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贾琏听凤姐说有事要商量,便停下脚步询问是什么事情。
凤姐说:“二十一日是薛妹妹的生日,你打算怎么办呢?”
贾琏回答道:“我怎会不知道怎么办!你连那些大场面的生日宴会都操办过,现在反倒没了主意?”
凤姐解释说:“大生日的操办,无非是按照既定的规矩来。可这次薛妹妹的生日,说大也大不到哪里去,说小也不小,所以才来和你商量商量。”
贾琏听了,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你今天怎么糊涂了。现成的例子摆在眼前,林妹妹不就是个例子吗?往年怎么给林妹妹办的,现在就照着那个样子给薛妹妹办不就行了。”
凤姐听了,冷笑一声说:“难道我连这个都不知道?我本来也是这么想的。但昨天听老太太提起,问起大家的年龄和生日,听说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然不是整十的生日,但也算是到了及笄的年纪。老太太说要替她好好办一场生日宴。所以我想,如果真的替她办,自然不能跟往年给林妹妹办的那样简单了。”
贾琏说:“既然如此,那就比给林妹妹的多增加一些排场好了。”
凤姐说:“我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来征求你的意见。如果我私自增加东西,你又会怪我没有事先告诉你。”
贾琏笑着说:“算了,算了!这种虚情假意我不要。你不盘问我我就心满意足了,我还敢怪你!”说完,他就径直离开了,这件事也就不再多提。
再说史湘云在贾府住了两天后,便打算回去。贾母于是挽留道:“等你宝姐姐过完生日,看了戏再走吧。”
史湘云听后,只好继续留下。同时,她还派人回去取自己以前做的两件针线活,打算作为送给宝钗的生日礼物。
贾母自从宝钗来到贾府后,就一直很喜欢她的稳重平和。恰巧宝钗要过她的第一个生辰,贾母便自己拿出二十两银子,叫来凤姐,让她负责筹备酒宴和戏曲表演。
凤姐见状,凑趣说道:“老祖宗给孩子们过生日,谁还敢争什么排场,还需要特别办酒席和戏曲吗?既然想要热闹,那就得从自己私房里拿出些银子来。这二十两银子,说是发霉的旧钱,还让我贴补进去。如果真的拿不出来也就算了,但您那金银财宝多得箱子都快压塌了,还这样吝啬我们。瞧瞧满屋子的人,哪个不是您的儿女?难道将来只有宝兄弟能继承您的家业吗?那些私房钱只留给他,我们现在虽然不配用,但也别让我们过得太苦啊。这点钱,够买酒还是够请戏班子?”一席话说得满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贾母也笑道:“你们听听这张嘴,我自认为挺会说的,怎么还是说不过她这只猴子。你婆婆也不敢和我顶嘴,你和我倒是挺能抬杠的。”
凤姐笑道:“我婆婆也是一样疼爱宝玉,我也没地方去诉苦,反倒说我顶嘴。”说着,又逗得贾母笑了一回,贾母心里十分高兴。
到了晚上,全家人都聚在贾母身边,晚餐过后,趁着天色未全暗,家中的女眷们包括母亲和姐妹们在一起谈笑风生。
这时,贾母询问宝钗喜欢看什么戏,爱吃什么食物。宝钗深知贾母年岁已高,偏爱热闹的戏曲和甜软易消化的食物,于是就按照贾母平时喜欢的那些来回答。
贾母听后非常高兴。第二天,就先派人送去了衣物和玩具等礼物,王夫人、凤姐、黛玉等每个人都有份,礼物根据各人的身份和喜好有所不同,不必一一细说。
到了二十一日,在贾母的内院里搭建了一个小巧精致的家庭戏台,并预定了一出新编排的小戏,剧目涵盖了昆曲和弋阳腔两种戏曲形式。
同时,在贾母的正房里布置了几桌家常宴席,没有邀请任何外来的宾客,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和宝钗算是客人,其余的都是自家人。
这天一大早,宝玉因为没看到黛玉,便到她房间去寻找,只见黛玉斜倚在炕上。
宝玉笑着说:“起来吧,该去吃饭了,戏马上就要开演了。你喜欢看哪一出戏?我好早点安排。”
黛玉冷笑着回应:“你这么说,何不专门请一班戏来,专挑我喜欢的唱给我看。现在倒不必踩着别人的光来问我。”
宝玉笑道:“这有什么难的。明天就这么办,也让他们沾沾我们的光。”说着,一边拉起黛玉,一边牵着她的手一同走了出去。
饭后开始点戏时,贾母总是先让宝钗来点。宝钗客气地推辞了一番,实在推辞不过,就点了一出《西游记》。
贾母自然很高兴,接着又让薛姨妈点。薛姨妈见宝钗已经点了,便不肯再点,贾母也就没有再坚持。
于是贾母吩咐凤姐来点。尽管凤姐面前有邢夫人和王夫人在,但因为是贾母下的命令,她不敢不从。而且凤姐知道贾母喜欢热闹,更喜欢那些逗趣玩笑的戏码,所以就点了一出《刘二当衣》。
贾母果然更加高兴,随后就让黛玉来点。黛玉又谦让给薛姨妈、王夫人等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