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爷回来跟老爷一说,老爷就吩咐去买,说不管要多少钱都给。可那石呆子就是死脑筋,说:‘我就是饿死冻死,一千两银子一把,我也不卖!’老爷没办法,天天骂二爷没本事。
“后来二爷已经答应给他五百两银子,先给钱后拿扇子,可他就是不肯卖,还说:‘想要扇子,就先要了我的命!’
“姑娘您想想,这能有什么办法?谁知道贾雨村那没良心的家伙听说了这事,就设了个圈套,诬陷石呆子拖欠官银,把他抓到衙门里,说:‘所欠的官银,得变卖家产来赔。’结果就把那些扇子抄了来,按官价买了,送到了老爷这儿。那石呆子现在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老爷拿着扇子,问二爷:‘人家怎么就能把这个弄来?’二爷只说了一句:‘为这点小事,弄得人家坑家败业,也算不上什么本事!’老爷一听,就火了,说二爷拿话堵他。
“这只是第一件大事,这几天还有几件小事,我也记不清了,反正都凑到一块儿,就打起来了。也没拿板子棍子,就是站着,不知拿什么,胡乱打了一顿,脸上都打破了两处。我们听说姨太太这儿有一种治棒疮的丸药,姑娘快给我一丸,我拿回去给二爷上药。”
宝钗听了,赶紧让莺儿去拿了一丸药给平儿。
宝钗说:“既然这样,你就替我问候二爷吧,我就不去了。”平儿答应着走了,不在话下。
再说香菱和众人见过面,又吃过晚饭,宝钗她们都去贾母那里了,香菱便独自前往潇湘馆找黛玉。
这时,黛玉的身体已经好了大半,她见香菱也住进了大观园,心里十分高兴。
香菱笑着对黛玉说:“我如今住进园子里,也有了空闲时间,你无论如何得教教我作诗,要是能学会,那可真是我的福气!”
黛玉也笑着回应:“既然你想学作诗,那就拜我为师吧。我虽然不算精通,但大概还是能教得了你的。”
香菱连忙说:“要是真能这样,那我就拜你为师啦。你可别嫌我烦哦。”
黛玉说:“作诗哪是什么难事,值得专门去学嘛!作诗讲究起、承、转、合,其中承和转的部分就像两副对联,平声要和仄声相对,虚词要和虚词相对,实词要和实词相对。不过,要是真有了特别奇妙的句子,就算平仄、虚实对不上也没关系。”
香菱听了,笑着说:“怪不得,我平时总拿着一本旧诗集,一有空就看上一两首,发现有的诗对仗特别工整,有的却不对仗。还听人说‘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可我看古人的诗,有的诗句顺序很顺,有的二四六位置上的字却好像错了。所以我天天都感到疑惑。现在听你这么一说,原来这些格律、规矩都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词句要新奇。”
黛玉点头说:“就是这个道理,词句终究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立意。如果诗的意趣真实动人,就算不用刻意修饰词句,也自然是好诗,这就是所谓的‘不以词害意’。”
香菱笑着说道:“我特别喜欢陆放翁那句‘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大意为:层层叠叠的帘幕未卷起,让幽香久久留存;古老的砚台有一处微微下凹,里面积聚着许多墨汁),写得真是有趣极了!”
黛玉却摇摇头说:“这样的诗可千万别看。你们因为不太懂诗,所以看到这种浅显直白的就特别喜欢。可一旦入了这个浅显的套路,以后再想学出高深的水平可就难了。你听我说,如果你真心想学诗,我这儿有本《王摩诘全集》,你先把他的一百首五言律诗仔细读读,好好揣摩,直到完全弄懂。然后,再读一二百首杜甫的七言律诗,接着再读一二百首李白的七言绝句。等你心里有了这三位大诗人的作品打底,再去看看陶渊明、应玚,还有谢灵运、阮籍、庾信、鲍照等人的诗。你又是这么聪明伶俐的人,用不了一年,肯定能成为写诗的高手!”
香菱听了,兴奋地笑道:“既然这样,好姑娘,你就把书给我吧,我拿回去,晚上读几首也是好的。”
黛玉听了,便让紫娟把王维的五言律诗集拿来,递给香菱,还说:“你只看那些有红圈标记的,都是我选出来的。一首一首地念,要是有不明白的地方,就问你姑娘我;或者要是碰上我,我直接给你讲。”
香菱接过诗集,回到蘅芜苑,什么都不顾了,只坐在灯下一首一首地读起来。宝钗催了她好几次去睡觉,她都不肯。宝钗见她这么用功,也就随她去了。
一天,林黛玉刚梳洗完毕,就看见香菱满脸笑容地拿着书走过来,说是要和她交换杜甫诗的律诗部分来研读。
黛玉笑着问:“你一共记住了多少首诗呀?”
香菱笑眯眯地回答:“凡是书上用红圈标记出来的,我都读过了。”
黛玉又问:“那你有没有体会到诗中的一些韵味?”
香菱笑着说:“我倒是感受到了一些,但不知道对不对,说给你听听怎么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