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宝玉走到院子外面,几个跟随贾政的小仆人立刻冲上来,从腰间抱住他,纷纷说道:“今天多亏了我们,老爷才这么高兴。老太太派人出来问了好几次,都是我们回答说老爷很高兴。不然的话,老太太肯定会叫你进去,那你就没机会展示才华了。大家都说,你写的那些诗比所有人都强。今天得了这么大的荣誉,该赏我们点东西吧。”
宝玉笑着回答:“每人赏一吊钱。”
众人却说:“谁还在乎那一吊钱啊!把你的荷包赏给我们吧。”
话音未落,一个上来解荷包,另一个就去解扇套,不容宝玉分说,将他身上佩戴的东西统统解了下来。
他们又说:“好好送上去吧。”于是,一个小仆人抱起宝玉,其他几个围着他,一路送到贾母二门之前。
这时,贾母已经派人来看过好几次了。众奶妈、丫鬟也跟了上来,见过贾母后,得知宝玉没有受委屈,心里自然是很高兴。
过了一会儿,袭人端来了茶,发现贾宝玉身边佩戴的饰物全都不见了,于是笑着说:“戴的东西又被哪些不要脸的人偷偷解走了?”
林黛玉听见这话,走过来查看,果然一件饰物都不剩了,便对宝玉说:“我送给你的那个荷包也被他们拿走了?你以后再想要我的东西,可没有了!”
说完,她赌气回房,拿起前几天宝玉请她做的那个香袋——才做了一半——赌气地拿起剪刀就剪。
宝玉见她生气,知道事情不妙,连忙追过去,但香袋已经被剪破了。
宝玉之前已经见过这个香袋,虽然还没做完,却异常精巧,花费了不少心思。现在看到它无缘无故地被剪了,心里也很生气。
于是急忙解开衣领,从里面的红袄襟上取下黛玉送他的那个荷包,递给黛玉看,说:“你看看,这是什么!我哪一次把你的东西送人了?”
林黛玉见他如此珍视,将其藏在衣服里面,显然是担心被别人拿去,因此内心感到懊悔,自责自己太过冲动,没有弄清楚状况就剪坏了香袋。这让她既惭愧又生气,低下头默不作声。
贾宝玉见状说道:“你也不必剪了,我知道你不过是懒得给我东西。这样吧,连同这个荷包我也还给你,如何?”
说着,便将荷包扔向她的怀里,转身就要走。林黛玉看他这样,更加生气了,声音哽咽,气息不畅,眼泪又汪汪地流了下来,再次拿起荷包准备剪。
贾宝玉见她情绪如此激动,连忙转身抢过荷包,笑着哄道:“好妹妹,饶了它吧!”
林黛玉生气地把剪刀一扔,擦着眼泪说道:“你不用一会儿对我好,一会儿对我不好的,要是真的恼了,就干脆别理我。这又算得了什么!”说完,赌气上了床,面朝里躺下,继续擦拭眼泪。
贾宝玉忍不住凑上前去,不停地用“妹妹”来称呼她,赔不是。
前面贾母高声呼唤着宝玉。众位奶妈和丫鬟连忙回应道:“宝玉在林姑娘的房间里呢。”
贾母听后说:“好,好,好!就让他和姐妹们一起玩玩吧。刚才他父亲拘着他半天了,现在让他开心一会儿吧,只是别让他们吵架,别惹他不高兴。”
大家都应声答应。黛玉被宝玉缠得没办法,只好起身说道:“你这样不让我清静,我就离开你。”说着就往门外走。
宝玉笑道:“你走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一边说着,一边还是把荷包拿起来戴上了。
黛玉伸手去抢,说:“你说不要了的,现在又戴上,我都替你害臊!”说完,“嗤”的一声又笑了。
宝玉说:“好妹妹,明天你再帮我做个香袋吧!”
黛玉道:“那得看我高不高兴。”边说边和宝玉一起走出房间,往王夫人的上房去了。恰巧宝钗也在那里。
此刻,王夫人所在之处异常喧嚣。原来,贾蔷已从苏州购置了十二名女孩,并且聘请了教练以及所需的道具等物品归来。与此同时,薛姨妈搬至东北方向一处幽静居所,将梨香院腾空并进行修缮,用作女孩们排练戏曲的场所。
她还指派家中原有的、曾学过歌唱、如今已年迈的女人们来监督和指导这些女孩。贾蔷则被任命负责管理日常开支、银钱事务以及所有大小所需的物资和账目。
另外,林之孝家的前来禀报:“已经成功聘请到十名小尼姑和小道姑,连同新做的二十套道袍也已备齐。还有一位带发修行的女子,她是苏州人,出身于书香门第、仕宦之家。因自幼体弱多病,买了许多替身都不见效,最终她自己入了佛门才转好。因此,她选择带发修行,今年刚满十八岁,法号妙玉。如今她的父母都已去世,身边只有两个老嬷嬷和一个小丫头照顾。她精通文字,经文也已无需再学,相貌也极为出众。听说京城有观音遗迹和贝叶遗文,去年便随师父来到此地,现住在西门外牟尼院。她的师父精通先天神数,去年冬天去世。妙玉本想护送师父灵柩回乡,但师父临终前嘱咐她,说她不宜回乡,应在此地静修,将来自有她的归宿。所以她就没有回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