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儿见侍书不在这里,就急忙走上前去,帮探春挽起袖子、摘下镯子,又接过一条大毛巾,把探春面前的衣襟遮住。探春这才伸手到脸盆里洗脸。
那个媳妇见状,赶忙汇报说:“回奶奶、姑娘,是关于家学里给贾环少爷和贾兰少爷一年公费的事。”
平儿抢先说道:“你急什么!你没长眼睛吗,看见姑娘在洗脸,你不赶紧出去在旁边候着,倒先在这儿说起话来了。你在二奶奶跟前,也这么没眼力见儿吗?姑娘向来宽厚,但我要是去回了二奶奶,就说你们眼里根本没把姑娘放在心上,到时候你们可别吃亏了又来怨我!”
那个媳妇被吓得赶忙陪着笑脸说:“是我太粗心了。”一边说着,一边急忙退了出去。
探春一边对着镜子整理面容,一边对着平儿冷笑说:“你来得晚了一步,还有件好笑的事儿呢:就连吴新登家的这样办事多年的老人,也不把事情查清楚,就跑来糊弄我们。还好我们问了她,她居然还有脸说忘了。我问她,她回你主子话的时候,要是忘了是不是也得再去找找?我猜你主子可没那个耐心等她去找。”
平儿赶忙笑着解释:“她要是敢这么干一次,腿上的筋估计得断两根。姑娘您可别信她们。她们就是看大奶奶心地善良,姑娘您又是个文静羞涩的小姐,所以故意偷懒来糊弄。”
说着,平儿又朝门外说道:“你们要是再这么放肆,等奶奶身体完全康复了,咱们再好好算这笔账。”
门外那些媳妇们听了,都笑着回应:“姑娘,您是最明事理的人。俗话说得好,‘一人做事一人当’,我们可不敢欺骗蒙蔽小姐。现在小姐您可是贵客,要是真把您惹恼了,我们可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平儿冷笑一声,说道:“你们要是真明白这个道理就好了。”
接着,她又赔着笑脸对探春说:“姑娘您也知道,二奶奶本来就事情多,哪里能事事都顾得上,难免会有疏忽的时候。俗话说,‘旁观者清’,这几年姑娘您在一旁冷眼旁观,要是看到有什么该增加或者该减少的地方,二奶奶没考虑到,姑娘您不妨直接提出来增减一下。这样做,头一件,对太太那边有好处;第二件,也不枉姑娘您对我们奶奶的一番情义了。”
话还没讲完,宝钗和李纨就都笑着说道:“这丫头真不错,怪不得凤姐那么偏爱她呢!本来这事儿没什么需要增减的地方,现在听你这么一说,倒真得找出几处来好好斟酌斟酌,才不辜负你说的这些话。”
探春笑着说:“我这一肚子气,都没地方发泄,正打算拿她奶奶撒撒气呢,偏巧她就来了,还说了这么一番话,弄得我都没主意了。”
一边说着,一边让人把刚才那个媳妇叫进来,问道:“环爷和兰哥儿在家学里这一年的银子,是用在什么方面的?”
那个媳妇回答说:“一年里,学里吃点心或者买纸笔,每位学生有八两银子的开销。”
探春说道:“但凡各位爷们的日常开销,都是各自屋里领了月钱的。环哥儿的月钱是姨娘领二两,宝玉的月钱是老太太屋里让袭人领二两,兰哥儿的月钱是大奶奶屋里领。怎么学里每人又多出这八两银子呢?难道去上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这八两银子?从今天起,把这一项开支免了。平儿你回去告诉你奶奶,就说我的话,这一条务必得免了。”
平儿笑着说道:“早就该免了。去年奶奶原本就说要免的,只是因为年底事儿多忙忘了。”
那个媳妇没办法,只好答应着离开了。
不一会儿,大观园里有个媳妇端着饭盒过来了。侍书和素云早就抬来了一张小饭桌,平儿也忙着摆放菜肴。
探春笑着对平儿说:“你把话都说完了,该去忙你的了,在这儿瞎忙活什么呀?”
平儿笑着回应:“我本来就没什么事儿,二奶奶让我过来,一来是跟大家说说话,二来是怕这儿的人手不够,原本是让我来帮着妹妹们一起伺候奶奶和姑娘们的。”
探春接着问道:“宝姑娘的饭怎么不端过来和咱们一块儿呢?”
丫鬟们听了,赶忙走到屋檐外,让那个媳妇去传话:“宝姑娘现在准备在厅里一起吃饭,让她们把饭送到这儿来。”
探春听到这话,立刻大声说道:“你别瞎指挥人!那些都是处理大事的管家媳妇们,你让她们去要饭要菜的,一点规矩都不懂!平儿就在这儿站着呢,你叫叫去吧。”
平儿赶忙应了一声,便走了出来。那些媳妇们见状,连忙悄悄地拉住她,笑着说:“哪里用得着姑娘您亲自去叫呀,我们已经派人去叫了。”
说着,她们一边用手帕铺在石矶上,一边说道:“姑娘站了这么久,肯定累了,在这太阳照不到的阴凉处歇一歇吧。”平儿于是坐了下来。
这时,茶房里的两个婆子也过来了,她们拿了个坐褥铺好,说道:“石头太凉了,这个坐褥特别干净,姑娘您就凑合着坐一会儿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