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笑道:“今天我特意带着你们来找乐子,咱们只顾自己高兴,别管她们。我好不容易安排唱戏、摆酒,难道是为了她们?她们在这里白听白吃,已经占便宜了,哪里还轮得到她们来点戏呢!”
说完,大家都笑了起来。黛玉这才点了一出戏。接着宝玉、史湘云、迎春、探春、惜春、李纨等人都各自点了一出,随后开始扮演演出。
到了宴席开始的时候,贾母又叫宝钗来点戏。宝钗选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宝玉说:“也就只能点这些戏了。”
宝钗回应道:“你这几年戏算是白听了,哪里懂得这出戏的好处,场面精彩,唱词更是绝妙。”
宝玉道:“我一向不喜欢这种热闹的戏。”
宝钗笑道:“要说这出戏热闹,那你可真是不懂戏呢。你过来,我告诉你,这出戏开场是一套北曲《点绛唇》,声音铿锵有力,节奏分明,韵律自然是极好的;特别是其中的一支《寄生草》,填得极为巧妙,你哪里会知道这些。”
宝玉听她说得如此精彩,便凑近她恳求道:“好姐姐,念给我听听吧!”
于是宝钗便念了起来:漫搵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哪里讨,烟蓑雨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
大意为:洒落英雄泪满裳,离别那隐士的居所。感激慈悲之恩,我在莲花座下剃度出家。无奈命中无缘,转瞬间我们便匆匆分离。赤身裸体而来,又赤条条地离去,无所挂碍。到哪里去寻找那一身烟雨蓑衣,独自踏上旅程?就让我穿着芒鞋,捧着破钵,随遇而安,随缘度化!
宝玉听了之后,高兴得直拍膝盖,画圈表示兴奋,连连称赞,还夸奖宝钗博学多才,似乎没有她不知道的书。
林黛玉见状,笑道:“大家安静看戏吧!戏还没演到《山门》那一出,你倒是先开始《妆疯》了。”
林黛玉的话引得湘云也忍不住笑了。于是,大家继续看戏。
到了晚上活动结束时,贾母特别喜欢那个扮演小旦和一个扮演小丑的孩子,于是命人把他们带进跟前来。仔细端详之后,觉得他们更加惹人怜爱。
贾母询问了他们的年龄,得知小旦才十一岁,小丑只有九岁,在场的人都感叹了一番。
贾母吩咐人另外拿些肉食和果子给他们两人,还额外赏了两串钱。
凤姐笑着说:“这孩子扮上妆,活脱脱像咱们这里的一个人,你们难道没看出来?”
宝钗心里其实已经猜到了,但只是微微一笑,不肯说出来。宝玉也猜中了是谁,同样不敢明说。
史湘云接着笑道:“倒像是林妹妹的样子。”
宝玉一听,连忙向湘云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别说。
然而,众人都听到了湘云的话,开始仔细打量那两个孩子,随后都笑了起来,说确实很像。不久,大家便散了。
晚上,湘云准备更换衣物时,吩咐翠缕打开衣物包裹进行整理和打包。
翠缕说:“急什么,等到要出发的那天再打包也不迟啊。”
湘云回答道:“明天早上就走了,留在这里干嘛?看人脸色行事,有什么意思?”
宝玉听到这话,连忙走近,拉着她说:“好妹妹,你误会我了。林妹妹心思细腻敏感。其他人虽然心里明白,但都不敢说出来,就是怕她会生气。谁知道你不加思索地就说出来了,她能不生你的气吗?我是怕你得罪了她,所以才给你使眼色。你现在生我的气,不仅辜负了我的好意,还让我受了委屈。要是换作别人,就算得罪了十个人,跟我又有什么关系呢!”
湘云甩开手说:“你那套甜言蜜语别对我说了。我本来就不如你的林妹妹,别人说她、拿她开玩笑都可以,唯独我说了就不行。我原本就不配说她。她是小姐,我是丫鬟,得罪了她可不得了!”
宝玉焦急地说:“我本意是为了你好,反而弄巧成拙了。如果我有二心,现在就让我化成灰,被万人践踏!”
湘云道:“大过年的,少说这些没边没际的狠话、废话、歪理,这些话让那些小心眼、爱生气、会管制你的人听去吧!别惹我骂你。”说完,她便径直走到贾母房间的内室,气愤地躺下休息了。
宝玉觉得无趣,只好再次去找黛玉。刚到门槛边,黛玉就把他推了出去,并把门关上了。
宝玉又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只能在窗外低声呼唤:“好妹妹。”
黛玉却始终不理睬他。宝玉心情郁闷,低着头自我反省。袭人早已明白其中的缘由,这时候也不能去劝解。
宝玉只是傻傻地站在那里。黛玉以为他已经走了,便起身开门,却发现宝玉还站在那里。这时,黛玉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再关门,只好抽身回到床上躺下。
宝玉跟着进来问道:“凡事都有个原因,说出来,大家心里也好受些。无缘无故地就生气了,这到底是为什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