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赶忙解释:“不是我故意乱咒她,今年春天就已经有预兆了。”
袭人连忙追问是什么预兆。
宝玉说:“台阶下原本有一株好好的海棠花,不知怎么的,无缘无故就死了半边。我当时就觉得会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现在果然应验在她身上了。”
袭人听了,又忍不住笑起来,说道:“我本来不想说,可又实在憋不住。你也太婆婆妈妈了吧。这样的话,哪是你这种读书的男人该说的。花草树木怎么会和人扯上关系?你要是不这么婆婆妈妈,那可真成呆子了。”
宝玉叹了口气,说道:“你们哪里能明白。不光是花草树木,凡是天下的东西,都是有情有义的,也和人一样。要是遇到了知己,就会特别有灵性。要是用大事情来作比喻,就像孔子庙前的桧树、坟前的蓍草,诸葛祠前的柏树,岳武穆坟前的松树。这些都是堂堂正正、随着人的正气而生长,千古都不会磨灭的东西。世道混乱的时候,它们就会枯萎;世道太平的时候,它们就会繁荣。这几千年来,它们枯萎了又重新生长,不知道有多少次了。这难道不是一种预兆吗?要是用小事情来作比喻,也有杨太真沉香亭的木芍药、端正楼的相思树,还有王昭君坟上的草,这些不也都有灵性吗?所以这海棠花也是因为对应的那个人快要不行了,于是先死了半边。”
袭人听了宝玉这番孩子气的傻话,心里既觉得好笑,又忍不住暗自叹息。因此笑道:“你这些话真是越说越让我生气了。那晴雯算个什么人,值得你费这么大心思,还拿她和那些真正端庄得体的人相比。再说了,就算她有再多的好,也越不过我去,我在你心里的位置可是明摆着的。就算拿这院子里的海棠花来比,也该先和我比,还轮不到她呢。你这话说的,倒好像我要死了似的。”
宝玉一听这话,吓得赶紧用手捂住袭人的嘴,焦急地劝道:“你这是何苦呢!晴雯的事儿还没弄清楚,你又跟着瞎起哄。算了算了,这事儿别再提了,可别刚走了三个,又搭上一个你。”
袭人听了这话,心里暗暗高兴,心想:“若不这样做,你这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有个了结。”
宝玉于是说道:“以后就别再提这事了,就当作她们三个人已经不在人世了,不过就是这么回事。况且,以前也有过类似的人去世,也没见我有多难过,这道理是一样的。现在咱们还是说说眼前的事吧,不如把她的东西,作瞒上不瞒下,悄悄地派人送出去给她。或者,咱们平时攒下的钱,拿几吊出来给她治病,毕竟你们姐妹一场,感情也不错。”
袭人听了,笑着说道:“你未免把我们看得太小气、太没良心了。这话哪用得着你说!我早就把她平时穿的衣服以及各种物品都整理好了,都放在那里了。现在白天人多眼杂,怕惹出什么事端,等到了晚上,悄悄地让宋妈给她送出去。我还有攒下的几吊钱,也一并给她去吧。”
宝玉听了,感激得不得了。袭人笑着说:“我本来就是出了名的贤惠之人,连这么现成的好名声,我还能不会给自己挣来吗?”
宝玉听她提到了自己刚才说的话,连忙赔着笑脸安抚她。到了晚上,宝玉果然秘密地派宋妈把东西和钱送去了。
宝玉把周围的人都安抚妥当后,便瞅准时机,独自一人从后角门溜了出去,央求一位老婆子带他去晴雯家看看。
一开始,这老婆子死活不肯,嘴里念叨着怕被人知道,“这事要是传到太太耳朵里,我这饭碗可就保不住了!”
可宝玉一个劲儿地央求,死缠烂打,还答应给她一些钱,这老婆子这才勉强答应,带着他前往晴雯家。
这晴雯当初是赖大家花银子买来的,那时她才十岁,头发还没留起来。因为常跟着赖嬷嬷进贾府,贾母见她长得机灵又标致,心里十分喜欢。于是赖嬷嬷就把她孝敬给了贾母,让她在身边伺候,后来便到了宝玉房里。
晴雯被买进贾府的时候,早已不记得自己的家乡和父母了。她只知道自己有个姑舅哥哥,擅长宰杀牲畜,也四处漂泊、生活困顿。于是晴雯便求赖家的人把他收留下来,让他靠做工挣口饭吃。
赖家的人见晴雯虽然到了贾母身边,变得伶牙俐齿、性格直爽,但却没有忘本,于是又把她姑舅哥哥收留下来,还把家里的一个女孩子许配给了他。
两人成亲后,没想到这姑舅哥哥日子稍微好过些,就忘了当年流落街头的苦日子,整天只知道拼命喝酒,也不管家里的事。偏偏他又娶了个貌美多情的妻子,见他只顾喝酒,不懂风月之事,心里不免有蒹葭倚玉的感慨,红颜寂寞的悲苦。又见他为人宽宏大量,没有嫉妒吃醋的心思,这媳妇便开始放纵自己的欲望,在贾府里四处勾搭男人,上上下下,差不多有一半的男人都被她勾引过。
要是问起这夫妻俩的姓名,就是上次贾琏见过的多浑虫和他媳妇灯姑娘。如今晴雯只有这一门亲戚,所以她从贾府出来后,就住在了她姑舅哥哥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