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听了赵姨娘这番毫无道理的话,只是低头做着手里的活儿,一句话也不搭理她。赵姨娘见探春不理自己,气呼呼地转身就走了。
探春此时又气恼又觉得好笑,内心还满是伤心,但也只是自己默默掉眼泪罢了。她静静地坐了一会儿,满心烦闷,便起身朝着宝玉住的地方走去。
宝玉看到探春过来,便开口问道:“三妹妹,我听说林妹妹去世的时候,你在那里来着。我还听人说,林妹妹走的时候,远远地传来有音乐的声音。说不定她有什么特别的来历,也说不一定。”
探春听了,不禁笑了起来,说道:“那不过是你心里这么想着罢了。不过那天夜里确实很奇怪,那声音不像是寻常人家奏乐的声音,你说的话或许也有那么点道理。”
宝玉听了探春这话,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了。他又想起前些日子自己精神恍惚的时候,曾看到过一个人,那人说黛玉生时与众不同,死后也不会像普通鬼魂那样,肯定是哪里的仙子下凡到人间了。想着想着,他又忽然记起那年看戏时,演员扮演的嫦娥,身姿轻盈,容貌艳丽,那风姿神韵,真是让人难忘。
过了一会儿,探春起身离开了。宝玉心里一直惦记着紫鹃,便让人马上去回禀贾母,让她把紫鹃叫过来。
紫鹃心里其实一万个不乐意,但无奈贾母和王夫人已经安排她到宝玉身边,她也没有办法拒绝,只能常常在宝玉面前唉声叹气。
宝玉私下里拉着紫鹃,低声下气地想从她嘴里问些关于黛玉的情况,可紫鹃每次都没好气地回应,从不给他好话听。宝钗倒是私下里夸赞紫鹃对黛玉忠心耿耿,并不因为她的态度而责怪她。
雪雁虽说在宝玉娶亲那晚出过一份力,但宝钗见她心思不够通透,便向贾母和王夫人禀明情况,把她许配给了一个小厮,让他们各自过自己的日子去了。王奶妈还留着,打算将来护送黛玉的灵柩回南方老家。至于鹦哥等那些小丫头,则继续留在老太太身边服侍。
宝玉原本心里一直惦记着黛玉,由思念黛玉这件事,又联想到曾经与黛玉亲近的那些人如今都已各奔东西、如云般消散,心里越发觉得烦闷。这种烦闷的情绪憋在心里,让他不知如何是好。
突然,他转念一想,觉得黛玉死得如此干脆利落、毫无牵挂,想必是脱离了尘世的凡俗,返回仙界去了,这么一想,心里反倒涌起一丝欢喜。
就在这时,他忽然听到袭人和宝钗在那边谈论探春出嫁的事情。宝玉听到这话,“啊呀”一声大叫,整个人直挺挺地哭倒在炕上。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把宝钗和袭人都吓得不轻,赶忙跑过来将他扶起,焦急地问道:“这是怎么了?”
此时的宝玉早已哭得泣不成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稍稍定下神来,抽抽搭搭地说道:“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我的那些姐妹们,一个接着一个都离开了。林妹妹成仙去了。大姐姐呢,已经死了,不过这也罢了,毕竟没天天在一块。二姐姐呢,偏偏碰上了个极其混账的东西。三妹妹又要远嫁到别的地方,以后恐怕再也见不着了。史妹妹也不知道会去哪里。薛妹妹也已经定了人家。这些姐姐妹妹们,难道就都要离开家,一个都不留下,单单把我留在这儿做什么?”
袭人赶忙又用话语宽慰劝解。宝钗摆摆手说:“你不用劝他了,让我来问问他。”
说着便转向宝玉问道:“按你心里的想法,是希望这些姐妹们都留在家里,一直陪着你到老,都不去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吗?要是说别人,或许还有别的打算,可你自己的亲姐姐亲妹妹,不用说没有远嫁的;就算真有远嫁的,也是老爷做主,你又能有什么办法呢?难不成你以为天下就你一个人疼爱姐姐妹妹们?要是都像你这样,那我也没法陪在你身边了。人读书,本是为了明白事理,怎么你反倒越来越糊涂了!照你这么说,我和袭人姑娘都走开,让你把姐姐妹妹们都叫来守着你。”
宝玉听了,伸出两只手,分别拉住宝钗和袭人,说道:“我也知道是这个道理。可为什么大家散得这么早呢?等我化作灰的时候再散也不迟。”
袭人赶忙捂住他的嘴,说道:“又在这胡说八道!这才刚好了两天,二奶奶才吃了点饭。要是你再闹起来,我可就不管了。”
宝玉慢慢听着她们俩说的话都有道理,只是心里头不知该如何是好,只能强撑着说道:“我心里其实是明白的,可就是心里闹得慌。”
宝钗也不搭理他,暗地里让袭人赶紧把定心丸给宝玉吃了,再慢慢开导他。
袭人就打算去告诉探春,说临走的时候不用来辞别了。宝钗说道:“这怕什么?等过几天,他心里想明白了,还得叫她们多说几句话呢。况且三姑娘是个特别明白事理的人,不像那些虚情假意的人,她肯定会有一番劝诫的话。宝玉以后就不会再这样了。”
正说着,贾母那边派鸳鸯过来传话:“知道宝玉的老毛病又犯了,让袭人好好劝劝他,安慰安慰,叫他别胡思乱想。”袭人等人连忙答应了。
鸳鸯坐了一会儿,便离开了。
贾母这时又想起了探春即将远嫁他乡,虽说不用准备丰厚的嫁妆,但探春日常起居所需的一切用品,都应当提前准备好。
于是,贾母便把凤姐叫了过来,把贾政的想法详细地跟她说了一遍,随即吩咐她去操办这些事情。凤姐满口答应下来,可心里却犯了难,不知道该从何处着手办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请大家收藏:(m.20xs.org)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