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笑道:“不管他们怎样,我只守着你。”就在这时,王夫人突然翻身坐起,照着金钏儿的脸就是一巴掌,指着她骂道:“你这个下贱的东西!好好的爷们儿都被你们带坏了。”
宝玉见王夫人醒了,吓得一溜烟跑了。
此刻,金钏儿半边脸颊烧得通红,却连大气也不敢出。
恰在此时,其他丫鬟们听见王夫人醒了,连忙都跑了进来。
王夫人随即吩咐玉钏儿:“去把你母亲叫来,把你姐姐带出去!”
金钏儿一听这话,慌忙跪下,哭着哀求道:“我再也不敢了。太太要打要骂,随便怎样处置都行,只求别让我出去,那就是对我最大的恩典了。我跟了太太十多年,现在要是被赶出去,我还有何脸面见人呐!”
王夫人向来是个宽厚仁慈的人,从未动手打过任何一个丫鬟。但今天亲眼见到金钏儿做出这等无耻之事,这恰是她平生最痛恨的行为,因此气愤至极,忍不住打了她一下,又骂了几句。尽管金钏儿苦苦哀求,王夫人却心意已决,不再收留她,最终还是叫来了金钏儿的母亲,也就是白老儿的媳妇,让她把金钏儿领了出去。
金钏儿含着羞辱与委屈,默默地离开了,这件事也就不再多提。
话说宝玉见王夫人苏醒过来,自觉无趣,连忙躲进大观园里。此时正值烈日高悬,树荫浓密,四周唯有蝉鸣声声,一片寂静,无人言语。刚走到蔷薇花架旁,他就隐约听见一阵抽噎声。
宝玉心中生疑,停下脚步仔细聆听,确认声音确实来自花架的另一侧。
时值五月,蔷薇花开得正盛,枝叶繁茂。宝玉便悄悄靠近篱笆缝隙窥探,只见一个女孩蹲在花丛下,手里拿着一根用来挽发的簪子,在地上胡乱划拨着泥土,同时默默流泪。宝玉心想:“难道这又是一个痴情的女孩,莫非也要学林黛玉葬花不成?”随即又暗自笑道:“如果真的也是葬花,那可真是‘东施效颦’了,不但毫无新意,反而更惹人厌。”
想到这里,他正要开口叫住那女孩,想说:“你不必跟着林姑娘学那一套。”
话到嘴边,幸亏他又多看了一眼,发现这女孩面生,不是屋里的丫鬟,倒像是戏班子里的十二个女孩之一,只是分辨不出她是扮演生、旦、净、丑中的哪一个角色。
宝玉连忙伸出舌头,捂住了嘴,心想:“幸亏没有鲁莽行事。前两次因为冲动,林黛玉生了气,薛宝钗也多心了,如今要是再得罪了这个女孩,就更加没意思了。”一边思考着,一边又懊恼自己认不出这个人是谁。
再仔细打量,只见这女孩眉头紧蹙如同春天的山峦,眼波流转仿佛秋天的湖水,面容清秀,腰身纤细,姿态柔美,极像林黛玉的神韵。宝玉顿时不忍心离开她,只是痴痴地看着。
只见她虽然拿着金簪在地上划动,但并不是在挖土埋花,而是在土地上写字。宝玉的目光随着簪子的起落移动,一笔一划地注视着,数一数,总共有十八笔。他自己也在手心里按照她刚才写字的规律用手指比划着,猜测这是个什么字。写完后一想,原来是个“蔷”字。
宝玉心想:“她一定是也想作诗填词。此刻看到这些花,或许有所感触,或许偶然想出了两句诗,一时兴起怕忘记,所以在地上写着推敲,也不一定。且看她接下来还会写什么。”
一边想着,一边继续看,只见那女孩还在那里写着,写来写去,还是个“蔷”字。再看,还是“蔷”字。
里面的宝玉早已沉醉其中,她写完一个又写一个,已经写了几十个“蔷”字。
外面的宝玉也不知不觉看呆了,两个眼珠紧紧跟着簪子的移动,心里琢磨:“这女孩一定有难以言说的心事,才会有这样的神情。外表已经如此,内心不知该是如何煎熬。看她这般单薄的模样,哪里还能承受得住内心的煎熬呢。可恨我不能替你分担一些。”
三伏天里天气阴晴变化无常,一小块云彩飘过就能带来一场雨。忽然间,一阵凉风吹过,紧接着噼里啪啦地下起了雨。
宝玉注意到那女孩头上开始滴水,纱制的衣裳立刻就被打湿了。宝玉心想:“这时候下雨,她这样娇弱的身子,怎么经受得住骤雨的一激!”于是,他忍不住开口说:“别写了,你看下大雨了,身上都湿透了。”
女孩听到这话,吓了一跳,抬头望去,只见花丛外有个人叫她别写了,说下大雨了。一来因为宝玉面容俊秀,二来因为花叶茂盛,上下都被枝叶遮挡,只露出半边脸,女孩误以为是个丫头,根本没往宝玉身上想,于是笑着说:“多谢姐姐提醒我!难道姐姐在外面有什么挡雨的地方吗?”
这句话提醒了宝玉,他“哎哟”了一声,才意识到自己全身也已冰凉。低头一看,发现自己身上也湿透了。说了声“不好”,便一口气跑回了怡红院,但心里还是牵挂着那个没有避雨之处的女孩。
原来明天就是端午节,那些文官和十二个女孩子都放了学,进入园中四处游玩。恰巧这时,小生宝官和正旦玉官这两个女孩正在怡红院和袭人开玩笑嬉戏,不料被一场大雨困住了。大家于是动手把排水沟堵上,让雨水积在院子里,然后捉来绿头鸭、花鸂鶒、彩鸳鸯这些水鸟,有的捉,有的赶,还给它们的翅膀缝上,放在院子里玩耍,并把院子门关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