的事情,那场面比任何一本书都要精彩,偏偏我没那个福气赶上。”
赵嬷嬷说:“哎呀,那可是千年难遇的大事!那时候我刚记事,咱们贾府在姑苏、扬州一带负责监造大船,修理海堤,就为了迎接圣驾一次,银子花得跟流水一样!说起来……”
凤姐连忙接过话茬:“我们王府也准备过一次。那时候我祖父专门负责各国进贡和朝贺的事务,所有来朝的外国人都由我们家供养。广东、福建、云南、浙江等地的洋船和货物,全都是我们家的。”
赵嬷嬷说道:“这事儿还有谁不知道?现在还有句顺口溜,说‘东海少了白玉床,龙王来请江南王’,讲的就是咱们奶奶您府上的事儿。再说说如今在江南的甄家,哎呀,那气派可真大!唯独他们家四次接待过皇上南巡,要不是我们亲眼所见,跟谁说谁都不会相信。别说银子多得跟泥土似的,世间万物,哪一样不是堆积如山、填满海沟,‘罪过’、‘可惜’这样的话都顾不上了。”
凤姐说:“我常听我们老一辈的人也这么说,怎么可能不信。只是好奇他们家怎么就能这么富贵?”
赵嬷嬷答道:“我跟奶奶说句实话,他们不过是拿着皇家的钱再去为皇家办事罢了!哪户人家会有那么多钱来摆这种虚架子?”
正当大家聊得热火朝天时,王夫人又派人来询问凤姐是否用过饭了。凤姐立刻意识到有事要找她,于是匆匆扒了几口饭,漱了口就要走。
这时,二门上的小厮来报:“东府的蓉大爷和蔷大爷到了。”
贾琏刚漱完口,平儿正捧着水盆让他盥手,见状便问:“什么事?快说。”
凤姐于是停下脚步稍等,听他们回报。
贾蓉先说:“我父亲派我来告诉叔叔,老爷们已经商量好了,打算从东边一带开始,借着东府的花园,转到北边,总共丈量好了,有三里半大,可以用来建造省亲别墅。现在已经派人去画图样了,明天就能拿来。叔叔刚回家,想必累了,不用到我们这边去,有话明天一早再请过去面议。”
贾琏笑着回应道:“多谢大爷体贴费心,我就遵命不过去了。这个主意正合我意,既省事又容易建造;如果另外找地方,那就更麻烦了,而且也不成体统。你回去跟老爷们说,这样很好,如果他们还想改,就靠大爷劝阻,千万不要另找地方。明天一早,我去给大爷请安,再详细商议。”
贾蓉连忙应承了几个“是”。
贾蔷再次走近,禀报道:“前往姑苏聘请戏曲教练,挑选购买女孩子,以及购置乐器、戏服等事宜,大爷已经指派了我,还让我带上管家的两个儿子,以及单聘仁、卜固修两位清客先生,一同前往办理。因此,大爷让我先来拜见叔叔。”
贾琏听后,仔细打量了贾蔷一番,笑道:“你觉得自己能胜任这项工作吗?这件事虽然看起来不算太大,但其中可有不少门道和讲究。”
贾蔷笑着回答:“我只好边做边学了。”
贾蓉在旁边的灯光阴影中轻轻地扯了扯凤姐的衣袖,凤姐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于是笑着回应道:“你也太过多虑了,难道大爷还不如我们懂得用人?偏偏你又担心他做不好。谁生来就什么都会?孩子们都已经这么大了,俗话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大爷派他去,不过是个名义上的领队,难道还真指望他去讨价还价、管理财务吗?依我看,这样就挺不错了。”
贾琏说:“自然是这样的。我并不是要反对,只不过是帮他考虑考虑周全些。”接着问:“那这项费用要从哪里支出?”
贾蔷回答道:“刚才我们也讨论到这里。赖爷爷说,不用从京城带钱下去,江南的甄家还欠我们五万两银子。明天写封信附带汇票,我们先支取三万,剩下的两万留着,用于采购花烛、彩灯以及各种帘幕、帐幔等所需。”
贾琏点头赞同道:“这个办法好。”
凤姐连忙对贾蔷说:“既然这样,我这儿有两个办事既内行又可靠的人,你就带着他们去办理吧,这也算是便宜你了。”
贾蔷连忙陪着笑脸说:“我正想跟婶婶要两个人,这也太巧了。”接着询问他们的名字。
凤姐便转头问赵嬷嬷。这时赵嬷嬷已经听得发呆,平儿赶紧笑着推了她一下,她才回过神来,连忙说:“一个叫赵天梁,一个叫赵天栋。”
凤姐嘱咐道:“可别忘记了,我现在要去忙我的事了。”说完就走了出去。贾蓉急忙追出来,又悄悄地对凤姐说:“婶子需要什么东西,吩咐一声,我写个账单给蔷兄弟带去,让他按照账单准备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