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一时静默,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和算珠余韵似乎还在空气中微微震颤。苏清瑶描绘的“以丝控绸、两头获利”的蓝图,确实精妙绝伦,让凌云心潮澎湃。然而,激动过后,现实的壁垒也随之浮现。
苏清瑶脸上的神采渐渐收敛,她轻轻放下银算盘,眉宇间染上一抹忧色,轻叹一声:“此计虽妙,却有一桩难处。要想做成此事,必须能顶住那几家大织户,乃至他们背后郑举人的压力。他们既然敢联手向明府大老爷捐输五千贯,势力盘根错节,绝非易与之辈。放眼本县,恐怕…也只有明府大老爷,能有这份底气和实力,与他们周旋抗衡。”
她抬眼看向凌云,目光中带着一丝无奈和惋惜:“郎君你虽是巡检,手握兵丁,负责一地治安,但终究是武职,品级不高,且职权所限,主要在于缉盗安民,对于这等商场倾轧、涉及赋税民生的经济事务…怕是…插不上手,也够不上分量与之相抗。”
凌云闻言,心中暗叹。这苏清瑶,在商言商,算计之精,堪称奇才,但对于官场权力的运作和界限,终究还是隔了一层。她只看到了官职的品级和明面上的职权,却未能完全洞悉其中微妙的人情网络与潜在的权力交换。不过,这些官场弯弯绕,此刻倒也不必与她细说,免得吓着她,或者让她觉得自己在夸夸其谈。
他心思电转,决定暂时按下这个话题。恰好想起袖中那柄精心挑选的团扇,便顺势拿了出来,脸上堆起笑容,试图驱散方才略显沉重的气氛。
“清瑶思虑周详,所言极是。此事确实需从长计议,不急在一时。”凌云将用锦缎包裹的团扇递了过去,语气轻松地说道:“今日初次登门,聊表心意。一点薄礼,不成敬意,还望笑纳。礼重情更重嘛!”
苏清瑶有些疑惑地接过锦包,解开系带,露出了那柄象牙骨柄、双面绣兰草的缂丝团扇。她拿起扇子,指尖拂过光滑的扇骨和细腻的缂丝面料,眼中闪过一丝欣赏,这扇子确实精致雅洁,很合她的品味。但听到凌云说“礼重情更重”,她不由得微微撇嘴,带着几分商贾之家小娘子特有的直率,轻声嘀咕道:“这扇子虽好,市价也不过几贯钱,郎君说‘礼重’…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吧?”
凌云见她这般反应,心中暗笑,面上却故作神秘,压低声音道:“清瑶这就不懂了。这扇子本身值不了几个钱,但你看这扇面空白处……”
苏清瑶依言看向扇面一侧,那里用工整的楷书写着两行小字:“天上掉下个苏妹妹,似一朵轻云刚出岫”。字迹虽非名家,却也端正。
凌云指着那字,得意道:“这上面,可是有本人的…呃,特意为你题写的‘真迹’!独一无二。你想想,如今我那《探花集》风行,一字难求。这扇子上有我的‘心意墨宝’,若拿出去,那些追捧我的文人骚客、闺阁小娘子们,还不得抢破了头?二十贯钱打底,绝对只高不低!这难道还不算‘礼重’吗?”
他这番半真半假的吹嘘,本是带着几分玩笑和自矜,意在调节气氛。谁知苏清瑶看着那两行字,脸色却突然变得有些古怪起来。她反复看了几遍那“苏妹妹”的称呼,又抬头看了看凌云,眼神复杂,欲言又止。
半晌,她才幽幽地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意味:“郎君…赠我团扇,自然是好意。只是…郎君难道没听说过‘秋扇见捐’的典故吗?”
“秋扇见捐?”凌云一愣,他光顾着琢磨丝织买卖和如何讨好这位未来“贤内助”了,选礼物时还真没想那么多典故寓意。团扇夏天用正好,样子也精致,便选了,哪曾想还有什么讲究?
苏清瑶见他似乎真不知情,便轻声解释道:“汉时班婕妤《团扇诗》有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后世便以‘秋扇’比喻女子因色衰而爱弛,被男子遗弃…郎君赠我此物,莫非是…暗示妾身什么?”她说到最后,声音渐低,脸上泛起一抹红晕,不知是羞是恼。
凌云一听,顿时头大如斗,心中叫苦不迭!这都哪跟哪啊!他哪有那种意思!这古代文人也真是,一个扇子也能编排出这么多故事来!他连忙摆手,急急解释道:“误会!天大的误会!切莫多想!凌某绝无此意!我…我那时只觉此扇清雅,与你气质相合,绝未想到什么典故!纯粹是…纯粹是觉得天热赠扇,实用而已!” 他这解释颇为苍白无力,自己都觉得尴尬。
为了掩饰窘迫,他赶紧再次强调:“小娘子不要关注这些细枝末节!要看内容!看内容!重点是‘苏妹妹’!是这份心意!”
苏清瑶见他急得额头冒汗,不似作伪,心中的那点不快和疑虑倒也消散了,反而觉得他这般手忙脚乱的模样有些好笑。她拿起团扇,轻轻摇动,带起一阵凉风,眼波流转,瞥了凌云一眼,唇角弯起一抹戏谑的弧度:“哦?‘苏妹妹’?却不知…妾身依稀记得,似乎比郎君你还略长月份,这‘妹妹’之称,又是从何论起的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衙役凌云志请大家收藏:(m.20xs.org)衙役凌云志20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