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宝钗正巧也在场。林黛玉则沉默不语,紧挨着贾母坐了下来。
宝玉没什么特别的话要说,便转向宝钗笑道:“大哥哥的好日子,偏偏我又不舒服了,没法送礼,连去磕个头都做不到。大哥哥若不知道我病了,还以为我偷懒,故意不去呢。万一将来他生气了,姐姐你得帮我解释一下啊。”
宝钗笑道:“这也太客气了。就算你要去,我们也不敢惊扰你,更何况你现在身体不好。咱们兄弟天天见面,要是存了这样的心思,反而显得生分了。”
宝玉又笑道:“只要姐姐能理解我就好。”接着又问:“姐姐怎么不去看戏呢?”
宝钗回答:“我怕热,看了两出戏就觉得热得不行。本想走,可客人还没散。我只好推说自己不舒服,就先过来了。”
宝玉一听,脸上不由得露出了尴尬的神色,只好又勉强笑道:“难怪他们拿姐姐跟杨贵妃比,原来姐姐也是体态丰满怕热啊。”
宝钗一听这话,顿时大怒,但又不好发作。想了想,脸红了起来,冷笑两声说:“我倒像杨贵妃,只是可惜没有一个好哥哥好兄弟能像杨国忠那样。”
两人正说着,恰巧小丫头靛儿找不到扇子了,便笑着对宝钗说:“一定是宝姑娘藏了我的扇子。好姑娘,赏给我吧!”
宝钗指着她说:“你要小心!我什么时候跟你开过这样的玩笑?你再怀疑我,应该去和那些平时跟你嬉皮笑脸的姑娘们问去。”一番话说得靛儿跑开了。
宝玉知道自己又说错话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比之前在林黛玉面前还尴尬,于是急忙转身去和别人搭讪去了。
黛玉听见宝玉调侃宝钗,心中暗自窃喜,正欲插话,也想趁机开个玩笑,不料此时靛儿因找扇子的事,宝钗又说了几句,她便转而笑道:“宝姐姐,你刚才看了哪两出戏啊?”
宝钗见黛玉面上露出得意之色,料定她是听到了宝玉刚才的调侃,心中颇为满足,又见黛玉问起此事,便笑道:“我看的是李逵责备宋江,之后又是李逵赔不是的情节。”
宝玉听后笑道:“姐姐学识渊博,样样精通,怎么连这出戏的名字都不知道?说了这么一串,其实这戏叫《负荆请罪》。”
宝钗笑道:“原来这叫《负荆请罪》!你们都是博学多才,才了解‘负荆请罪’的典故,我可不知道什么‘负荆请罪’呢!”
话未说完,宝玉和黛玉因心中有愧,听了这话,脸上早已泛红。凤姐对这些虽然不太明白,但看他们三人的神情,便已猜到几分,于是也笑着问旁人:“这么热的天,谁还吃生姜啊?”
众人不解其意,都说:“没人吃生姜。”
凤姐故意用手摸着腮,故作惊讶道:“既然没人吃生姜,怎么这么辣人?”
宝玉和黛玉听了这话,更加不好意思了。宝钗本想再说话,见宝玉十分惭愧,神色有变,也就不便再提,只好一笑作罢。其他人都没能领会他们四个人的言外之意,这番对话也就不了了之。
宝钗和凤姐离开后,黛玉笑着对宝玉说:“看来你也有比我厉害的人对付呢。难道别人都像我这般心思单纯、口齿不伶俐,就任凭别人随便说吗?”
宝玉正因宝钗的猜疑而感到无趣,这时又见黛玉来询问他,心里更加不愉快。本想反驳几句,但又怕黛玉误会,只好忍着气,没精打采地径直走开了。
没想到现在是盛夏酷暑之时,又已经过了早饭时间,各处的主子和仆人大都因为白天时间长而感到精神疲倦。宝玉背着双手,走到哪里,哪里都是寂静无声。
他从贾母那里出来后,往西穿过穿堂,就到了凤姐儿的院子。走到她院门前,只见院门虚掩着。宝玉知道凤姐儿平时的规矩,每到天气炎热的时候,中午都要小憩一个时辰,现在进去会打扰到她,于是便走进旁边的小门,来到了王夫人的上房。
只见几个丫头手里拿着针线活,都在打盹。王夫人则在里间的凉榻上睡着了,金钏儿坐在旁边帮她捶腿,也半眯着眼睛,神情恍惚。
宝玉蹑手蹑脚地走近,轻轻摘下她耳垂上的坠子,这时金钏儿睁开眼,发现是宝玉。
宝玉压低声音,带着笑意说:“就这么困啊?”
金钏儿嘴角上扬,微微一笑,摆手示意他离开,随后又闭上了眼睛。宝玉望着她,心中涌起一丝不舍,他悄悄探头确认王夫人正闭目养神,便从身边的荷包里掏出香雪润津丹,递给金钏儿,直接放进了她的嘴里。
金钏儿没有睁眼,只是含着那颗丹。宝玉顺势拉起她的手,低声笑道:“我明天跟太太说,把你讨了要我们在一起。”
金钏儿没有回应。宝玉又说:“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立刻去说。”金钏儿睁开眼,轻轻推开宝玉,笑道:“你急什么!‘金簪子掉进井里,该是你的终究是你的’,这话你都不懂吗?我倒有个好主意,你去东小院找环哥儿和彩云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