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桂说:“不喝也好,总比像你哥哥那样喝出麻烦来强。到时候你娶了媳妇,可别像我这样,守着活寡,孤孤单单的。”说着,她的眼神开始迷离,脸颊也泛起了红晕。
薛蝌一听这话越来越离谱,心里直打鼓,想找个借口溜走。金桂看出了他的心思,哪会轻易放他走,一把就拉住了他。
薛蝌急了,说:“嫂子,放尊重些!”说着,身体都开始颤抖了。
金桂却毫不在意,厚着脸皮说:“你进来,我有话跟你说,很重要。”
正闹着,突然背后有人喊:“奶奶,香菱来了!”
这一声把金桂吓得一哆嗦。回头一看,原来是宝蟾掀着帘子在看他们俩,一抬头见香菱正走过来,赶紧给金桂使了个眼色。金桂这一惊非同小可,手一松,薛蝌趁机挣脱,拔腿就跑。
香菱本来没注意这边,听到宝蟾一喊,才看见金桂正拉着薛蝌往屋里拽。香菱吓得心扑通扑通直跳,赶紧转身往回走。
金桂这边又惊又气,呆呆地看着薛蝌跑远。愣了半天,她恨恨地哼了一声,扫兴地回房去了,从此对香菱恨得咬牙切齿。
香菱本来是要去宝琴那里的,刚走到腰门那儿,看到这一幕,吓得回去了。
这天,宝钗正在贾母房里,就听见王夫人跟贾母说起要给探春说亲聘嫁的事情。贾母听后说道:“既是和咱们家同乡的人家,那倒也不错。只是我听说那家的孩子之前来过咱们家,怎么你丈夫从来没跟我提起过?”
王夫人回应道:“连我们也不知道。”
贾母接着说:“要是各方面都好那自然没问题,只是那地方离咱们这儿实在太远了。虽说她父亲现在还在那边做官,可万一将来她父亲调任到别的地方去了,咱们这孩子在那人生地不熟的,身边连个依靠的人都没有,可怎么办?”
王夫人赶忙说道:“两家都是当官的,这未来的事儿谁也说不准。说不定那边还会调进京城来。就算不调进来,人总有叶落归根的时候。而且老爷既然在那边做官,上司都发话了,他也不好意思不答应。想来老爷心里已经有了主意,只是自己不好直接做主,所以才派人回来跟老太太禀报一声。”
贾母说道:“你们要是觉得合适那自然更好。只是我这三丫头这一嫁过去,不知道那边得等个三年五载的才能让她回来一趟。要是再拖得久一些,恐怕我都等不到再见她一面了!”说着,贾母不禁落下泪来。
王夫人说:“孩子们长大了,终究是要嫁人的。就算嫁的是本地人,如果对方不做官还好,若做了官,谁能保证他们能一直待在同一个地方?只要孩子们能有好福气就好。就像迎春姑娘,嫁得倒是近,可我们却常常听说她被女婿打骂,甚至不给饭吃。就算我们送东西过去,她也拿不到。
“最近听说情况更糟了,女婿还不让她回家。两口子吵架时,就说我们花了他们家的钱。可怜这孩子,总是没有出头之日!前几天我惦记她,派人去看她,迎春躲在耳房里不肯出来。那些婆子们非要进去,看到我们姑娘在大冷天还穿着几件旧衣服。
“她含着泪对婆子们说:‘回去别说我过得这么苦,这也是命中注定的,不用送衣服东西来,不仅拿不到,反而会招来一顿打,说是我告诉你们的。’老太太想想,这还是近在眼前的例子,如果过得不好,我们心里更难受。倒亏了大太太也不理会她,大老爷也不为她出头。现在迎春姑娘过得实在还不如我们三等使唤的丫头。
“我想探春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老爷既然见过女婿,肯定是觉得好才答应这门亲事的。我只请老太太定个主意,选个好日子,多派几个人,把她送到她公公的任上去。到了那边该怎么做,老爷肯定不会将就的。”
贾母说:“有她父亲做主,你就把事情安排妥当,选个吉利的日子送过去,这样也就定下了一件事。”
王夫人答应着“是”。
宝钗在一旁听得清清楚楚,也不敢出声,只是心里暗暗叫苦:“我们家的姑娘里,就算她最出众了,如今却要远嫁,眼看着家里的人越来越少了!”
看到王夫人起身告辞,她也跟着送了出来,然后直接回到自己房中,没有和宝玉说话。她看到袭人一个人在做活,就把刚才听到的话告诉了袭人。袭人听了心里也很不好受。
话说赵姨娘得知探春即将出嫁的事后,反倒高兴起来,心里暗自思量:“我这女儿,在家里时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我哪里还有半点做娘的尊严?在她眼里,我恐怕连她身边的丫头都不如!她总是巴结讨好别人,处处挡在前头,连环儿都没机会出头。如今老爷把她许了人家接走,我倒落得个清净,往后想让她孝敬我,那是不可能的了!只盼着她能像迎春那样遭遇不幸,也好让我称称愿。”
赵姨娘一边想着,一边就跑到探春屋里,满脸堆笑地给她道喜:“姑娘,你可是要展翅高飞的人了!到了婆家,日子肯定比在家里还要舒坦,想来你也是愿意的。虽说我这当娘的没本事,养了你一场,也没沾上你什么光。就算我有七分不对,也总还有三分好,你这一走,可千万别把我忘到脑后去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